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发病后严重影响牛奶的品质,可以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增加药物费用,造成奶农的经济损失。奶牛乳房炎主要表现为临床型和隐性型.其中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明显较临床型乳房炎高。由于奶牛隐性乳房炎无临床症状,乳房和乳汁通常肉眼无可见变化,所以通过实验室群体检测.2008年3月,阿克苏市动物防疫监督站对依杆其乡某奶牛场临床健康奶牛进行乳房炎检测,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7.3%。而对病牛进行治疗和淘汰,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受到理化刺激而导致的乳腺及乳头发炎。奶牛乳房炎主要的病原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且诊断需借助诊断液,不可肉眼观察。对于奶牛乳房炎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有应用抗生素、中草药、饲料添加以及疫苗防治等。各个养殖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尤其是隐性乳房炎更是影响乳汁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就奶牛乳房炎的特点、发病原因及其分类进行全面阐述,同时提出全方位的治疗方案。一、特点乳房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腺和乳头发炎,乳汁的理化特性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尤其是白细胞明显增加,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其特点为:1.时间。每年的3月以后发病增加,8~9月达到高峰。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可达70%。2.饲养方式。舍饲饲养发病率比散养的高。3.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于显性乳房炎。4.机器挤奶比人工挤奶发病率高。5.干…  相似文献   

4.
盐酸左旋咪唑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盐酸左旋咪唑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李增举成建国(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济南250100)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几乎遍布世界各地的奶牛群。特别是隐性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50%~60%,是临床型乳房炎的3~4倍。奶牛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业发达的美国现在有1100万头泌乳牛,患有隐性乳房炎的达50%。我国北京、上海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2003年东北农业大学在哈尔滨郊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发病率高达75%,造成的损失每头患病牛每年1526.25元。乳房炎的病原体有80~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奶牛乳房炎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乳房炎。急性型乳房炎特征是乳房红、肿、热、硬、痛,乳汁显著异常,奶量减少,体…  相似文献   

6.
成铂 《农村科技》2015,(2):70-71
第5师金赛牧业公司奶牛场,随着奶牛产奶量逐年递增,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可根据奶牛乳房炎的不同分类,如:出血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纤维性乳房炎来诊断和治疗。一、症状根据有无明显临床症状,可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7.
对信阳市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和个体奶牛户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1.81%,个体饲养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高达68.49%;从12份被检乳汁中共分离出87株细菌,其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分析和预防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常见多发病,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隐性乳房炎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临床性乳房炎,危害更严重。目前全世界约有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房炎发病率20%,其中隐陆乳房炎发病率为50%,临床性乳虏炎33.41%,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检出率为73.10%,  相似文献   

9.
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为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隐性乳房炎占乳房炎发病率的90%。对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致病因素、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33头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29.33%,乳区阳性率为33.60%。病原菌的总检出率为91.67%,引起隐性乳房炎发生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总检出率的37.88%和16.67%。同时对发病率与乳区、年龄、胎次及日均产奶量等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乳区间发病率差异不显著;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着奶牛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上升(P<0.01);不同胎次组间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日均产奶量20 kg以下的牛群发病率极显著高于日均产奶量20 kg以上的牛群(P<0.01)。  相似文献   

1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威胁乳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两大类。亚临床型乳房炎又称隐形乳房炎.其特征是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但乳汁在理化性质、细菌学方面发生变化。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2~3%.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0~25%,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8~62%。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的乳房炎是因病原性细菌穿过乳头,侵害乳腺而引起的炎症。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为了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必须加强奶牛的乳房保健。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现状、成因与防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对南京市不同类型奶牛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发病规律、发病因素及发生危害进行调查与分析 ,并提出防制奶牛乳房炎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给奶牛行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乳房炎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临床型,一种是亚临床型,后者又被称为隐性乳房炎,其主要的特征是奶牛的乳房和乳汁都没有明显的异常变化,但是乳汁的理化性质、细菌学等方面与正常奶牛有很大差异,乳汁的pH值为7.0以上,偏碱性,氯化钠含量在0.14%以上,细菌数量超过每毫升1130万个,电导值增高。奶牛隐性乳房炎在养殖过程中受到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隐形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为害性更大.阐述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并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挤奶程序和放牧方式等方面介绍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奶牛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甚至已成为某些地区饲养业的主导产业,但奶牛乳房炎以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不易治愈等特点制约着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1 奶牛乳房炎的症状 乳房炎分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隐性乳房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不被重视而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生产发展的疾病之一,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也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大的疾病,患病奶牛不仅产奶量下降,而且影响牛奶的品质,并危及饮用人的安全,也是奶牛场最常见、防治最困难、花费成本最高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大类。由于隐性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其造成的产奶量损失远大于临床型乳房炎。所以,该病的重点放在防治上,减少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而如何减少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关键是做好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工作,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防制措施,把乳房炎的发生制止在萌芽状态,为生产优质牛奶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与损失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哈尔滨地区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突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的648头奶牛中,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23.1%,隐性乳房炎发病率53.7%。经济损失分析显示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为17.1万元,表明乳房炎仍然是危害奶牛健康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一种复杂的、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据统计,我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隐性乳房炎乳头阳性率更是高达50%左右[1]。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产奶量下降,使奶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世界奶牛业发展,给乳品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仅美国的损失就达20亿美元。据报道,国外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平均为25%~60%,日本乳房炎平均患病率为45.1%,西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也高达25%。我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更高,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