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功能与用途。加强肉鸭饲养管理,注重卫生防疫,提高灾后肉鸭养殖生产质量安全水平。2.技术要点(1)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雏鸭应来自具有《种禽生产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鸭场或专业孵化厂,并经产地防疫部门检疫。雏鸭第一次饮水应该在出壳后24小时,水温在3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
爽辑 《北京农业》2011,(19):31-32
<正>1接雏雏鸭,体小娇嫩,抵抗力弱,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保证其健康生长,提高成活率,对于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特别精心。小雏鸭,也就是出生10日内的雏鸭,应在室内网上饲养。饲养小雏鸭的地方称作"育雏室",育  相似文献   

3.
目前饲养的蛋鸭品种主要有金定鸭、康贝尔鸭、绍兴鸭及当地麻鸭。 1.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指从出壳到20日龄的小鸭,出壳时体重平均42~44克,怕冷又怕热,温度应控制在25~32℃。雏鸭聚堆时间长易挤压死亡,夜间应小群分笼休息,每笼20只。雏鸭肌胃容积小,为保证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雏鸭饲养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鸭是指出壳到30日龄的小鸭。雏鸭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雏鸭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关系到以后成年的生产力。有经验的鸭农,雏鸭成活率可达95%以上,如管理不善的雏鸭成活率还不到50%。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雏鸭成活率,保证雏鸭的正常生长发育,为其以后的生产潜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孙正  王宗银 《农技服务》2010,27(8):1047-1047,1065
从雏鸭的选择、鸭舍环境建设、饲养管理及日常管理,介绍了育雏时应掌握的饲养管理技术,保证成活率,让雏鸭能健康地生长发育,为养成鸭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可引起雏鸭高度致死和快速传播。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和接触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季节发病。5周龄以内的雏鸭是感染群,而2周龄内的雏鸭最易感,其潜伏期为24~48小时鸭舍卫生环境差,湿度过大,饲养密度过高,饲养管理不当及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饲养的蛋鸭品种主要有金定鸭、康贝尔鸭、绍兴鸭及当地麻鸭. 1.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指从出壳到20日龄的小鸭,出壳时体重平均42~44克,怕冷又怕热,温度应控制在25~32℃.  相似文献   

8.
<正> 金定鸭是我国优秀的蛋鸭地方品种之一,目前在国内许多地区都有较大规模的饲养。根据金定鸭的生理特征及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上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 雏鸭期的饲养管理 指从出壳至20日龄的小鸭。雏鸭出壳时体重平均为42克左右,怕冷又怕热,气温应控制在25℃~32℃。雏鸭有喜欢聚  相似文献   

9.
<正>1雏鸭的选择和运输鸭的体质好坏,直接影响育雏效果。健雏鸭出壳时间一致,发育正常,毛色光亮,眼大有神,腹部收缩良好,抓在手里挣扎有力。弱雏鸭毛干燥,钉脐,大腹大脐,脚软无力,体重过大或过轻。雏鸭运输时,每个箩筐以装80~100只为宜,里面垫上稻草,也可用纸箱装雏鸭。天气寒冷应盖上薄布或较厚的覆盖物。发现雏鸭打堆现象,要及时拨开。运输途中要避免日晒雨淋。远途购买雏鸭,最好采用"嘌蛋"的办法。要  相似文献   

10.
雏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雏阶段是养鸭非常重要的阶段,雏鸭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鸭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更直接影响到养鸭者的经济效益,根据对江苏省沭阳县成功的养鸭大户的考察和养殖经验总结,笔者认为雏鸭饲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育雏是养好鸭的关键,雏鸭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雏鸭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关系到以后成年的生产力。由于影响雏鸭正常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雏鸭成活率和使其正常生长发育,为将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雏鸭一般指0~4周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养雏鸭时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娇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因此,只有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雏鸭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因此只有在育雏时做好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公母雏鸭尽可能从小养在一起。育雏期公母实行分开饲养的.公鸭无论如何应在5~6周龄时放入母鸭群。不允许鸭子大了(18周龄后)还公母分群饲养。在29~36日龄进行第一次整群时.按1:5.5~6的公母鸭的比例选留健壮公鸭作种。对于个别伤残严重的母鸭也应淘汰。对于极少数因鉴定差错.标记为母鸭里出现的公鸭亦应淘汰。  相似文献   

14.
雏鸭管理一般指0-4周龄的小鸭,这是整个养鸭生产中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要搞好雏鸭的饲养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广“稻鸭共栖”技术,实现了无公害稻鸭高产高效双丰收,养鸭农户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对雏鸭的饲养管理缺乏一定的经验,致使雏鸭成活率不高,特别是在早春季节,这种状况尤为突出,从~定程度影响了农民收人的增长,下面本人就雏鸭期饲养管理谈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桂昌胜  汪国胜  黄风平 《农技服务》2009,26(5):124-124,138
介绍了蛋用雏鸭的相关概念,并从育雏前的准备、苗鸭的引进与选择、雏鸭的饲养、管理、疫病的防治、饲养与管理记录等方面介绍了蛋用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雏鸭期的饲养管理 指从出壳至20日龄的小鸭.雏鸭出壳时体重平均为42克左右,怕冷、怕热,舍温应控制在25-32℃.雏鸭有喜欢聚堆的习惯,随着聚堆时间的延长可造成中底层雏鸭死亡,为避免这种损失,多采用夜间分笼小群管理,每小笼20只左右.  相似文献   

18.
雏鸭一般是指4周龄内的小鸭子.养育雏鸭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春季雏鸭易饲养,生长快,患病少,成活率高.本文介绍了春季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14,(15):41-41
正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尽量减少因运输、驱赶及饲养条件的突然改变而产生的应激;经常清扫雏鸭运动场地,防止锋利物品对鸭蹼的损伤;经常对饲养环境和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处理;搞好饲料搭配,增强鸭群的抗病力。在无法确定致病菌血清型的情况下,最好用多价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对发病群体进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 1 雏鸭要优选,体制健壮的雏鸭是养好小鸭的前提,所以对雏鸭要进行严格的挑选。健埭的雏鸭表现为膘好毛光,有生气。对于那些体重过小,钉脐及肠、跛腿、歪嘴等畸形雏鸭,应剔除。 2 分群要适时。在大群育雏时,必须按品种、品系、体质强弱、日龄、性别进行分群。一周龄内的雏鸭每群以300只左右为宜。分群后便于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