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波加热技术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波加热技术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微波加热技术用于茶叶加工中的杀青和干燥作业,与传统加热方法比,可提高茶叶加工质量,改善茶叶品质,并使叶绿素、维生素C等有益物质少受损失。 相似文献
2.
微波加热对食品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波对食品的加热处理有着其它热源加工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而微波加热对食品的风味、油脂、结合水和微生物等物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加热对食品物性影响生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4.
研究经过不同处理后的水对绿豆种子发芽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微波加热过的水和自来水,凉白开一样,对绿豆的发芽生长影响差异不大。无论哪种加热方式,都不会改变水分子的化学结构。因此也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5.
对未进行预处理和进行沸水加热预处理,微波加热预处理的被加工成罐头的甜玉米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脂肪含量高于未预处理,有显著区别外,其他指标如蛋白质,纤维素,灰分,感观评价,pH,净 重,真空度和罐头剩余空间没有任何显著区别,用微波加热杀青完全可以替代常规沸水加热杀青生产甜玉米罐头,且能源消耗平更少,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理化性质对微波加热方便食品均匀度的影响做了研究,试验材料选用由四种配料组成的冷藏方便食品,以家用微波炉加热,试验依照5因素两水平的设计,结果进行了差分析,对微波和加热时和加热后的食物温度进行了测量,各配料的码盘方式,几何形状和托盘种类对加热均匀起主要影响,与此相对,食物的化学性质地加热均匀度没有影响或只与其它因素复合起主要影响,与此相对,食物的化学性质对加热均匀度没有影响或只与其它因素复合 相似文献
7.
微波是一种非电离性高频电磁波,频率介于300~300 000MHz,波长介于1~1 000mm.微波对生物组织的生物学作用主要利用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的综合作用,具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能量消耗、避免环境污染、简化操作工序、缩短作用时间和加热作用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感病小麦幼苗为材料,首次对植物材料的微波辐射固定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感病叶片与固定液一起被微波辐射10S,再在固定液中放置10min,即可完成前固定过程。该方法处理的样品,其超微结构的保存效果与常规固定法(3h)相似,但对菌丝体表抗原位点的保存效果是常规法的2倍。 相似文献
9.
微波加热是将微波电磁能转化为介质加热的热能的加热技术,其具有即时加热、整体加热、均匀加热、选择性加热、节能环保等常规加热技术不具备的优点,并已广泛应用在微波加热、微波干燥、微波杀菌、微波解冻、微波冶炼等行业。微波加热已不再满足经典的傅里叶定律,其热流的传递是量子化的;微波加热必须满足量子共振条件,否则无法实现对介质的加热过程;微波加热的原理除采用传统的介质损耗机理可以解释外,还可以利用微观粒子在振动能级间的高频震荡跃迁进行解释;微波加热具有显著的量子效应与量子特性,其对微波与介质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微波加热量子特性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有待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农作物秸秆作为重要的非粮生物质原料,其大规模的能源化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但在其进行产业化利用之前,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是保证其经济可行性的必要过程。本研究以河南天冠集团小麦秸秆收集实践为基础,首先建立关于收集、运输、装卸、预处理和储存过程的模型并进行成本分析;然后对影响秸秆收储运成本的因素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分析,以期为降低其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人工散秆的收储运总成本最高,为298元/t,其次为人工打包、机械散秆、机械打包,总成本分别为265、252和222元/t。用蒙特卡洛分析法对影响总成本的部分因素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田间人工工资和人工捡拾速率对总成本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收获速率和可持续移走量对4种模式收储运总成本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小麦秸秆添加量对羊粪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研究小麦秸秆添加量对羊粪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寻求羊粪高温堆肥时与秸秆的最佳配比,旨在为羊粪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羊粪高温堆肥时添加小麦秸秆可以缩短进入高温发酵期的时间,减少氮素损失,加快C/N降低速率,减少有害物质产生;羊粪和小麦秸秆质量分数9∶2处理在堆肥结束时,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较堆肥初期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为33.67%和14.10%,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堆肥初期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13.84%、8.40%、24.82%、31.34%和5.47%。若以种子发芽指数80%作为堆肥腐熟的评价指标,羊粪和小麦秸秆按质量9∶2堆肥的腐熟速度比纯羊粪提高了1倍,28d即可腐熟。在实际应用中,羊粪与小麦秸秆按质量9∶2进行堆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不同的生物和化学预处理方法对麦秆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为提高麦秆能源转化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恒温发酵装置,以经生物(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和化学(NaOH(添加量为60 g/kg)和氨水(20 mL/L))方法预处理过的麦秆和未处理麦秆(CK)为发酵原料,以常温厌氧发酵池的底物为接种物,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进行批次厌氧发酵(35 ℃),分析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NaOH和氨水对麦秆厌氧发酵产气量、甲烷含量和pH值变化的影响,并对其产气指标(干物质产气率、挥发性干物质(VS)产气率和甲烷平均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各预处理方法均可明显提高麦秆的日产气量峰值,并可提早产气高峰的出现时间。各处理总产气量的高低顺序为:NaOH>复合菌剂>糖酵酶>沼液>氨水>CK;与CK相比,不同生物和化学预处理方法可提高麦秆产气量5.85%~48.16%,提高甲烷平均含量15.06%~39.47%。经NaOH预处理的麦秆发酵后总产气量为12 620 mL,比CK提高了48.16%;甲烷平均含量为46.8%,比CK高出39.47%。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所有处理pH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直至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经NaOH处理的麦秆发酵后TS、VS产气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用NaOH(添加量为60 g/kg)对麦秆进行预处理后在35 ℃下厌氧发酵,可以有效提高麦秆的产气量。 相似文献
14.
麦秸和奶牛场废弃物联合堆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小麦秸秆和奶牛场废弃物联合堆肥试验,以评估其消纳养殖废水与制作商品有机肥的可行性。试验用麦秸分别与沼渣、沼液、牛粪、粪水混合堆肥,以小麦秸秆并用尿素调节碳氮比为35∶1的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各处理堆体温度50℃以上持续时间分别为30 d、17 d、41 d、12 d和24 d,均已符合堆肥卫生标准要求的高温天数;堆肥过程中麦秸分别与沼渣、沼液、牛粪、粪水混合堆肥及对照的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14.00%、5.50%、15.80%、4.45%和10.70%;堆肥过程各处理氮、磷、钾含量逐渐增加。堆肥结束时,各处理有机质含量介于590.28 g/kg与701.86 g/kg之间;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介于46.54 g/kg与89.45 g/kg之间,其中麦秸与牛粪混合堆肥处理总养分含量最高(89.45 g/kg),麦秸与沼渣混合堆肥处理次之(69.61 g/kg)。秸秆与牛粪或沼渣混合堆肥时高温时间较长,且堆肥产物养分含量高;用麦秸和养殖废水(沼液或牛粪水)混合堆肥,每处理1.0 t麦秸可消纳废水1.8 t,有利于奶牛场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形态刨花压制麦秸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刨花原料的选择、板材制造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聚合异氰酸酯为胶黏剂,采用不同加工方式(劈裂机加工和刨片机加工)及不同尺寸(经>1~≤2 mm、>2~≤4 mm、>4~≤8 mm孔径筛分的3个等级的长料、短料)的麦秸刨花压制非定向的单层板材,根据林业行业推荐标准《LY/T 2141-2013定向结构麦秸板》的要求测试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利用X射线断面密度测试仪分析刨花尺寸对麦秸板断面密度的影响。【结果】劈裂机加工的长料中,>1~≤2 mm、>2~≤4 mm、>4~≤8 mm的麦秸刨花占75%左右,环式刨片机加工的短料中则为90%左右,刨片机加工的刨花中尺寸较小的刨花多于劈裂机加工刨花。长料的板坯压缩率为11.6,约为短料的1.3倍。随着筛孔孔径的增加,长料、短料的堆积密度减小,板坯厚度增加,压缩率也随之增加。在试验条件下,长料制得板材的抗弯强度与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43.68 MPa和4.47 GPa,均约为短料的1.3倍,内结合强度为0.42 MPa,约为短料的74%;长料压制的麦秸板的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和24 h吸水率分别为16.92%和60.64%,均高于短料,但后者差异不显著;长料板材的2 h吸水厚度膨胀率和2 h吸水率均高于短料板材,但差异均不显著。随着麦秸刨花长细比的增大,长料和短料中不同尺寸刨花压制麦秸板的抗弯强度与抗弯弹性模量均呈增大趋势,内结合强度均呈下降趋势,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和24 h吸水率逐渐增大。不同尺寸麦秸刨花压制板材的密度均在厚度方向呈“面高芯低”式的“U”形分布。刨花尺寸对麦秸板断面密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刨花尺寸相对较小,其影响相对较弱。【结论】长料各筛层刨花所压制的板材性能变化幅度较短料大。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将长刨花作为表层原料以提高板材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将短刨花作为芯层原料以提高其内结合强度和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木聚糖酶处理对麦秸表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木聚糖酶处理条件对麦秸表面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45℃、时间6 h、pH 5.0、酶用量205.0 IU.g-1.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酶处理后麦秸单元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变化的结果表明:酶处理的麦秸单元的外表面接触角显著减小;—OH峰明显增加,纤维素、木质素类物质大量暴露出来;蜡质层脱落和翘起,有明显纤维骨架露出,有利于提高其胶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1,4-丁二醇水溶液作为萃取剂,微波辐射从麦秸中提取木质素.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固液比和萃取剂质量分数对麦秸中木质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出其最佳提取条件:微波辐射功率900 W,微波辐射时间40 min,固液比1/12(g·mL~(-1)),萃取剂质量分数为90%,木质素萃取率为45.5%. 相似文献
18.
麦草产品已经在欧美国家应用了十多年,而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富硒培养获得富硒麦苗,通过茶青和护色后与绿茶及药食同源类药材研发一种新款饮品麦草茶。采用观感评价及口味品尝统计的方法,确定麦草杀青的条件与原料配比构成。结果表明富硒小麦幼苗中的硒含量比对照小麦高34倍,麦草以90℃杀青后用2%的异抗坏血酸钠和0.6%的柠檬酸护色效果最好,按60%麦苗、20%绿茶、12%枸杞子、5%菊花和3%三七花的配比组成的外观和口感最被认同。该产品既含有麦草的全部营养成分,又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还保持了中国传统茶的风味,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麦草资源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运用“碳足迹”的方法评估小麦秸秆及其生物质炭添加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分析添加秸秆、生物质炭后小麦生产过程中碳足迹的动态、分布以及构成,研究了不同处理在小麦生长期的CO2、N_2O、CH4排放情况,以及不同处理的单位面积碳足迹构成与碳足迹总量,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CK)、常规施肥(N)、施肥并添加4 t·hm-2秸秆(NS)、施肥并添加4 t·hm-2生物质炭(NBClow)、施肥并添加8 t·hm-2生物质炭(NBChigh)。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中碳足迹的构成主要为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氮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常规施肥相比:添加4 t·hm-2秸秆、4 t·hm-2生物质炭与8 t·hm-2生物质炭处理,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30.9%、66.3%和36.6%;添加4 t·hm-2秸秆使土壤CO2的季节排放总量增加了68.7%,生态系统N_2O的季节排放总量降低了33.9%,添加4 t·hm-2和8 t·hm-2生物质炭生态系统N_2O的季节排放总量降低了23.8%和58.6%,但是土壤CO2的季节排放总量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添加4 t·hm-2秸秆使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升高了26.0%,添加4 t·hm-2和8 t·hm-2生物质炭碳足迹分别降低了198.0%和112.9%。生物质炭的添加降低了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微波加热温控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未来优质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研,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进行了自动化微波加热温控系统的设计开发;仿真性能测试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将单片机技术引入到微波加热温控系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