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棉花是沙湾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21—2022年沙湾市连续2年推广棉花超宽膜栽培新技术,推广面积分别为470.7公顷、2 133.3公顷。棉花超宽膜种植选用幅宽4.4米、厚0.014毫米地膜,由常规的1膜6行种植模式改为1膜12行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超宽膜种植模式因地膜覆盖度高,可有效提升地温,棉花苗期土壤保墒效果好,保证了棉花出苗率,同时可提高产量5%左右。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化调化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沙湾市超宽膜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棉花宽膜覆盖栽培新疆农技推广总站(830001)沈兆戎穆吉庆宽膜棉栽培技术是集“矮、密、早”等多项技术组装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将过去的幅宽70厘米地膜覆盖改变成幅宽140厘米地膜覆盖,由二行种植变成四行种植,是地膜植棉技术的延伸和发展,适合于干旱、...  相似文献   

3.
兵团第6师共青团农场是以种植棉花为主的农场,在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方针,采取安全、有效、经济的措施进行科学防治,有效控制了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本文总结了共青团农场棉花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以及挽回损失情况。在综合植保防治技术方面,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有效绿色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就农场目前植保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棉田套种小茴香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团在棉田套种小茴香3333公顷,667米^2获纯效益700余元。 一、套种模式 套种棉田为滴灌棉田,地膜幅宽1.2米,1膜4行棉花,行株距配置全部采用机采棉模式,小茴香点播在膜上66厘米行间,1膜1行,穴距11厘米。  相似文献   

5.
都昌县地处江西北部,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十五万亩左右,是传统农业,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而近年来由于杂交抗虫棉普及,为害棉花的病虫害种类和主要防治对象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棉花为害损失较大的共有二十多种。棉花病害主要有三大类,即棉苗病害、棉株中期病害及棉铃病害。棉苗病害又以立枯病、炭疽病和棉苗疫病为主;棉株中期以黄叶枯死病、枯萎病、黄萎病为主;棉铃病即常说的烂桃,以炭疽病、红腐病及黑果病为主。  相似文献   

6.
随着棉花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棉花种植面积与种植质量逐渐提升。苏淮北地区作为江苏省主要的棉花生产区,以炭疽病、立枯病、红蜘蛛等为主的病虫害给棉花种植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从苏淮北地区棉花苗期病虫害的角度出发,对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实现棉花高产稳产、提质增效是棉花种植追求的永恒目标,近几年,乌苏市吉尔格勒特郭楞蒙古民族乡通过实施棉花机采配套措施,棉花667米2籽棉产量达到312千克,高产达到400千克以上。本文主要从机采棉的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采收等方面总结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为棉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3年昌吉州棉花主要病虫害预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昌吉州2013年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预计苗蚜偏轻发生,伏蚜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棉铃虫预计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棉叶螨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棉花苗期痛害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预测棉花枯、黄萎病偏轻发生.提出了以农业防治措施、物理控制、生物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的全生育期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棉花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病虫害日趋严重,因此必须认真研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危害。本文针对棉花主要的棉花枯黄萎病、棉铃虫、棉盲蝽、棉蚜、棉叶螨、榆叶蝉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棉花病虫害日趋严重,因此必须认真研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危害。本文针对棉花主要的棉花枯黄萎病、棉铃虫、棉盲蝽、棉蚜、棉叶螨、榆叶蝉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临颍棉花病虫害种类繁多,常年发生的病虫就有近40种。其中发生面积大、危害较重的主要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盲蝽、玉米螟、棉蓟马、枯萎病、黄萎病、苗期病害和铃期病害等10余种。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充分保护利用自然天  相似文献   

12.
棉花市场化的形成使棉花种植面临挑战,作为我国农业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棉花的高质高产有赖于高超的棉花种植技术,以及科学的病虫害治理。棉花区别于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棉花种植对生长的环境以及条件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本文将从棉花的栽培,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分析与防治4个方面来探讨棉花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棉花的高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国加大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力度,并取得了相应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扩大了棉花种植的规模,致使棉花病虫害有了新的改变。棉花种植有着较长的生长周期,这样就很容易遭到病虫害侵袭,所以,在种植棉花时,一定要对棉花病虫害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治。在此对棉花田间管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介绍了棉花生长期间会发生的病虫害,同时简单阐述了相应的防治方法。1田间栽培管理技术的介绍1.1施肥想要棉花健康生长,一定要掌握田间追肥技术。在整个棉  相似文献   

14.
杏棉间作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喀什地区杏棉间作棉花种植密度、种植模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应用,制定出杏棉间作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实践表明,应用该技术可进一步协调杏树与棉花的生长发育进程,显著提高杏棉间作条件下棉花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阿克苏市围绕棉花持续优质高效生产,在示范区应用课题形成的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新品种、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膜下滴灌、合理化控与水肥运筹、病虫害综合防治,制定高产技术指标,强化技术到位率,开展棉花超高产攻关,实现棉花230.9 kg,通过示范带动服务促生产。  相似文献   

16.
翟洪民 《新农村》2013,(4):21-22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县,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矛盾十分突出。为种足种好棉花,增加农民的种植效益,近年来,该区围绕农业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先后示范推广了蒜套棉、麦套棉、西瓜套棉、土豆套棉等两熟制间套复种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在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进一步发展了三熟制立体种植技术,具体模式有:大蒜‖菠菜/棉花,小麦/棉花‖西瓜,菠菜—  相似文献   

17.
乔林 《农村科技》2006,(12):25-25
芳草湖农场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团场,年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左右,影响棉花生长的病虫害主要是棉叶螨,在垦区主要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主,其次是截形叶螨,其他种类的叶螨在棉田也有零星分布。棉叶螨在垦区1年可发生9~15代,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多年来垦区防治害螨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常引起害螨抗药性增强,田间天敌日益减少,农田生态系统更加恶化,叶螨危害也日益猖獗。为了适应无害化的植保要求,采用天敌防治棉叶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试验目的为大面积推广捕食螨的可行性示范试验,目的是验证防治效果和积累技术经验,为大面积应用此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棉花种植在农业经济飞速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想保证棉花的产量,需对病虫害进行彻底的防治。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应从棉花种植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加大病虫害起因的研究,善用生物手段与化学手段进行综合防治,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棉花种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用心做好了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既能进一步的提升产业效益,也能为种植者不断扩大种植范围起到积极影响,真正是一举多得的。本文总结了我国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策略,简要阐述了棉花种植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病虫害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加强棉花病虫害防治是棉花栽培过程中的重点任务。该文对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吐鲁番地区通过实施葡萄发展战略和退耕还林工程,逐步退出了以传统平地棉种植为主的格局。通过改进农业种植措施,扩大棉花复播、套种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益。目前。吐鲁番地区以瓜套棉为主的棉花种植面积约6700hm^2。但瓜棉复合种植的生产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栽培模式选择不当、棉花播期不合理,对棉花的生长缺少必要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