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报讯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替代原《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新标准将于2014年6月1日起施行。《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监管"原则,充分借鉴国际上食品安全管理的通行做法,科学分析食品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生产过程管理的要求具体化,是实施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2009年发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共10章,104条,主要设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出在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规定了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明确了粮食流通各个环节的监管机制,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和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调整了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发布体系,明确了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食品企业的责任义务及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原则。  相似文献   

3.
国家工商总局最近出台了全国工商系统《2006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继续巩固发展2005年专项整治成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全面推进食品市场监管制度建设,积极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的颁布施行,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全方位构筑食品安全法律屏障,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切实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餐饮"的模式应运而生,为社会大众的食品便捷和快速消费提供了方便,但是快速发展下网上订餐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存在其中。在新《食品安全法》颁布的背景下,带来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升级,网上订餐需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形成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认为新法规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门槛。商务部2005年11月28日在京举办“欧盟、日本食品安全新法规与中国农产品出口研讨会”,积极应对日本、欧盟将于2006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新法规。在全球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通过立法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日本政府根据修订后的《食品卫生法》将于2006年5月起正式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明确设定了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近5万个暂定标准,对其未设标准而欧美国家也无标准可参照的农药推行“一律…  相似文献   

7.
2009年2月28日,历时3年、跨越两届人民代表大会,并由社会各界广泛建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终于出台。该法共分十章104条,包括总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将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届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近5年的食品安全法首次被修改完善。新修订的法律共10章154条,与现行法律的10章104条相比,修改内容较多。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和执法实践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此次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以食品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定位更加凸显,将现行"九龙治水"式的多头监管体制改为相对集中的监管体制,明确了地  相似文献   

9.
<正>农药残留超标是食品安全的大敌之一,但是在日本这一现象却不多。菜农之所以不敢滥用农药,一是"不能",二是"不敢"。"不能"是因为有严密的法律法规和检测体系,"不敢"则是因为违反规定的风险和成本太高。监管严打了农药要记录在案2003年5月,日本制定了《食品安全基本法》,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日本各地方政府都有负责食品安全的专门机构,对所属辖区的食品生产商和食品店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残留农药和细菌等,并且随时在网上公布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0.
行业动态     
《食品安全法》首次落实食品召回制度H AN G YE D O N G TA I即将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将首次落实食品召回制度。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具体的实施细则正在制定之中。专家指出,延续我国食品监管部门存在的多头交叉管理,食品召回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将是召回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我国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工商总局、环保总局等部门及其地方分支机构都有职责监督食品的生产和经营的某些环节。多个部门同时进行食品管理,必然出现管理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另外,国内很多食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并且比较分散,…  相似文献   

11.
国家质检总局在2003年完成对茶叶、饮料、肉制品、方便食品等10类食品,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今后加工厂必须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加工茶叶。而且产品必须经出厂检验合格后,在最小销售包装上标明《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食品市场准入标准“QS”,才能进入市场。这一制度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的茶叶加工企业产生广泛的影响。(茶农国家质检总局已将茶叶列入今年实施第二批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茶农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正>新修订《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6月施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网显示,国家卫计委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替代了原《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将于2014年6月正式施行。该标准的修订重点强调了对原料、加工、产品贮藏和运输等食品生产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要求,并制定了控制生物、化学、物理污染的主要措施;修改了生产设备有关内容,从防止生物、化学、物理污染的角度,对生产设备布局、材质和设计提出了要求;增加HANGYE DONGTAI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日前,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规定,组织拟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2甲4氯钠等57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征求意见稿)》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2,4-滴等65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2甲4氯钠等57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征求意见稿)》标准中,准规定了食品中2甲4氯钠等57种农药241项最大农药残  相似文献   

14.
2009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危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食品安全事关亿万百姓的健康,事关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安全,《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体现了中国政府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决心。本法对数以十万计的企业及所有关联者提出了指标,  相似文献   

15.
<正>据了解,2018年6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1-2018)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2018年第6号)"。公告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1-2018)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品安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食品安全过程存在着因多头监管导致的"政府失灵"和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的问题。多头监管现状由于受体制限制,改革成本高,且短期内收效甚微。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入手,提出从制定《食品安全指南》,出台《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条例》,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信息网,以及引入"吹哨法案"等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以期市场本身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  相似文献   

17.
解读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四小行业"的定义,分析当前"四小行业"的基本情况,针对目前食品监管的两难困境,提出在行善政与行法令相结合的系统性治理上树立社会层面法律实际激励导向,形成优胜劣汰、竞争有序、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食品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百姓共同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各级政府和立法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将我国《食品卫生法》修订为《食品安全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这部食品管理的"宪法"中,其第五章对"食品检验"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与原《食品卫生法》有重大的区别。而粮油是食品的原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食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亟需推行"食品召回"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食品召回制度是指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经销商在获悉其生产、进口或经销的食品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并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收回问题产品,予以更换、赔偿等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实施食品召回制度的目的就是及时收回缺陷食品,避免其流入市场对大众人身安全的损害发生或扩大,维护消费者的利益。1.召回制度在国外美国产品召回制度是在政府行政部门的主导下进行的。自1906年美国的第1部《食品与药品法》实施以来,美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如《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  相似文献   

20.
食品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促使预制菜产业迅猛发展。在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需坚守预制菜食品安全防线。通过梳理当前我国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具体包括我国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缺失、执法模式落后以及社会监管合力不强。根据当前困境,提出我国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即制定并完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优化执法模式同时提高公众参与程度,为我国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