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告别白色污染,就用生物液体地膜。多功能生物全降解液体地膜,是以农作物秸秆、胶原蛋白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聚合物与多种微肥等物质,经特殊加工形成的高分子材料。该产品的创新点是以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缓解"白色污染"问题,可达到农业增产增收、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该产品使用方便,省工省时达80%以上。用农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施于地表即可。喷后一天不下雨即可成膜,植物幼苗可直接破膜而出,不必像塑料地膜那  相似文献   

2.
液体地膜在玉米上的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地膜也叫地面液膜,是中国农科所土肥所、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经过数年研究的一种高科技新产品。液态地膜就是液态地膜的水溶液用喷雾器施于地表,干燥后即可形成多分子层化学保护膜。该保护膜对于土壤起到固定表土,增温保墒的作用。并具有保水、增温、保墒作用,还可以自然降解,解决了塑料地膜白色污染问题。2010年宁安农场第三管理区在玉米上进行了液态地膜试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生物降解型液态地膜(以下简称"液膜")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农作物废弃秸秆中提取出木质素、纤维素、多糖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加入了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经交联聚合生成高分子生物聚合物,不含有金属及其它化学成分,无毒、无污染、无公害,属环保型新技术产品。目前,阜新地区普遍使用的液膜产品有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绿野"牌全降解液态地膜和朝阳千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地福祥"牌液态地膜产品。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4):167-169
由于塑料地膜连年使用,并且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地膜残留日益增加,"白色污染"日趋严重,这对花生的可持续生产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使用液体地膜,既节省开支,又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有极好的浸润性,能把土壤表面全部覆盖,有保水增湿的作用,极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配合吸水材料,就能长时间保持土壤水分。植物的幼苗长出时,可自行将膜顶破,膜会自动降解,变成腐植酸肥料,翻压入土后,具有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给农民带了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增加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地膜残留造成了农田严重的"白色污染"。为探索和研究降解膜的应用和推广,文章在衡水市阜城县开展了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以下简称双降解生态地膜)与普通地膜的对比试验,通过对保温、保湿、降解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等方面的对比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的保温、保墒与增产效果作用与普通地膜无明显差异,而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的降解效果明显,可以有效解决农田"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白色污染"(主要是残存的地膜)在北方农业的危害表现为多方面的,比如影响土壤的含水量、肥力、抗旱能力,降低作物产量品质等。"白色污染"可通过双降解地膜、残膜回收机械、人工捡拾等技术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解决塑料地膜覆盖带来的棉田白色污染,寻找塑料地膜的替代产品。[方法]搜集市场上的3种液体地膜,以裸地和塑料地膜覆盖为对照,测定5cm土壤温度和0~20cm土壤含水量、棉花生长发育性状以及棉花产量。[结果]3种液体地膜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增温与保水效果,使棉花前期与后期生长发育更加平衡,棉花产量与塑料地膜覆盖处理相当。[结论]液体地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使用量与使用方法仍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液体地膜使用效果简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液体地膜是一种无毒、具成膜特性的水溶性高分子乳液聚合物.喷施后能在地表形成一层很薄的固化膜,该膜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为探明其增温、保湿、防水土流失等功效,2000年对我所研制的液体地膜进行初步效果试验,现将有关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地温,防除杂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抗旱防涝,提高作物产量,提高生产效益,可带动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但随着地膜应用面积的增加,白色污染问题也越发突显。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为了环境友好和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地膜的"白色污染",发展生物降解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组织召开了"隐形绿色地膜覆盖技术研讨会",来自教学研各方面的专家认为该项技术发展前景可期,其使用成本与白色塑料地膜相当,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可完全降解,为解决农业"白色污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隐形绿色地膜由生物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11.
<正>(四)实施清洁生产工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一是加强地膜污染防治。以消除地膜残留污染为重点,立足山东省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研发生产上的技术优势,大力推广双降解生态地膜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双降解地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完全、定时可控和生态无害的特点,实现地膜栽培的清洁生产,消除"白色污染"。研究制订相应政策措施,推广使用0.01毫米以上标准地膜。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站,配套相关设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上机性能、降解性能、增温保墒效果,及其对烤烟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上机性能与普通地膜没有差异,能够满足机械化覆膜的要求;其降解性能较好,不同配方的地膜降解速率不同;在降解破裂前的增温保墒效果与普通地膜相同,对烟株的生长发育和烟叶的经济效益无影响,并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积极作用。总体来讲,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具备普通地膜的功能,能够满足烤烟生长发育需求,可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上机性能、降解性能、增温保墒效果,及其对烤烟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的上机性能与普通地膜没有差异,能够满足机械化覆膜的要求;其降解性能较好,不同配方的地膜降解速率不同;在降解破裂前的增温保墒效果与普通地膜相同,对烟株的生长发育和烟叶的经济效益无影响,并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积极作用。总体来讲,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具备普通地膜的功能,能够满足烤烟生长发育需求,可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田“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和限塑令的实施,地膜污染防治已经刻不容缓,合适的地膜产品对于地膜污染防治工作的意义重大。本研究选用当地主要的标准地膜和2种初筛表现较好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作为试验材料,以农户使用量最大的0.005 mm普通地膜为对照,在2021年春花生大田生产中进行了地膜残留情况和花生产量构成因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试验地膜当季残留率均比普通地膜有所降低,且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增产幅度在6%~10%;弘睿生物0.01 mm全生物降解地膜增产幅度最高且花生皮果商品性最好;0.01 mm标准地膜强度高易于清理回收,当季残留量最低;天野生物0.01 mm全生物降解地膜在产量各构成因素方面与0.01 mm标准地膜无差异。弘睿生物0.01 mm全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既可以显著提升花生产量,又可以明显减少地膜残留,可作为防治地膜污染的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沿黄流域的局部地区覆膜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却阻碍着当地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无疑是破解农业“白色污染”问题的最佳选择。目前已有多个区域试验表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保障作物稳产稳收的同时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改善耕地质量。为了能够高效地示范推广和应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结合CO2释放量的生物降解和农膜裂解率的物理降解是探究其适用性的内在要求。此外,“政、研、企”的多方协同可助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大范围推广应用,为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阐述了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地膜残留造成的污染危害,并探讨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相似文献   

16.
以郑单958为试验品种开展液态地膜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通过比较了液态地膜和塑料薄膜、裸地3种模式玉米的生育期、出苗情况、玉米产量等因素的不同后得出,液态地膜可以代替塑料薄膜在凌源地区使用,而且可减少"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全降解液态地膜在作物上的保温保墒及增产效果,寻求解决"白色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及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在花生上开展地膜应用试验,验证不同地膜的产品特性与应用效果,完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青岛宏达塑胶总公司和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环保农用地膜,日前在青岛通过国家级鉴定。这种使用数月后可自动降解、被土壤吸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农用塑料薄膜在青岛投入生产并批量投放市场。这种产品能满足农作物保温保湿的要求,在5个月后70%的地膜呈裂碎降解物。目前宏达塑胶总公司已形成1.1万吨降解膜的生产能力。这种环保地膜将在全国大力推广使用,以根治“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19.
甘肃旱作农业中“白色污染”问题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逐年增加,残留的地膜对农田造成的"白色污染"越来越引起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甘肃作为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较早引进并普及了地膜覆盖技术,废旧地膜也随之大量产生,形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为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文章不断总结经验,采取多种措施,出台地方性法规,着力健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市场化机制,构建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使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成功走出了一条地膜增产增收、旧膜循环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正>抗蚀降解液态地膜是朝阳千越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新型产品,该产品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钠、腐植酸、硅溶胶、甘油、生物菌、增黏剂及着色剂等原材料,经交联聚合生成的高分子生物聚合物。该产品不含重金属及其它化学成分,无毒、无污染、无公害,属环保型新技术产品,用在干旱、寒冷、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整治以及工程道路护坡、固沙造林绿化和渠道防渗、树木防冻等领域,可以实现在不对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