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的实施和推广,但在本科院校中应用还比较少。以运城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试点,进行特殊医学用途食品方向的订单式教育培养,即新生入学第1,2学年进行学科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第3学年根据订单约定,企业和升入3年级的学生在选择课程方向时进行双向选择,一部分学生选择订单教育,实行校企结合、联合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丰富了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一个探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针对目前食品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提出从实验室、实验内容、实验大纲、实验过程、实验考核方式等全方位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创新应用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3.
朱世杨  罗天宽  张小玲 《种子》2016,(3):129-132
高职学生导师制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项新尝试.本文阐述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实施专业导师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主要思路和具体做法,实践与探索了高职农类特色的“农、科、教”相结合的“师导生学”的长效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了点(每个学生落实1位导师)、线(导师全程参与学生培养)、面(科研资源整合于专业教育)、体(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相结合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同类院校或相关专业开展导师制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双3+2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信阳农专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该模式不仅适应了高职高专职业素质教育和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促进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教材内容滞后、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践化教学、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信息化教学应用、以赛促学等,以提高"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食品行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处于转型升级期,高等学校食品专业本科生教育的重点转变为培养能够服务区域发展的具有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研究适应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和方法,提出"项目引领""创新竞赛吸引""企业深度参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食品专业大学生服务地方食品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存在教材内容滞后、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践化教学、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信息化教学应用、以赛促学等,以提高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文献检索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剖析该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并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平时与课程考核方式,使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系统阐述了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重科学、轻工程"现象引起的后果,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导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等6个方面,介绍了江苏大学在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按照知行并进、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并按照由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逐步形成的模式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训练,整个课程体系突出了教、学、做并行的特点,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法等方面着手,对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食品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特点、授课现状,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实践,提出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探索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依据高职高专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宗旨,对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方法运用、考核方式执行4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实践表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泉州师范学院建设的“福建省海洋与食品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为例,总结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实施方案与初步成效,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高职食品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并对目前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提出了基于岗位需求开展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探讨了提高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性的措施,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职食品专业办学难的现状,积极找寻存在的问题,尝试从教学团队、教学条件、课程改革和宣传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使高职食品专业健康、科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系统分析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目前,食品行业对食品类专业人才需求大,却招聘不到合适的学生,但学生难以如愿就业。如何使高校食品类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生产需要,同时促进毕业生就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以培养学生扎实专业理论和技能及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吃苦耐劳精神教学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并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充足、专业技能强、适应面广、符合食品产业持续发展需要的学生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模式,体现了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实践模式及考核评价体系,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20.
“食品感官评价”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并提出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案例教学、开展双语课程等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食品感官评价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