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科得拉)是广东省江门市大光明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专业螟虫杀虫剂。①剂型独特。每包700克的颗粒剂可直接撒施于田间,使用方便,省工省时。②杀虫谱广。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和稻水象甲等害虫,以及玉米螟、甘蔗螟,棉花上的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等。③活性高,持效期长。撒施于田间保水5~7天可有效防治害虫30天以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农药"科得拉"(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对水稻上常发生的害虫水稻二化螟与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最佳防治时间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科得拉"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达到80.52%,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达到49.96%,用药时期应在二化螟卵孵始盛,同时刚好卷叶螟处于产卵盛期。从而达到安全适时用药确保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省大部份稻区,药剂治螟仅使用“六六六”一种农药。为了增加今后治螟用药的新品种,弥补六六六供应的不足和解决因长期使用六六六药剂导致稻螟抗药能力的增強問題,根据省农业厅和专署农业局的安排,在本公社鮑大塘等十二个基点生产队,开展了苏化二○三等四种有机磷杀虫剂防治稻螟的試驗示范,进行了综合研究。現將施药方法、防治效果和今后推广应用意見,总結分析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抗药性监测,摸清广西主要蔗区二点螟对防治农药的敏感性,以期为广西甘蔗二点螟的合理用药及抗性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广西主要蔗区二点螟种群对当前主要防治农药克百威、特丁磷和毒死蜱及新推广农药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结果]甘蔗二点螟对不同农药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克百威>特丁磷>毒死蜱.不同蔗区二点螟种群对同一种农药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克百威以南宁种群的耐药性最强,特丁磷以来宾种群的耐药性最强,毒死蜱以百色种群的耐药性最强,氯虫苯甲酰胺对各地二点螟种群仍保持高度敏感,其致死中量为0.4177~0.6087μg/g.不同蔗区二点螟种群对农药反应的分散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克百威>毒死蜱>特丁磷.[结论]甘蔗二点螟对克百威、毒死蜱和特丁磷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氯虫苯甲酰胺仍然保持高度敏感,但二点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药性的风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南汇地区扁豆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但扁豆的豆野螟为害几乎可使扁豆绝收.豆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可为害扁豆等多种豆类植物.幼虫为害花蕾、豆荚,常蛀入荚内取食幼嫩的种粒,荚内及蛀孔外堆积虫粪,不能食用.造成农户大量使用中高毒农药,喷药间隔期短(农药使用次数2~3天一次)、药剂防治时间长(6月上旬~10月下旬),既提高生产成本,又破坏生态环境.为此我们进行了豆野螟在扁豆上发生及防治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粟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称甘蔗二点螟、二点螟、谷子钻心虫等。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南方各玉米产区。北方称粟灰螟,主要危害粟、玉米、高粱、黍、薏米等;南方称甘蔗二点螟,主要危害甘蔗。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不同寄主植物对台湾稻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台湾稻螟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27.5℃、相对湿度80%、光照L:D=12 h:12 h的条件下,用水稻、薏苡、甘蔗、玉米和茭白5种寄主植物分别饲养台湾稻螟幼虫100头,记录幼虫的死亡数、雌雄蛹数、蛹重、蛹长、蛹存活率和雌雄性比;每种寄主植物单头饲养幼虫25头,每天定时观察记录不同寄主植物上每头台湾稻螟幼虫各龄历期和蛹期.[结果]台湾稻螟在水稻、薏苡、甘蔗、玉米和茭白上取食,2龄幼虫至蛹的发育历期依次为10.12、13.00、9.52、14.69和14.96 d,幼虫存活率依次为51.00%、30.00%、27.00%、26.00%和59.00%,蛹存活率依次为68.63%、83.33%、74.07%、53.85%和88.13%,雌雄蛹重分别为4.9、4.1、4.4、4.8、5.0和3.1、2.9、3.6、3.6、3.1 mg/头,雌雄蛹长分别为12.29、11.59、11.75、11.67、11.98和10.71、10.21、10.39、11.37、10.40 mm/头,雌雄虫性比依次为2.00、1.14、0.42、1.60和0.72.[结论]水稻最有利于台湾稻螟生长发育,茭白次之.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贵州甘蔗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采用五点取样法和“Z”字型取样法对贵州省甘蔗园害虫种类进行系统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以甘蔗绵蚜和条螟为对象,使用2%吡虫啉颗粒剂、3%克百威颗粒剂、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作为对照药剂,研究0.5%吡虫啉·杀虫单缓释粒剂对甘蔗绵蚜和条螟的田间防效及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省甘蔗产区主要害虫有7种,其中甘蔗绵蚜和条螟为蔗区害虫优势种群;0.5%吡虫啉·杀虫单缓释粒剂防治甘蔗绵蚜药后60 d的防效为79.09%~91.80%,防治甘蔗条螟药后70 d的防效为71.52%~83.04%,能提高甘蔗产量7.1%~14.4%;生产上推荐使用2.25~4.5 kg/hm2.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上升为水稻主要害虫,预测、防控有一定困难.力克螟药效试验表明:力克螟-1#、力克螟1#对稻纵卷叶妹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生产上使用建议剂量1 800mL/hm2,在低龄幼虫高峰期均匀喷足药液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有机硅助剂配合化学农药使用对苗期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以98%杀螟丹SP (可溶性粉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胶悬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叶面喷雾法,开展甘蔗螟虫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硅助剂可降低2种农药的用量,其中,药后15 d,98%杀螟丹SP (250~500 g/hm~2)+助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助剂防效与推荐剂量无显著差异;药后30 d,98%杀螟丹SP (375~500 g/hm~2)+助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助剂防效与推荐剂量无显著差异。有机硅助剂改善了2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及利用效率,可降低98%杀螟丹SP用量30%~50%、20%氯虫苯甲酰胺SC用量约35%。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五(3)代和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江苏省大发生至特大发生.根据以往试验研究和应用实践,选择触杀型与内吸性农药复配使用,可确保对稻纵卷叶螟防治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为明确50%螟怕(毒·杀单)WP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适宜用量与效果,特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是我市水稻上的重要病害,尤其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危害重,损失大.由于连续多年防治用杀虫双和甲胺磷,使上述害虫对这些药剂抗性不断增强.为此,淮安市农科所研制开发了50%螟纹杀克WP.为验证此药对稻纵卷叶螟及三化螟的防治效果,2002年我们对螟纹杀克等农药进行了田间药剂试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茭白产区使用传统农药和传统施药方法防治茭白病虫害,造成茭白上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的实际问题,探讨了农药新剂型,如微胶囊剂、撒滴剂、泡腾片剂和悬浮剂等在茭白无害化生产中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甘蔗螟虫为害加深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湛江地区甘蔗螟虫为害情况 ,甘蔗螟虫为害加深的原因为 :(1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2 )植期的多样性 ;(3)种植行距过密 ;(4 )气候条件适于螟虫害大发生。提出应在甘蔗螟虫预测预报基础上 ,综合采用防治措施 ,如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条螟的性诱剂迷向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一、康宽与垄歌 康宽: 1.有效成分:20%氯虫苯甲酰胺 2.剂型:悬浮剂 3.防治对象: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对稻瘿蚊、稻象甲、稻水象甲等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早稻育秧方式对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定浩  陈宇博  蒋琪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08-2208
对早稻传统露天水育秧和湿润育秧(温室大棚育秧,大田小拱棚育秧)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为害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湿润育秧可有效阻隔稻水象甲的传入、为害,生产上育秧期可减少或不进行稻水象甲防治,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频次,降低防控成本。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重要的农业投入品,人们几乎都知道农药,但你听说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农药吗?日前,笔者从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纳米科技与农业可持续技术发展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农业专家电成功研制出纳米农药新剂型。与传统农药相比,这种新农药可显著提高农药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旦实现大面积推广使用,可降低我国现有农药使用量的30%。  相似文献   

18.
甘蔗螟虫俗称甘蔗钻心虫,在甘蔗上普遍发生、为害严重,云南省耿马县常见的螟虫主要以条螟、大螟和白螟等为主。近些年,甘蔗螟虫的发生率呈现升高趋势,已经对地区的甘蔗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耿马县甘蔗螟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前言利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不仅效果好、方法简便、成本低,又无其它副作用,因此我国各地对赤眼蜂的研究都很重视。目前我国已有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赤眼蜂的研究及应用,并在甘蔗螟、玉米螟、稻纵卷叶螟、棉铃虫及松毛虫等多种农林害虫上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20.
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5%特丁硫磷颗粒剂为对照,进行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甘蔗松蔸时施用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2.0-3.0kg ai·ha-1,药后60、90d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均超过75%,与对照药剂5%特丁硫磷颗粒剂3.0kg ai·ha-1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中建议结合新植蔗播种、宿根蔗松蔸时使用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推荐使用剂量为2.0-3.0kg ai·h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