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传统乳制品加工技术"课程开发研究为切入点,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依托,研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及学生组成的团队,如何更好地提高实践技能,服务当地行业。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产学研合作是校企双方资源优化、优势互补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此次山东鑫秋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研究院,不仅有利于企业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加快新品种的升级换代、加速产业化进程,而且有利于学校的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充分调动科  相似文献   

3.
以食品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研究为目标,研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给合的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依托,以课程开发为特点,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运行及管理、激励人才制度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尝试,对于当地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高职食品类专业如何培养能够胜任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签订学校、企业及学生的三方协议,采取招生与招工、毕业与就业合一办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相应的课程,校企"双师"联合授课,共同培养出"工匠型"的优秀毕业生(员工),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结合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特点,阐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教育活动内容、建设与实践、管理模式等内容,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化、社会化的实训基地提供理论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仍存在实践教学较少、校内学习与行业实践脱节、"双师型"教师较少和实践经费短缺等问题,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食品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探讨了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培养食品新工科人才的措施,包括校企共同制订培养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办创新创业技能竞赛、共建实习基地并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期为食品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浙江工业大学-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研发大楼落成典礼,"院士专家工作站"、"校企农药研发中心"、"浙江省绿色农药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颖泰绿色农用化学品企业研究院"揭牌仪式,于4月25日在上虞举行。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校企合作的形式、手段和内容也将越来越丰富。针对当前高职"发酵食品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发酵食品生产技术"课程"移动网络"教学平台,创新信息化教学,实施"多方实时互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在汶上县召开了山东省小麦生产农企共建座谈会。会议围绕"山东省农企合作共建示范基地推进《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总体方案",座谈了农企共建的具体内容,拟定了小麦生产共建方案。会议明确小麦农企合作共建的实施范围,主要涉及4个全国小麦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县。未承担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任务的市可自行确定一个共建县。另外,县植保站与农资生产企业已建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以校企合作联盟开放性实验室为平台指导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实验室人员服务意识、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实验室条件、加强毕业实习的过程监督等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等院校科研型实验室的特点和管理模式,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科研项目的引领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建设大型仪器平台,发挥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作用,提高科研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探讨高等院校科研型实验室的特点和管理模式,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科研项目的引领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建设大型仪器平台,发挥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作用,提高科研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种业发展而诞生的专业,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专业之一,建设时间短、建设基础弱,但在学院升本之前,已有较长的校企合作历史,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与地方企业建立了稳定而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地方培养新型实践型服务人才,是信阳农林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为此,学院进行了专业教学改革,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将课堂搬到企业,进行学校与企业的"跨界",将企业角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论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共管生化类厂中校的实践与探索,并对厂中校的实施成效及作用进行总结,其中突出具有高职办学特色的生化类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能培训和厂中校社会服务,对建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共赢的运作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共管生化类厂中校的实践与探索,并对厂中校的实施成效及作用进行总结,其中突出具有高职办学特色的生化类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能培训和厂中校社会服务,对建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共赢的运作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国外的成功经验证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是有效的,可以显著促进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良性发展,甚至对周边区域发展产生有益效应。通过剖析校企合作当前现状,探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提出以满足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为基础的合作共赢模式,并从企业、学校和学生的角度分别阐述了该模式的构建方法,为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两岸农业合作升级,水果、花卉与大型苗木的病虫危害、外来生物入侵、现代农业产业化以及高附加值农业发展模式等问题的突出。福建农林大学近期表示,两岸学界正在积极筹建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将是两岸共建的首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这一实验室对促进两岸科技交流合作,推动福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农业转型升级具有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推进"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政府愿推动、高校有需求、企业有条件、学生有时间,但由于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在资源、需求、实施等方面的不一致,致使较多的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合作目标。通过多层次的问卷调查,了解高校、企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参与各方根本诉求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普通本科高校深化改革、推进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日前,国内首家植保无人机专用农药药剂研发中心暨河南农大·亿诺航空科技博士工作站签约授牌仪式在河南农业大学举行。会上,河南农大植保学院与河南亿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植保技术培训与交流,设立奖学金和创新基金,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和河南亿诺博士工作站,培养人才,促进实践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为加强企业与学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研究和探索校企合作的道路,近日,河北农业大学举办了园林企业家论坛。论坛上,来自包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园林企业的负责人结合各自企业的发展情况,就园林企业在科研队伍建设、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介绍了经验。与会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