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棉花品种(系)品比区域试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品种(系)品比区域试验是对各当地新引进的新品种(系)与当地主栽品种相比较,鉴定其早熟(生育期)、优质、丰产性和抗病虫等特性以及经济性状、纤维品质。主要鉴定供试品种(系)在各棉区的表现,为各棉区选用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地选择选择的试验地要具有代表性和一致性。要求土地平整,肥力中上且均匀,前作一致,灌排方便,试验小区位置适当,光照充足,不受小气候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评定新品种的产量能力、稳定性、抗逆性、品质特性、推广价值和适于推广的地区范围,是育种工作中级别最高的试验,也是品种选育与推广之间的重要环节。设置兵团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目的是为鉴定供试的杂交棉新品种在南疆库塔植棉区的生态适应性、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为供试品种(系)的审定与各棉区选用优良品种推广提供依  相似文献   

3.
冀3927是以转基因棉花品系279系为母本、抗病优质品系039系为父本,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和稳产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4.
由中棉公司培育的陆地棉新品种中棉所43号(中2230-135),先后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国家级棉花品种区试,自治区棉花品种区试及喀什地区棉花新品种生产示范。在各实验点均表现为早熟、优质、高产(比主栽品种中棉所35号增产15~20%),抗病抗逆性强,是具有推广前景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通过多点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南疆棉区棉花生产选用优良品种提供依据。一、参试品种2014年参试品种有6个:强盛68、新陆中3013、鑫科盈丰2905、新陆中49号、新陆中37号、新陆中92号,以新陆中49号为对照。二、试验概况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择10个棉花新品种(系),通过棉花新品种试验示范,调查新品种各项指标,鉴定其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等特性,以筛选出适合垦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棉花品种(系)中产量最高的是子鼎6号,667米~2皮棉产量161.6千克,比对照新陆早62号增产11.8%,在垦区种植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棉花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特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2份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13份新疆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进行比较分析,鉴定参试棉花品种(系)在哈密棉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综合表现。[结果]棉花品种(系)尼科3号、44-23、库1506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综合表现高于其他品种(系)。[结论]通过综合比较,初步筛选出尼科3号、44-23、库1506这3个适合哈密棉区种植的品种(系),可进一步试种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中农棉5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农棉51(原国棉301)系杨凌中农种业发展有限公司1998年用海陆杂种优系8748A的衍生系396A为母本,以自然变异单株808为父本,杂交后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003年决选出抗棉铃虫、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早熟的"国棉301"优系.200~2006年在陕西省参加棉花区域试验,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7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中农棉51(审定编号:陕审棉 2007003).准予在陕西关中及同类适宜生态类型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承担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4个,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增产潜力的酒棉1号、硕丰2号、F2-55,其表现株型紧凑、适应密植,开花吐絮早,生育期短,籽棉产量较对照酒棉1号高,增产率2.37%.适应在高台县以及同类早熟棉区种植.棉花是高台县六大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出适合多元化种植模式的早熟棉花新品种,为粮食生产与棉花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自育的棉花新品系HS601为母本和转基因抗虫棉邯685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定向选择,成功培育出早熟棉新品种邯3206。【结果】早熟棉新品种邯3206于2019—2020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早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547.5 kg/hm2、1 449.0 kg/hm2和1 327.5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50增产7.7%、10.2%和9.6%。该品种生育期98 d,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邯3206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219001),2022年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220028)。【结论】邯3206生育期短,在黄河流域棉区与蔬菜作物(甘蓝、西蓝花、大蒜)进行两熟制多元化配套栽培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推动下,我省南通地区农科所、盐城地区新洋农业试验站、南通县三余棉花原种场、常熟县福山农场、常熟县碧溪公社农科站和江苏省农科所等单位,先后选育了一批抗病棉花新品种(系)。为明确其抗病性和丰产性,1976年第一次组织了江苏省棉花抗枯萎新品种(系)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2.
晋棉40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晋棉10为母本,用抗病、早熟的品种辽101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统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棉花新品种。2004年在山西省特早熟棉区棉花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皮棉产量832.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棉37增产13.96%。经鉴定,该品种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宜在特早熟棉区春播,黄河流域棉区夏播。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在安徽省阜阳棉花棉种场对5个棉花新品种(系)进行引种试验,探讨新品种在安徽淮北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5个棉花新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纤维品质等均优于对照品种,从产量与纤维品质相结合分析,5个参试品种中以皖杂11号和同杂棉8号表现最优,增产最显著,品质最好,适合在安徽淮北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豫杂0568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棉花多抗育种研究室于2000育成,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豫杂0568,审定证号:皖品审05100485.豫杂0568是一个集丰产性、多抗性、优质于一身的优良棉花新品种.适宜黄淮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的大部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棉花优势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棉花新品种(系)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棉花新品种,为我团棉花优质生产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冀资123(冀棉25)为母本、97-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冀棉298",抗病、高产,适应性强,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种植,特别是在重病地上种植更能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20,(16)
棉花是一种重要战略贮备物资,又是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经济作物。筛选适宜冀东早熟棉区的棉花新品种,可以为改善棉花的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从试验的方法、条件、结果、抗病性、植株特征等方面探究棉花新品种综合适应性,将为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应新疆北疆地区种植的早熟、丰产、抗逆性强、机采性好、纤维品质优的棉花新品种,2009~2011年本站在农六师棉区安排了多个棉花品种的对比试验,现将2011年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新陆早48号为对照(CK)、新陆早43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46号、惠远5号、西部7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皖杂344"的育种思路、选育过程、试验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等。"皖杂344"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性状互补原理,选用"鄂3517"优选系与"中棉所41"优选系配组的优质多抗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抗虫等特点,适宜于安徽省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秦远93089系中科院遗传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棉花研究所等单位协作攻关,采用棉花远缘杂交育种新技术,把陆地棉、瑟伯氏棉和中棉的优良性状融为一体,经抗枯萎病定向培育选育而成。该品种在我市从试验示范到推广,受到种植户和棉花加工企业的认可,是适合北疆早熟棉区的优质、高产、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