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9,(9):46-48
头花蓼是我国民间常用中药材,也是贵州传统苗药,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与活血止痛等功效,对泌尿系统疾病有独特疗效。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其资源,对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以改良CTAB法提取头花蓼的基因组DNA,采用通用引物对不同来源头花蓼的rDNA ITS 序列进行PCR 扩增,测序 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头花蓼有13 处变异位点,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661-666 bp,序列差异主要集中在ITS1 区与ITS2区。rDNA ITS 序列可作为分子水平鉴定头花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实验,将采自重庆缙云山4个野外居群的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ex D.Don)分别进行施肥、浇水、遮阴处理,对其生长、开花期、繁殖分配等性状进行了观测,并结合野外观察对居群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采自黄色沙壤的头花蓼居群在既浇水又施肥的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好,浇水、施肥处理对促进头花蓼的生物量有明显益处,且施肥处理的效果大于浇水处理.全光照对其有性生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遮阴处理的头花蓼生物量和生殖分配均最小.  相似文献   

4.
不同方法对头花蓼组织培养中种子消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头花蓼种子无菌萌发的最佳消毒方法,用HgCl2、H2O2、NaClO分别对头花蓼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了用氯气熏蒸与未熏蒸对头花蓼种子的消毒及发芽影响.结果表明:头花蓼种子用氯气熏蒸24 h,酒精消毒10 s,再用0.1%的HgCl2消毒3 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8%,无污染.  相似文献   

5.
头花蓼4个野外居群生物量及分枝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缙云山向阳砂岩陡坡、黄壤土、岩石表面腐殖质土、黄色沙壤4个野外居群的头花蓼植株的生物量、生长形态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头花蓼植株的生物量与生物量组成均有所差异.其中,向阳砂岩陡坡的茎和根状茎的相对生物量最大,黄壤土生境下头花蓼生物量最大,岩石表面腐殖质土居群的根、不定根生物量最大,黄色沙壤居群的总生物量最小.同时分析了各居群的头花蓼植株的生物量在不同器官的相对投入差异和同一居群相同器官在各个技级的相对生物量投入的差异,并研究了不同居群头花蓼植株的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头花蓼四倍体种质优势,测定比较了四倍体和同源二倍体头花蓼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根系活力。结果表明:四倍体头花蓼PAL、CHI、CAT、SOD酶活性分别为6.19 U·g~(-1)FW、9.68 U·g~(-1)FW、80.67 U·g~(-1)FW·min~(-1)、348.81 U·g~(-1)FW,根系活力为83.41μg~(-1)g·h,分别是二倍体的1.09倍、1.33倍、1.38倍、1.05倍和1.47倍。说明四倍体头花蓼PAL、CHI、CAT、SOD酶和根系活力都显著高于同源二倍体头花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Don)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人工制备头花蓼根、茎、叶水浸提液并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头花蓼根、茎、叶水浸提液均在≤10mg/ml时,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等未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甚至有轻微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浓度至500 mg/ml时种子发芽率仅约为对照的10%,发芽势降至0.8%,发芽速率仅为对照的1/12,发芽抑制率达80.4%以上,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最低为0.5、1.1。在综合化感指数方面头花蓼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总体表现为茎叶根。综上,头花蓼水浸提液具有较明显的化感自毒作用,这种化感自毒作用可能是引起头花蓼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玉屏县常年种植头花蓼面积达300 hm2。笔者现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介绍了头花蓼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头花蓼获得高产的最佳施肥用量,进行了不同有机肥用量及尿素对头花蓼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667m2有机肥用量为2000 kg时,可获得最佳产量1856.9 kg。施用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头花蓼的第二季产量,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头花蓼的折干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土壤含水量和无性系对头花蓼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4种生境下的头花蓼枝条,在4个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的扦插生根率和根系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土壤含水量为16%和22%的环境下,扦插生根率较高(75.7%),生根量较多,在土壤含水量为7%的环境下根较长;②在干旱条件中生长的头花蓼无性系插枝生根率较高(92.0%),且生根量多,根长,在湿润环境中生长的无性系插枝生根率较低(50.8%),且生根量较少,根较短.说明头花蓼的扦插生根有一定的可塑性,选取适宜的头花蓼无性系插枝,在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处理下,能取得良好的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来自4种生境下的头花蓼枝条,在4个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的扦插生根率和根系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土壤含水量为16%和22%的环境下,扦插生根率较高(75.7%),生根量较多,在土壤含水量为7%的环境下根较长;②在干旱条件中生长的头花蓼无性系插枝生根率较高(92.0%),且生根量多,根长,在湿润环境中生长的无性系插枝生根率较低(50.8%),且生根量较少,根较短.说明头花蓼的扦插生根有一定的可塑性,选取适宜的头花蓼无性系插枝,在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处理下,能取得良好的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贵州施秉县头花蓼发生一种枯萎病,该病害分布广、危害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当地头花蓼生产的潜在威胁。为了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对头花蓼典型发病组织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和回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3种病原菌分别是弯孢属菌(Cochliobolus curvulari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和厚垣镰孢霉菌(Fusariumch lamydosporum)。经过接种试验,仅厚垣镰孢霉菌能引致与田间病害一致的症状,结合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是头花蓼枯萎病的致病菌。室内抑菌试验表明,杀菌剂咪鲜胺、多菌灵、百菌清和恶霉灵对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试验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了广枯灵中甲霜灵在中药材头花蓼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实验结果表明,甲霜灵在头花蓼和土壤上的半衰期分别为6 7~7.3 d和12.6~13.9 d.按最高推荐剂量22.5 g·a·i/hm2和2倍高剂量45 g·a·i/hm2使用2~3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14 d,甲霜灵在头花蓼植株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我国蔬菜上的最大残留量0.5 mg/kg.所以广枯灵中的甲霜灵在贵阳地区头花蓼上按照推荐剂量11.25~22.50 g·a·i/hm2使用2~3次,降解速度较快,不易发生积累作用,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头花蓼不同提取物及热淋清颗粒含药血清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筛选出头花蓼抗炎有效提取物。[方法]采用头花蓼血清药理学评价方法,10 ng/m L脂多糖(LPS)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试剂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6的释放量,以考察头花蓼水提物、水提醇沉提取物、水提醇沉沉淀物及热淋清颗粒含药血清(WEPS、PCWEPS、DPCWEPS、RLQS)对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WEPS、PCWEPS、DPCWEPS、RLQS均能显著抑制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NO、TNF-α和IL-6,PCWEPS组抑制细胞释放NO、TNF-α和IL-6的作用最强。[结论]头花蓼水提醇沉提取物为头花蓼主要的抗炎有效提取物。  相似文献   

15.
钩藤套种头花蓼模式,是促进产量及效益的种植方式。目前,国内针对于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在田间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较多,但运用在中药套作中较少。本文利用此技术监管钩藤和头花蓼种植,从原理的分析到技术的应用,系统地将该技术融入其中,并提升钩藤、头花蓼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贵州苗药头花蓼害虫种类及为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9~2012年,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头花蓼害虫种类、为害及其天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头花蓼的害虫共6目20科37种,其中33种系首次报道为害头花蓼,并以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稻棘缘蝽Cletus punctiger Dallas和甜菜潜叶蝇Pegomyia hyosciami(Panzer)为害最为严重;头花蓼害虫的天敌有2目3科12种。  相似文献   

17.
师仲  杜莹  廖莉玲  卫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5-15658
[目的]研究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出提取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头花蓼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0(W/V,g/ml,下同),温度80℃,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头花蓼总黄酮的得率为8.304%,纯度为52.10%。[结论]试验优选的花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对头花蓼连作障碍调控效果较好的肥料品种,研究阿姆斯生物肥、地宝生物肥、药渣菌肥(RW促腐剂)、头花蓼专用肥等几种肥料对头花蓼连作土壤中栽培植株生长、产量、营养元素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头花蓼连作不施肥的产量较低,仅247 kg/667m~2,土壤中微生物放线菌细菌真菌。施肥后头花蓼1级、2级分蘖数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加62.5%~125%和41.18%~123.53%;产量提高55.87%~418.62%;根、茎、叶中总元素含量分别提高0.97%~16.39%、6.33%~23.14%和3.59%~34.85%,花中含量降低0.78%~5.69%;槲皮素、没食子酸含量分别超过0.38%和0.51%,水分含量12%,但差异不大;土壤中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其中,以基肥施药渣菌肥(RW促腐剂)300 kg/667m~2、头花蓼专用肥44.47kg/667m~2,追肥施头花蓼专用肥11.12 kg/667m~2的调控效果最好;基肥施地宝生物肥333.5 kg/667m~2、头花蓼专用肥44.47 kg/667m~2,追肥施头花蓼专用肥11.12 kg/667m~2次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野生头花蓼、GAP基地种植头花蓼、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选育的四倍体及其二倍体头花蓼品种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期望为头花蓼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迹法,分别对4种头花蓼叶片结构和叶表皮进行观测。[结果]头花蓼叶片气孔器为无规则型,上表皮气孔数明显少于下表皮。表皮毛仅分布于叶脉上,下表皮相对较多。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2个部分,其中栅栏组织2列,细胞呈长柱形;海绵组织细胞近圆形,排列疏松。叶脉为外韧维管束类型,主脉具两个维管束,上下排列,近轴面维管束较小,其韧皮部朝下,木质部朝上;远轴面维管束相对较大,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与近轴面维管束相反。[结论]在研究的4个头花蓼材料中,与其他3个二倍体品种相比,多倍体形态解剖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四倍体品种气孔密度较小,叶片较厚,栅栏组织发达,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不同浓度的IAA、NAA、ABT和GGR处理头花蓼枝条,分析了各处理对扦插繁殖生根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同时,对4个土壤水分含量处理条件下的头花蓼插枝的生根率和根系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浓度为50 mg/L的IAA处理后的头花蓼插枝生根率较高(86.7%),且生根数量较多,根较长;②在土壤含水量为16%和22%的环境下,扦插生根率较高(75.7%),生根量较多,在土壤含水量为7%的环境下根系较长。因此,适当的激素处理和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能够促进头花蓼的扦插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