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新疆农垦科技》在一二五团大量订阅己长达10多年,订阅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全团每年订阅份数1500—3500份。多年来,团场一直采取“免费订阅、重点辅导、量化考核、科学应用”的办法,广泛学习应用《新疆农垦科技》。《新疆农垦科技》已成为我团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农工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垦科技》的内容集科学性、实用性和及时性为一体,深受一二五团科技人员和广大农工的欢迎,已成为团场的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平台,是我团科技工作者和农工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3.
芳草湖农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农场,总人口5.8万人,一线承包职工2.1万人。近几年来,农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迅猛发展。棉花单产每年一个新台阶,667m^2(旧制1亩,下同)产由1996年的85kg,增加到2002年120kg,增长33%,职均收入由1996年的5100元,提高到2002年的8500元,提高66%。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场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加强,这些成果取得,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近几年,职工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越来越强,新的科学知识面越来越宽,归根结底我们认为,这是和多年来《新疆农垦科技》的传播、发行息息相关。早在10年前,农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籽瓜、甜菜等经济作物,棉花种植面积很小,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经济效益低下,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的普及面很窄,《新疆农垦科技》发行数量每年只有十几份。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不断更新。特别是农场落实兵团“1 3”文件以后,两费自理,土地固定,力度加大,已占农场承包职工的75%以上。土地固定后,农场职工求知心情迫切,自愿要求订阅《新疆农垦科技》的人员越来越多,通过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农场的大力支持,订阅《新疆农垦科技》数量由1996年前的几十份,增加到目前的1500多份。为农场科学技术普及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20日,兵团棉花学会在石河子市与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新疆棉花生产和棉种产业化发展论坛》,论坛围绕新疆棉花生产的现状与问题展开讨论,就棉花区划种植和棉种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对策。论坛由新疆农垦科学院副院长、兵团棉花学会副理事长李保成研究员主持,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书记、兵团棉花学会理事长邓福军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二五团是以农业为主的农垦团场,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布局中,该团本着把优势做强,把强势做特的原则,围绕团场的种植结构,狠抓了棉花种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该团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发展良种繁育,建成了以种子站为中心的良种繁育基地,形成了从育种、生  相似文献   

6.
新疆一三一团与隆平高科红安种业签订了建立新疆隆平高科红安准噶尔辣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的协议。自此,标志着该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入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新疆一三一团围绕“职工增收、团场增效”的目标,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使团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垦科技》是最贴近团场、贴近读者的综 合性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版式新颖 等特点。它立足科技人员,面向广大干部职工。内容 上以农业科技为基础,包括水利、畜牧、农机、农副产 品加工等多个学科的科技知识。多年来这本杂志一 直深受我师各级领导、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喜爱, 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习和应用。一些团场的生 产科(科技办),坚持对每期内容先进行认真学习,筛 选出对本团场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或召开阶段生产 例会或是技术员例会,组织技术人员对有关文章进 行学习,结合实际,进行探讨,达到共识,再由技术人 员到基层连队指导职工学习应用;有的连队还将杂 志上刊登的实用农作物栽培技术汇总,分发到每个 职工手中,组织学习,使职工能充分掌握。通过学习 应用,促进了我师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垦科技》2009,32(2):87-87
2009年2月17日,四十八团为期4d的农工“绿色证书”培训班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培训为加强农工技术骨干队伍建设,促进团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棉花平衡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精准农业技术装备兵团农业,可使兵团农业从经验农业、精细农业走上精准农业的道路,是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团场职工全面建设小康的需要。精准农业是现代化高新技术的综合系统工程,其主要包括精准施肥技术、精准种子工程、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收获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田间作物动态监测技术。本刊“科技讲座”栏目将以精准农业为主要内容,首先邀请兵团土肥专家、新疆农垦科学院水土所马鄂超研究员主讲“棉田平衡施肥”,以期为团场农业生产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并敬请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办好“科技讲座”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拉尔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塔里木河上游北岸,土地为天山冲积扇荒漠土,地势较平坦,属农业灌溉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垦区在发展水稻生产上有许多优越的生态条件.近年来,垦区广大科技人员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水稻超高产生长发育规律,以选育引进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为基础,与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相配套,使垦区水稻生产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1997~2001年垦区内七团、九团、十三团、十五团、十六团、良繁场等团场累计种植水稻536hm2,平均667m2(旧制1亩,下同)产超过1 000kg,最高单产达1 124kg. 现将垦区水稻单产"吨粮"生产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四四团是一个农牧结合的团场,全团共有耕地1.2万hm^2.棉花是其主要的经济种植作物,占总耕地面积的95%左右,是该团经济的支柱产业。棉花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团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团场经济的发展,在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基本成熟。及被农工掌握的情况下,水资源匮乏成为影响一四四团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路走来     
正1978年3月创刊以来,《新疆农垦科技》始终与与兵团科技事业的发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她始终坚持以服务兵团科技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兵团和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她始终坚持站在科技术前沿、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兵团和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传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现在的《新疆农垦科技》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3.
一路走来     
正1978年3月创刊以来,《新疆农垦科技》始终与兵团科技事业的发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她始终坚持以服务兵团科技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兵团和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她始终坚持站在科技术前沿、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兵团和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传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现在的《新疆农垦科技》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月6日,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书记尹飞虎、副院长李保成带领院科研处、棉花研究所、作物研究所、信息研究所及农业新技术中心负责人一行7人赴阿克苏市,就新疆农垦科学院与农一师一团合作建设“新疆农垦科学院南疆农业科技综合试验站”项目进行洽谈和协商。当日,尹书记一行受到农一师党委书记、政委王平海以及副师长张跃勇、科技局领导等的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15.
一路走来     
<正>1978年3月创刊以来,《新疆农垦科技》始终与兵团科技事业的发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她始终坚持以服务兵团科技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兵团和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她始终坚持站在科技术前沿、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兵团和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传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现在的《新疆农垦科技》已经成为"展示兵团科技的窗口,传播科技信息的使者,科技成果转换的桥梁,荟萃实用科技的园地"。  相似文献   

16.
一路走来     
正1978年3月创刊以来,《新疆农垦科技》始终与与兵团科技事业的发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她始终坚持以服务兵团科技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兵团和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她始终坚持站在科技术前沿、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兵团和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传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现在的《新疆农垦科技》已经成为"展示兵团科技的窗口,传播科技信息的使者,科技成果转换的桥梁,荟萃实用科技  相似文献   

17.
一路走来     
<正>1978年3月创刊以来,《新疆农垦科技》始终与兵团科技事业的发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她始终坚持以服务兵团科技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兵团和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她始终坚持站在科技术前沿、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兵团和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传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现在的《新疆农垦科技》已经成为"展示兵团科技的窗口,传播科技信息的使者,科技成果转换的桥梁,荟萃实用科技的园地"。  相似文献   

18.
一路走来     
正1978年3月创刊以来,《新疆农垦科技》始终与兵团科技事业的发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她始终坚持以服务兵团科技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兵团和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她始终坚持站在科技术前沿、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兵团和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传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现在的《新疆农垦科技》已经成为"展示兵团科技的窗口,传播科技信息的使者,科技成果转换的桥梁,荟萃实用科技的园地"。  相似文献   

19.
一路走来     
<正>1978年3月创刊以来,《新疆农垦科技》始终与兵团科技事业的发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她始终坚持以服务兵团科技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兵团和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她始终坚持站在科技术前沿、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兵团和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传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现在的《新疆农垦科技》已经成为"展示兵团科技的窗口,传播科技信息的使者,科技成果转换的桥梁,荟萃实用科技的园地"。  相似文献   

20.
一路走来     
正1978年3月创刊以来,《新疆农垦科技》始终与兵团科技事业的发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她始终坚持以服务兵团科技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服务于兵团和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她始终坚持站在科技术前沿、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兵团和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传播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品种。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现在的《新疆农垦科技》已经成为"展示兵团科技的窗口,传播科技信息的使者,科技成果转换的桥梁,荟萃实用科技的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