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发生本病的鸡场,常常出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常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正确诊断、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十分重要。本文将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常用的检测技术进行分类介绍。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损伤雏鸡的法氏囊,可导致免疫抑制,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迅速,危害较大。本文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原的分离诊断、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等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器官.该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易感雏鸡接种等.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直接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可快速、特异及敏感地检出实验毒株和病鸡法氏囊内存在的微量病毒核酸。对病鸡、进口种鸡的实测结果表明,本法对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近况(安徽农业大学)韩学毛,谢三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侵害的主要器官。该病发...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所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雏鸡和幼龄鸡。其主要症状为鸡的法氏囊受到侵害,先肿胀、出血变黄,然后迅速萎缩,骨骼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对鸡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为临床一线的养殖人员和兽医提供了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学、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信息资料,期望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是指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发的一种疾病,往往发病迅速,且危害很大。在通常情况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会与大肠杆菌、鸡支原体以及鸡新城疫等混合感染,从而在影响鸡的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危害十分严重。鉴于此,本文将首先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简单说明,然后重点分析其诊断方法、治疗技术以及预防措施,为日后更好地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供一些建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种疾病能够继发感染多种细菌性和寄生虫疾病。在临床上该种疾病以严重腹泻,肌肉震颤,极度衰弱为主要特征。这几年,随着鸡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和扩散,再加上免疫不当等因素,使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呈现新的特点。笔者主要就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严重危害养殖业的急性传染病,IBDV病毒损害的法氏囊会引发鸡的免疫抑制,干扰各种免疫疫苗的效果。本文从IBD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出预防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本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正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腔上囊为特征的急性或者亚急性病毒传染病,腔上囊最先被解剖学家法布里休斯所发现,因而又被称为法氏囊,此病也称作传染性法氏囊病,此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三大疫病(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一,对养鸡场的危害极大。本文根据当地的发病情况,简要阐述一下此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和防控措施。1流行特点传染性腔上囊病流行范围较广,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此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文详细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病因、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该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易感雏鸡接种等。其中琼脂扩散试验是比较经典而且实用方便的方法,现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防治方面的状况 ,重点介绍了快速诊断 ,疫苗防治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是由呼肠孤病毒科法氏囊病毒 (IB 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 3~ 6周龄幼鸡 ,主要症状为腹泻、寒颤、极度虚弱 ,以及法氏囊、肾脏和肌肉的特征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仔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各个品种的鸡均可发病,无季节性。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结合一例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进行了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文就一例中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从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症状、类症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临床病理图等进行叙述,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病毒主要破坏鸡体的体液免疫中枢,影响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以及使淋巴细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病毒主要破坏鸡体的体液免疫中枢,影响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以及使淋巴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