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气变化时,大气温度变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冷空气到来之前,温度常常回升;而夏季当天气闷热时,又多是雷雨的先兆.对这一可能变化的天气,最先作出反应的要数蛇类.  相似文献   

2.
天气的变化是 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过程。它必然伴随着大气的运动,热量、水分等状况的变化,也常常伴随着光、声、电等现象。对此,人类往往感受不到,但有些生物却能产生生理、行为方面的异常反应。如农谚中的“江猪过河,大雨滂沱”、“蚯蚓满地爬,雨水乱如  相似文献   

3.
天气变化时,大气温度变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冷空气到来之前,温度常常回升;而夏季当天气闷热时,又多是雷雨的先兆。对这一可能变化的天气,最先作出反应的要数蛇类。因此每逢天气发生急剧变化前,就可以看到大量蛇类开  相似文献   

4.
俗语农谚浅析冬小麦栽培中的农业气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32-4933
搜集整理了涉及小麦从播种、越冬、返青一直到收获整个生育期的部分气象农谚,利用农业气象学原理并结合生产实践,给出了每一条俗语农谚对应的区域、季节、生育期、气象条件,重点分析了俗语农谚反映的小麦栽培中遇到的农业气象问题。  相似文献   

5.
6.
锄地三分雨,锄地如上粪。早锄地发暖,勤锄地不板,深锄果节短,细锄防涝又防旱。  相似文献   

7.
所谓农谚中的天气预报,就是农民将长期的测天经验,总结成一些谚语,预报天气,群众的测天经验,大多是通过观察当地的一些天象(风、云、雨、雪、霜、晕等)和物象(动植物的生活动态、反常现象及非生物反应)总结得出的。这些经验以歌谚的形式表达和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8.
赵玉山 《农家顾问》2014,(12):33-34
种子是农作物长得好坏的基础,是内因;而土、肥、水等是条件,是外因。“土是根,肥是劲,水是命,种是本。”农民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总结出不少有关种子方面的农谚,撷取部分,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王新环 《农业考古》2015,(1):289-292
河南方志中记载的农谚,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在农业生产上,主要有关于土地肥力、精耕细作、不误农时、种植技巧等的农谚。作为农业遗产的一部分,农谚为人们保留了诸多耕作经验和生产智慧,对研究河南农业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农谚中可持续发展的耕作理念,对现代农业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世界化石能源大量消耗、资源日益趋向枯竭,又由于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导致环境污染和气候恶化,所以人类开始探索新兴的生物能源的途径.为促进和保障生物能源的发展,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生物能源法治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中国借鉴.生物能源是利用生物可再生原料生产乙醇、丁醇、生物柴油、沼气、电力、成型燃料等"环境友好型"新能源.振兴生物能源是有效解决能源短缺、减排CO2和其他污染物、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战略措施.在生物能源产业中,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生物燃料乙醇需求量以每年约5%~10%的速度增长.2007年世界生物燃料乙醇产量达到4 960万m3,2008年达6 560万m3,2009年增长到7 870万m3.从2007-2009年,全球生物柴油依次达1 430万t、1 590万t和1 920万t.世界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和消费地区为欧盟,2008年生产能力达到1 530万t.实际产量为570万t.2009年生产能力达到1 790万t,实际产量达到730万t.  相似文献   

11.
当前美国植保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即IPM)。这个概念从提出来到现在已有20年了。IPM不是防治方法,而是一种哲理、概念。即把有害生物的防治建立在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质量的基础上。美国政府曾为实施IPM体系的赫法克(Huffaker)计划进行大量投资,这些年来在应用和推广个人计算机化的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12.
水稻的害虫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它包括利用微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捕食螨和蜘蛛治虫、有益脊椎动物除虫、信息素及农用抗生素的利用等。生物防治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人、畜和有益生物及作物较为安全,不污染环境,对病虫的发生有较长期的抑制作用等优点。因此,生物防治在水稻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一、以虫治虫以虫治虫包括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和蜘蛛治虫。1.利用寄生蜂防虫水稻害虫卵期的寄生蜂有稻螟赤眼蜂、螟黄黑卵蜂和稻虱缨小蜂等,…  相似文献   

13.
农谚是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由劳动人民自己总结出的农学知识的精华,然而却一直被排除在传统农学之外,缺乏关注。与农书等所承载的正统农学相比,农谚则表现得更为直接、通俗易懂,可以俗农学称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农学思想,特别是"三才"思想。因此,农谚应当被纳入传统农学研究视野,与农书等传统文献同等对待,成为研究传统农学及其思想的一种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农谚是中国农民种庄稼的歌诀,它用一两句话说出栽培上的关键所在。在封建社会时代,统治者是不关心农业技术的,所谓士大夫知识分子又不屑与农民为伍,而一股农民在穷闲和压迫之下,也很少人读书,关于农业技术上的经验著述也是很少的,虽说有一两本农书,但也不切实际,无稗益于农民。因此劳苦的农民们,就把一些成功的和体验的经验,编成口语,世世相传,成为各地广大农民种田的金科玉律。现在看起来,这些谚语的确是依据当地具体情况和不同环境体验总结出来的,是很实贵的经验,兹将关于小麦栽培上的一部份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魏立涛  郭树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350-5351
利用基于范例推理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河北省历史上寒潮和降水天气的处理,建立了一个天气系统智能搜索引擎,改进了寒潮和降水天气过程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克罗拉多蓝杉 树高可达18米,宽3-6米,树型美观大方.叶片围绕树干茂盛生长,长1.8-3.1厘米,顶部的针叶数量多于底部,呈蓝色和蓝白色.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生猪养殖中有几大误区,一是超量使用微量元素,二是过度防疫,三是盲目保健。几大误区,脱离了科学养殖的轨道,对生猪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也对猪肉的质量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谚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反映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管理措施或农业生产与气候之间关系的宝贵的生产经验.它语言流利、简练、通俗易懂、易于掌握和记忆,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农谚语寿简练、高度概括,能化繁为简;通俗易懂、流利上口,易于掌握和记忆;一般较形象且有韵角,有诗一般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9.
利用长治市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发现"重阳黑洞洞,来年好收成"、"八月初一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等气象谚语在指导当地旱涝预报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我国茶树生育、产量、品质与气象因子之间关系研究的概况,主要内容如下:(1)茶树生育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2)茶叶品质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3)茶树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4)我国茶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区划;(5)茶园小气候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