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SerositisinDuckling)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疾病,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新鸭疫、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在临床上主要以头颈歪斜、腿翅瘫软、共济失调、眼鼻有分泌物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胸膜炎或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特征。发病率死亡率为1%~80%,甚至高达90%以上。耐过鸭生长迟缓、饲料报酬率显著下降。抗生素治疗是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爆发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本试验以南农杆菌为主药,探讨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剂量和不同配伍对该病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2.
试验用槟榔粉剂、煎汁及灭绦灵分别经口腔给药和直肠灌注对92例患家猫肥颈绦虫病的自然病例进行驱虫,旨在探求驱除家猫肥颈绦虫有效药物的剂型、剂量及用药途径。结果表明,槟榔的驱虫疗效显著,粉剂2.0~3.5克/只(液体量为20~35毫升),煎汁20~35毫升/只,从直肠灌注,可在10~60分钟驱净虫体头节,两种剂型的剂量超过40毫升/只,即有明显中毒反应;灭绦灵按250~500毫克/公斤体重。从口腔给药,亦可在12~36小时驱除虫体头节。  相似文献   

3.
经过三年对88驱虫剂进行了鸡、鸭的综合驱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鸡体内20余种线虫、吸虫和绦虫的减虫率为82.41—100%,对鸭体内28种线虫、吸虫和绦虫的减虫率为73.4—100%。现将88驱虫剂对鸡的安全性试验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鸡:系本所畜牧场饲养的三黄鸡和永康县专业户饲养的海星肉用鸡,共计512只,体重在1.6—2.7公斤。 2.分组和投药:根据试验要求对试验鸡按随机原则分成5个组,第一组为常用剂量组,以每公斤40毫克给药;第二组为常用剂的五倍,即每公斤体重200毫克一次内服;第三组为常用量的八倍,即每公斤体重320毫克一次内服;第四组为常用量的十倍;即每公斤体重400毫克一次口服;第五组为不服药的对照组。为使投药量正确,按每只试验鸡的体重分别称药,  相似文献   

4.
三门县头岙乡孙某从外地买进雏鸭820羽,饲养到41日龄、体重约250克时,发现有几只死亡,经剖检诊断为禽出败。用复方敌菌净防治,服药后每天死亡数为1~2只。后又改用痢特灵防治,每只喂服50毫克(半片),当喂了120只之后,由于感到喂药手续麻烦,又改为每只喂服1片(100毫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国内外均有有关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和防治的报道,但控制办法各异。我场某鸭场90年2月在2日龄至30日龄的雏鸭群中有多批雏鸭发病,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在10~50%,给我场养鸭生产构成很大威胁,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经临床诊断和剖检,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经江苏农学院王永坤教授鉴定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此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快、发病日龄小、死亡率高。为了及早制止此病在我场的传播流行,我们迅速采取综合措施对该场进行彻底消毒,种鸭全部注射病毒性肝炎疫苗,对已发病的和种鸭免疫后尚未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鸭用康复鸭的血清实施防治。通过这些措施迅速控制了该场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播迅速的传染病.传播途径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主要发生于4~10日龄的雏鸭.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可达90%左右,给养鸭业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7.
鸭作为一种经济型水禽其集约化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鸭疫病的防治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与鸡相比,鸭的基础性免疫机制研究较少,这给兽医科技工作者在鸭疫病防治的工作中带来许多困难。现就现有的资料简要的介绍鸭免疫球蛋白及其在鸭主要几种疫病中抗感染作用,为鸭疫病防治的实践工作提供一点可供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产品介绍     
《中国牧业通讯》2005,(12):96-96
▲注射用促排卵素3号 (高纯度 )主要成分: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性状:本品为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用途:激素类药。能促使动物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 (LH)和促卵泡素 (FSH) ,用于治疗家畜排卵迟滞、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及早期妊娠诊断 ;也可用于鱼类的诱发排卵。用法:肌肉注射。用量 :1.卵巢静止 :牛40~60毫克 ;卵巢囊肿 :100~200毫克 ;促排 :20~40毫克 ;超排 :40毫克 ;持久黄体 :60~80毫克 ;产后无奶 :10~20毫克。以上为总剂量 ,常用1~3次注射。2.其他 :猪5~10毫克 ;羊2~5毫克 ;兔0.2~0.5毫克 ;皮用兽5毫克。3.早期妊…  相似文献   

9.
<正>鸭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该病可侵害各种日龄的鸭,易感日龄为2~6周龄,发病率为25%~40%,死亡率可达10%~30%。呼吸道、生殖道感染和种蛋污染是该病主要的传播途径。鸭大肠杆菌病常与其他病混合发生,导致死亡率上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抗原复杂,临床表現具有多样性,给该病的防治带来极大困难。本试验对荣昌县部分地区鸭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0.
正鸭绦虫病、鸭球虫病、鸭棘口吸虫病等均属于常见的鸭寄生虫病,感染鸭后会导致鸭只贫血消瘦、生长放缓、增重缓慢、饲料报酬转化率降低、产蛋率下降,严重的会引发死亡现象,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有效防治鸭寄生虫病,本文将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鸭寄生虫病,并围绕鸭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开展深入探讨,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养殖人员提供一定帮助。1常见的鸭寄生虫病1.1鸭绦虫病鸭绦虫病以膜壳绦虫和矛形剑带绦虫为主要病原,雏禽(2周~4月龄)会受到鸭绦虫病的严重侵害,多在夏季与春末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前鸭业生产呈持续发展态势,尤其是肉鸭产品国内外市场看好,极大调动农民养鸭,但同时,决不要忽视鸭常见传染病的防治。1鸭瘟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高热、软脚、行动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流泪、头颈肿大为临床特征。不分性别、年龄及品种鸭均可感染。其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口服、滴鼻、泄殖腔接种、静脉或肌肉注射等途径引起发病。1.1临床症状潜伏期3~5天,病鸭初期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体温升高43℃以上,持续3~4天,口渴喜饮水,翅膀下垂,两脚发软,不愿行动,强迫行动倒地不起,眼睑肿胀,流泪,病初流出浆…  相似文献   

12.
1.氯苯胍。预防按30~33毫克/千克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毫克/千克混饲,连用3~7天,之后改为预防量加以控制。2.氯羟吡啶。也称可球粉、可爱丹,混饲预防浓度为125~150毫克/千克,治疗量要加倍。育雏期连续给药。  相似文献   

13.
用10%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8毫克/公厅体重剂量、12毫克/公厅体重剂量臀部肌肉注射,驱除绵羊肠道线虫安全有效,且药源广,价格低廉,给药途径方便。按每公厅体重12毫克剂量臀部肌肉注射,7天后检查绵羊肠道线虫基本杀灭,治疗效果100%,可作为推荐剂量在农牧区使用。  相似文献   

14.
恩诺沙星长效混悬剂对人工诱发鸭大肠杆菌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病是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对雏鸭及成鸭危害极大,可单独感染,也可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对氯霉素、磺胺类及氨基苷类等抗菌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疗效降低或治疗失败。目前临诊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等进行治疗,对于非耐药菌株感染疗效确实,给药方法以混饲给药、饮水给药和注射给药为多见。由于鸭的饲养有别于鸡,混饲给药和饮水给药对于严重感染和急性感染疗效较差;普通注射剂需要多次注射,给药不方便且易造成应激。有鉴于此,笔者研制了恩诺沙星长效混悬注射剂,通过治疗人工诱发鸭大肠杆菌病以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5.
种鸭拜耳9015和SMZ中毒1发病情况某养鸭专业户饲养212只种鸭,1994年2月份发现鸭群发病,2月27日经诊断为鸭前殖吸虫病,决定用拜耳9015(硝氯酚)治疗。每只鸭投喂拜可90151片(100毫克)、SMz(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半片(200毫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省的杭州 ,湖州等地养鸭户的鸭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 ,发病率 30~ 10 0 % ,死亡率约为 2 0~ 5 0 % ,耐过的鸭生长缓慢 ,诊断为传染性浆膜炎 (infectiousserositisinduckling) ,经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 ,控制了病情。1 诊断方法1.1 流行病学与病理剖检本病常年可发生 ,以 3~ 10月多见 ,主要感染 1~ 8周龄的鸭 ,尤以 2~ 3周龄鸭为甚。营养状态、卫生条件差的鸭场 ,受应激因素影响 ,在潮湿多雨、气温炎热的季节尤为多发。病鸭精神萎糜 ,食欲下降 ,下痢 ;部分病鸭出现共济失调 :脚发软 ,站立不稳 ,头…  相似文献   

17.
国产硝氯酚(拜耳9015)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驱杀肝片吸虫的药物。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区应用此药防治牛羊的肝片吸虫病,取得了显著疗效。据兰州兽医研究所报道,国产硝氯酚用于牦牛:每公斤体重3毫克口服没有驱虫效果,10—12毫克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对绝大多数抗球虫药来说,在防治鸡球虫病时。球虫一旦对某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它便可耐受其连续使用浓度的4~8倍甚至更高的浓度:此时再提高药物浓度,它又可耐受此浓度的4~8倍甚至更高的浓度.而实际生产上这一浓度足以对鸡群本身造成毒害作用。喹啉类药物曾为防治鸡球虫病的优良药物,任何一种喹啉类化合物以40毫克/千克剂量连续使用,可完全抑制球虫的增殖,然而获得耐药性后.即使是用1000毫克/千克以上的剂量也完全无效。甘德培(2001)等在获得了对氯嗪苯乙氰的有效浓度(0.125毫克/千克)的耐药虫株后,很容易就诱导了高出该浓度10倍量浓度的抗药虫株。  相似文献   

19.
在两个为期4周的试验中,330只新孵北京雏鸭喂以含有八种元素配合的商品日粮。试验1:测定了不同的元素添加水平下,硒——维生素E缺乏症的死亡率和肌肉的发病率。这些元素单独致病量的1/10左右一起使用,就能导致本病的发生,所以它们一起使用的致病作用具有协同性。八种元素一起使用的最低致病剂量,每公斤日粮10毫克银(醋酸盐),300毫克锌(硫酸盐),1毫克镉(硫酸盐),2.5毫克碲(四氯化物),10毫克钻(氯化物),500毫克铜(硫酸盐),40毫克汞(氯化物),100毫克锡(氯化物)。  相似文献   

20.
家禽疾病的给药方法很多,但由于一些养禽场户不了解不同给药途径的适用范围,常导致药物浪费或防治疗效差,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家禽常用的几种给药方法及适用范围简介如下。1混饲给药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群体给药法。即将药物按一定比例均匀拌人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