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水文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森林水文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如何正确看待森林对流域径流的调节作用, 评价森林水文效应, 是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文中主要探讨了森林对流域径流的调节作用, 以及如何利用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森林流域水文动态过程, 正确评价森林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2.
试论森林水文效应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国内外森林水文效应的研究情况,在森林能增加水平降水、森林枯落物和林下土壤的涵养水源功能以及改良水质等方面达成共识,认为这些方面的效应为正效应,但森林对垂直降水的影响、对径流和洪水的影响等方面还存在分歧,其主要是由研究方法的差异、试验区域差异的不可比性、研究尺度的差异性和森林本身的异质性引起的。并提出今后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要结合水文过程的研究,对森林在水文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和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建立具有不同下垫面特征的标准地尺度上的土壤——植被——所连续体模型,并与中尺度大气环流模式相嵌套,再分析流域、区域的森林水文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3.
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0,自引:3,他引:90  
从森林植被变化对水量、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从世界各国的研究来看,普遍的研究结论认为森林减少可以增加流域年产水量;森林植被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径流泥沙含量;森林植被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以有效地改善溪流水质状况。由于影响森林水文生态效益的环境异质性的普遍存在,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影响程度在不同水文生态区差别很大,因此,要想将一个地区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应研究结果可靠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其他流域,必须重视森林水文生态过程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森林水文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水文学是研究森林与水之间关系的学科,文中从单个森林水文过程和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及水文效应这2个方面对森林水文学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简单述评,介绍了截留、入渗、蒸散、径流及土壤水分运动等水文过程的研究进展及模型研究,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研究及模拟。  相似文献   

5.
森林水文学是水文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森林和水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理清所研究地区森林植被对水分循环的影响以及森林水文循环的整个过程,即通过测定森林水分收入和支出的各项森林水文要素研究降水在森林中的再分配和森林的水文效应,进而得出森林植被调节径流、涵养水源的水文功能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安藤长期径流模型为基础,结合森林流域的林冠截持降水、森林土壤蓄水、土壤的饱和及超渗地表径流等特点建立起森林流域径流模型,模拟了林冠截持、林冠和地面的蒸散、渗透和地下水的涵养、直接径流及地下径流的生成等过程。同时将此模型用于比较3个小流域的水文特征并通过两个对比小流域水文特征的比较,分析了森林采伐后因植被变化而带来的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森林区域内,大气降水、穿透雨、树干径流、地表径流和集水区径流5种类型水样的表现性状可以大致模拟大气降水对森林垂直层面的作用与影响.本文通过对2020年3月-10月期间鸡公山森林区域内的上述5种类型水样的pH值等水质指标进行定位观测和对比,得到了该区域内穿透雨、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的大部分指标浓度值高于大气降水从而呈现正向效应,集水区径流的大部分指标浓度低于大气降水则呈反向效应的结论.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阐释了大气降水透过森林林冠层、林下枯落物层的元素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森林水文的内在运行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及岷江上游镇江关至紫坪铺区间(本文中简称镇紫区间)18178km~2范围的森林水文效应,区间流域水系及水文气象站点.研究途径目前,世人主要采用试验场或试验小流域“对比试验法”.研究森林水文效应.这种小区对比试验有助于认识林区小水文循环中某些环节(如蒸散发、入渗等)的水文物理过程,试验成果也是森林水文模型的设计基础.由于试验小区与大流域之间在水文环境和资料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试验小区的试验结果和以此建立起来的分析计算模型,很难直接移用到大  相似文献   

9.
森林水文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世界森林水文研究始于德国的克纳茨奇(1862年)对松林与气象要素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各国都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近年来发展较快。 森林水文研究因各国的情况不同而异。欧美各国在森林对水量平衡和水质的影响方面有较系统的研究,他们不仅着眼于定性研究,而且也很注重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也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研究分析手段,注意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长期性。我国在本世纪20年代以后才陆续开展森林水文的定位研究,在单纯地研究森林对水分某个变量的影响、研究水量平衡和水分循环、研究典型区域的森林水文效应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以综合性原则为基础的多因子的森林水文效应定量分析少,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结合养分循环与水质方面的研究缺乏,按流域进行的综合研究分析还很薄弱。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省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四大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大尺度上森林覆盖率对水文效应的影响.通过编制水文特征值得分表和精度检验,确定了径流深(y1)、相对河况系数(y2)、河流含沙量(y3)、侵蚀模数(y4)4个水文因子和森林覆盖率(X1)、水利工程数量(X2)、流域形状系数(X3)、平均坡度(X4)、流域面积(X5)、年降雨量(X6)6个流域因子,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求出流域在其它因子一定时的该水文因子所要求的适宜森林覆盖率,综合考虑各水文因子在水文生态环境中的相对重要性并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流域内适宜森林覆盖率指标分别为:湘江49%,资江47%,沅江51%,澧水50%.  相似文献   

11.
国外森林和水分的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森林与径流关系的研究方法大致有大范围的计量分析研究、一个林区或林场的计量调查、小范围的定位观测试验3大类。森林对径流影响的研究主要有森林对年径流的影响、森林对洪水径流的影响、森林对枯水径流影响等几个方面。今后应加强合作研究,特别是利用网络研究对比不同集水区之间的结果来探讨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同时重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森林植被的内部结构分析影响地表径流的主导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炳贰 《林业科技》1996,21(5):12-14
从森林植被的内部结构分析影响地表径流的主导因子韦炳贰(广西宜山县庆远林场生态定位站)地表径流作为森林水分平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一些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对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相继做了研究,认为森林植被对减少地表径流年径流量和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森林水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简要介绍我国森林水文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森林与降水、径流、蒸发散、水循环和水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并对我国森林水文研究的未来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枯落物层是森林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森林地表的一个重要覆盖层和保护层,它对林地的土壤水热状况和林地水文生态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具有防止雨滴激溅土壤、维持土壤结构、拦蓄渗透降水、分散滞缓减少地表径流和覆盖地表减少表层土壤的水分蒸发等直接作用,而且还通过影响土壤的形成和性状及林木生长对森林水文发生间接影响(程积民,李香兰,1992;薛立等,2005)。甚至有人认为枯落物层在山地森林水文作用中具有头等的重  相似文献   

15.
应用遥感技术研究森林植被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遥感技术资料调查大流域不同年代的下垫面组成及其结构变化,结合流域历年实测的水文资料和对不同森林植被—土壤类型降雨截留、枯落物贮存、土壤孔隙贮水及土壤渗透性的测定,评价不同森林植被—土壤系统的涵水能力,研究森林植被覆盖率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河川径流总量受大气候的影响.流域森林植被的变化对河川径流的构成和年内分配有决定性作用,大流域森林的采伐和恢复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国外森林和水分的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我国起步于1949年;森林与径流关系的研究方法大致有大范围的计量分析研究、一个林区或林场的计量调查、小范围的定位观测试验3大类。森林对径流的研究主要有森林对年径流的影响、森林对洪水径流的影响、森林对枯水径流影响等几个方面。今后应加强合作研究,特别是利用网络研究对比不同集水区之间的结果来探讨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同时重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森林作业对迹地及相关流域径流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采伐方式和采伐强度对森林径流量的影响十分明显,而对我国森林植被变化水文效应文献的综合分析表明,由于存在各种差异,我国不同地区森林采伐的径流效应也各不相同,这对于进一步的研究有比较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水份是一个重要的生境因子,它影响森林的分布.而森林对水份的输入、输出产生再分配作用. 因此,森林水文效应不仅是森林环境效应的组成部分,也是森林生态效益计量与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各国竟相开  相似文献   

19.
森林水文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森林水文学发展过程及森林水文效应评价入手 ,回顾了森林水文学研究简史 ,并从森林水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几方面阐述了森林水文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地森林在蓄洪防旱、净化水质等方面对区域水文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以往对于淡水湿地森林水文的研究多集中在运用传统水文学方法研究单一水文过程,很少将各水文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且各个过程对降水截留效应的影响程度也未全部量化。而利用水分子中天然存在的氢氧稳定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可综合反映并量化植被和土壤对降水的截留能力。文中综述湿地森林对水文过程调控作用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探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湿地森林水文研究中的进展,包括大气降水、林冠穿透水、降雨径流、土壤水、地下水、蒸发水、植物水的水分来源及各水体的转化关系等。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运用氢氧同位素技术系统定量地分析降水在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的分配比例对于揭示湿地森林植被结构对水文过程的调控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建立淡水湿地森林植被恢复模式和制定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