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奶牛的适宜温度范围是-4℃~18℃,一旦与温高于26℃即出现采食量下降,影响产奶量。气温高于32℃时产奶量下降3%~20%。气温达到或超过38℃,湿度为20%时,奶牛出现热应激,需要采取降温措施缓解热应激。38℃气温,湿度80%可能导致奶牛死亡。夏季防暑降温对于获得全年的高产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奶牛耐寒不耐热,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9~17℃,当外界温度超过27℃时,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外界温度超过32℃时,其产奶量明显下降,会减少25%~50%,特别是高温高湿对奶牛危害更大;当温度达到38℃、湿度超过50%时,奶牛就会发生危险;而当湿度超过80%时则是致命的.因此,夏季要用人工方法来帮助奶牛散热,并通过改善奶牛的营养,增加采食量等措施来让奶牛安全过夏.  相似文献   

3.
1热应激的症状,奶牛的理想温度范围为4℃~18℃。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生产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往往会明显下降,减产3%~20%:湿度也是热应激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温度为38℃,湿度为20%时,应当认真采取措施以减轻奶牛所受的环境压力。此时应采取一些散热措施。当温度达38℃,湿度为50%时,奶牛就会发生危险。而38℃的温度和80%的湿度对奶牛是致命的。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仅为人的10%,因此,较容易产生热应激。这就需要用人工方法帮助奶牛进行散热,如给牛体喷水,通过水分蒸发来帮助散热;利用有效的通风系统来散热。在空气污浊且不流通的地方,奶牛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危险,甚至毙命。因此必须保证牛舍的快速通风。处在热应激下,奶牛的采食量会下降8%-12%或更多。采食量的下降导致了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产奶量。  相似文献   

4.
夏季已到,气温增高,给奶牛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那么如何减少热应激给奶牛生产带来危害呢?这里给广大奶牛养殖场户一个提示:调整奶牛日粮能有效减少奶牛热应激。目前,我国的奶牛大多是荷斯坦牛。荷斯坦牛原产于夏季凉爽的荷兰,在那里即使是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17℃。奶牛适宜温度一般在5~20℃,当环境温度低于适宜温度时,每降低1℃,奶牛会增加维持能量需要1.2%,而环境温度高于适宜温度时对奶牛影响更大,气温每升高1℃,会增加3%的维持能量需要。随气温升高,奶牛体温上升,脉搏、呼吸加快,电解质损失增加。气温35℃时,维持需要比31℃时可增…  相似文献   

5.
1热应激 奶牛生产最适宜的温度为10-16℃,这时产奶量最高,饲料利用率也最高。当气温在20℃以上时,奶牛的能量消耗增多,开始出现热应激现象。当气温超过27℃时,奶牛出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呼吸加快,脉搏增加,体温上升,产奶量明显下降。当气温上升到30℃以上时,奶牛就会出汗流涎,张口喘息,体温上升1.0-1.5℃,采食量明显减少,对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率降低,如对钙、磷的吸收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呼图壁县夏季炎热,气温在30℃以上,奶牛热应激发病多。奶牛要求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8~16℃,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夏季外界气温在30℃以上的环境下,奶牛表现出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散热量减少,食欲下降,产奶量降低,生理代谢紊乱,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当气温从25.9℃上升到28.6℃时,奶牛标准奶产量下降25.4%。温度和相对湿度共同决定奶牛遭遇热应激的程度,一般认为(见表1),当温湿度  相似文献   

7.
奶牛是一种比较耐寒而不耐热的动物。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极为明显 ,据有关资料介绍 ,当温度达 2 4~ 2 6℃时 ,奶牛进食开始下降 ,在气温上升到 2 8以上时 ,采食量减少 2 0 %左右 ,产奶量下降可达 2 5 %以上 ;其下降幅度与牛产奶量成正比 ,乳脂率下降 3%左右。到 36℃~ 37℃时 ,奶牛普遍食欲下降 ,采食量减少 ,营养呈负平衡。这时奶牛运动迟缓 ,躺卧时体躯伸展、呼吸频率增加 ,呼吸促迫 ,唾液增加、张口、吐舌 ,体温升到 39~ 40℃ ,甚至40℃以上 ,产奶量及乳脂量同时下降 ,繁殖力下降 ,发病率增高 ,出现明显热应激症状 ,甚至死亡。高温季…  相似文献   

8.
奶牛耐寒不耐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0~20℃。奶牛在2~24℃温度范围内生活比较适宜。当夏季来临时,气温高于24℃,有些地区最高气温甚至高达35~40℃时,就会给奶牛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搞好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减少夏季热应激,已成为广大奶牛饲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1饲料的调整夏季高温的应激使奶牛的采食量减少。据测定,奶牛在22~25℃时采食量就开始下降,高于30℃下降幅度达40%以上。因此,增强奶牛食欲是夏季饲养的重要措施。此举一可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在配合饲料中增加豆饼、鱼粉的含量,使日粮蛋白质含量提高4%左右,过瘤胃蛋白…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热应激是奶牛对于不利其生理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奶牛正常体温38.5℃,适度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便会出现应激反应,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采食量,据有关报道,奶牛在环境温度为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25℃以上时采食量明显下降,26℃时采食量不会超过正常时的60%,40%以上时耐热性差的品种奶牛将停止采食,热应激还可使奶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减少,  相似文献   

10.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湿度较低,有时气温可达35℃以上.由于奶牛的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所以易产生应激反应.奶牛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安静发情,发情紊乱,发病率增高,如果不认真对待,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 加强奶牛饲料的营养 进入夏季后,气温逐渐升高,天气闷热,奶牛受热应激的影响,采食量明显减少,产奶量也随之下降.有些饲养户为追求产奶量,盲目加大精补料的饲喂量,这样易导致奶牛急慢性瘤胃酸中毒.奶牛拒绝采食精补料,只采食少量的青贮或干草,产奶量大幅度下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进入暑期后应调整日粮的组合,以玉米青贮为主,泌乳牛必须喂干草,每头每天至少饲喂3kg,优质苜蓿最好.采食量的减少,同样出现能量供应的负平衡,这是导致产奶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2%的脂肪酸钙可减少或减轻因热应激所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奶牛是一种怕热不怕冷的反刍动物,在5~20℃范围内是奶牛最适宜的生理活动温度,其消化、泌乳、繁殖等各种生理功能都能正常进行.当盛夏来临,气温超过25℃时,对奶牛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热应激反应,随着气温的升高应激反应也越强烈,可引起奶牛体温升高(39.5~41℃),致使奶牛精神不振,不愿运动、爬卧不起、呼吸加快、心律增速、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况渐瘦、体重下降;泌乳量减少,乳品质量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严重者可引起奶牛死亡.所以进入夏季后,必须引起各奶牛养殖场和奶牛养殖户高度重视,加强盛夏期间的奶牛饲养管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奶牛热应激反应,保障奶牛安全过夏,减少损失,增加奶牛养殖场、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若不采取防范措施,会使妊娠母猪出现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等现象,并由此引发妊娠母猪机体营养不良、产奶量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死胎。因此,搞好夏季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妊娠母猪生产性能,增加饲养户的经济效益。1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猪舍要搞好温、湿度调节。如果温、湿度过高,会导致猪采食量减少,日增重下降;温度过低,则热能消耗大,采食量多,而饲料报酬低。因此猪舍的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5~20℃,湿度以控制在50%~55%为宜。对过夏的怀孕母猪,猪舍应配有遮荫、通风等设备,在气温达30℃以上时,…  相似文献   

13.
炎热夏季常常给养鸡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表现在产蛋减少、蛋重变轻,严重时鸡只中暑死亡!产蛋率会减少10%~30%,甚至更多。死亡率可在2%左右。蛋鸡的适宜温度是18℃~24℃。当气温超过28℃蛋鸡就会产生热应激,蛋鸡生理上就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当气温超过38℃,就会出现中暑死亡。下面就热应激的具体表现、危害及对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奶牛比较耐寒而不耐热.温度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温度高于20℃时,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温度超过27℃时,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时,采食约减少20%;超过40℃时,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奶牛耐寒不耐热。奶牛在2~24℃温度范围内生活比较适宜,最佳环境温度为10~20℃。当夏季来临时,气温高于24℃,有些地区气温甚至高达35~40℃时,就会给奶牛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减少夏季热应激,搞好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已成为广大奶牛饲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奶牛夏季较耐寒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故寒冷引起奶产量下降,但对母牛采食量没有影响,有时还会增加;气温超过27℃,奶牛产奶量下降;超过32℃,采食量约减少20%;40℃时食欲废绝。采食量的减少是导致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牛舍温度 奶牛耐寒不耐热,但寒冷要有一定限度,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6~20℃;泌乳奶牛舍温高于24℃或低于零下4℃,则产奶量减少;犊牛最适宜的温度为35~38℃.  相似文献   

18.
牛的体温一般为38℃左右,奶牛生产的适宜温度是4~24℃.炎热的夏季,当室外温度超过30℃以上时,由于热传导和辐射,牛体体温往往上升至39~40℃以上,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等现象,进而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发病率提高,产奶量降低(一般产奶量比适宜温度降低25%~50%),尤其高产奶牛更为明显,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奶牛95%以上是荷斯坦奶牛。这种奶牛产奶量高,但极不耐热。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产奶量就会减少3%~20%。当温度为38%.湿度为80%时,就会厌食、中暑。繁殖力降低、生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0.
张建国 《蜜蜂杂志》2006,26(6):31-31
1气温植物分泌甜汁需要温暖的气候,大部分植物分泌甜汁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在10℃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泌蜜量增加,大部分植物分泌甜汁的最适宜温度是在16 ̄25℃之间。分泌甜汁的最高温度,大部分植物是在38℃左右,超过此温度甜汁就停止分泌。在高温时,如果湿度大,则分泌甜汁丰富。夜间严寒对甜汁的分泌极不适宜;在夏季如果夜间过于寒冷时,植物就停止分泌甜汁。2湿度大部分植物在空气相对湿度60% ̄80%时,分泌甜汁最多。荞麦、椴树在湿度较高时,能分泌较多的甜汁;而矢车菊属及草木樨属在湿度较低时,则分泌甜汁优良。虽然随着湿度的增高,甜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