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揭示Pb胁迫下氮素形态及施氮量对日本毛连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针对不同浓度Pb胁迫下铵态氮和硝态氮及其施氮量对日本毛连菜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b胁迫下,日本毛连菜的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低浓度Pb胁迫下,施用铵态氮肥时,日本毛连菜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SOD活性逐渐增加,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施用硝态氮肥时,植株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POD和CAT的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高浓度Pb胁迫下,施用铵态氮肥时,日本毛连菜叶绿素含量、POD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SOD、CAT活性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施用硝态氮肥时,CAT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指标则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无论在何种Pb浓度胁迫下,适量的铵态氮肥更有利于日本毛连菜的生长,不仅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还能增加其抗氧化酶活性,这对于增加日本毛连菜的生物量,提高其修复铅污染土壤的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铬胁迫下三种基因型小麦萌发和抗氧化酶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3种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新麦19、矮抗58和豫麦18),对其进行萌发期不同浓度Cr2(SO4)3胁迫处理.研究幼苗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叶绿素、根系活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Cr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发芽率和芽长均基本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浓度Cr处理下,发芽率、发芽势和芽长均表现为新麦19>矮抗58>豫麦18,根长为豫麦18>新麦19>矮抗58;150 mg/L的Cr胁迫下,小麦幼芽叶绿素含量、幼根根系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随Cr浓度的升高,幼芽SOD、POD活性升高;SOD、POD活性在新麦19中变幅最小.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了解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生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的机制,以少根紫萍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少根紫萍在Cd2+、Cr6+污染胁迫4 d后的生理生化响应,并探讨了Cd2+、Cr6+单一与复合污染对少根紫萍叶片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制。结果表明,单一Cd2+污染时,Cd2+处理对少根紫萍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随Cd2+处理浓度的增加,少根紫萍叶片SOD、POD酶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都显著增加。Cr6+单一处理对少根紫萍各项指标的影响与Cd2+相似,但均小于Cd2+对少根紫萍的影响。Cd2+- Cr6+复合污染时,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与单一处理相同,并低于相应的单一Cd2+、Cr6+处理,Cd2+- Cr6+复合污染处理时SOD、POD活性仍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但SOD、POD活性与镉单一处理时比较有降低现象, MDA含量仍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高于单一处理,Cd2+- Cr6+复合污染的毒性效应高于单一污染的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镍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以黄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镍(Ni2+)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黄瓜胚轴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i2+浸种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且随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效应逐渐增强;细胞内MDA含量在低Ni2+浓度处理下增幅较小,尔后随着镍浓度的提高MDA含量逐渐增大;体内保护酶系统中SOD、CAT活性的变化表现为随Ni2+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POD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荞麦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个荞麦品种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荞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SOD、POD与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MD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与其他荞麦品种相比,西农9976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OD、POD与CAT活性峰值最大,且活性最高值出现时间最晚,后期维持较高的酶活性,同时具有较低的MDA含量.  相似文献   

6.
桐花树抗重金属铅胁迫的谷胱甘肽及抗氧化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为揭示Pb2+对红树植物的环境毒性和植物的抗性与受害机制,以及为治理海洋河口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在含铅(Pb2+)0.1-3 mmol/L的系列海水中水培桐花树幼苗,研究幼苗根系丙二醛、过氧化氢含量、POD、SOD值及根系和叶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Pb2+胁迫下,桐花树根系MDA含量随Pb2+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均有所提高。桐花树根系过氧化氢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与Pb2+浓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这主要是因为影响植物体内过氧化氢含量的因素较复杂。POD、SOD酶活性在Pb2+浓度小于1 mmol/L时升高,大于1 mmol/L时活性降低。桐花树根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而两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黄瓜幼苗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壤盐渍化是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之一,它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本文采用向1/2 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比例添加中性盐(NaCl)模拟盐胁迫的方式,调查了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总根数、总根长及根系鲜重均呈下降趋势,除地上部分鲜重外,其余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2)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但随NaCl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态势。(3) NaCl胁迫能明显降低黄瓜幼苗根苗SOD、POD、CAT活性,且地下部分SOD与CAT酶活性下降幅度大于地上部分。(4)黄瓜根苗的MDA含量随NaCl有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5)盐胁迫下,由于黄瓜幼苗根苗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从而使其膜质过氧化加重,最终导致其根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水稻苗期对1,2,4-三氯苯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沙培试验,研究了6种浓度(0、0.1、0.2、0.4、0.6、0.8 mmol kg-1沙)的1,2,4-三氯苯(TCB)对两水稻品种香粳20-18(耐性基因型)和泗阳1382(敏感基因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物量以及叶片和根系的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TCB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变化不明显,幼苗的生物量显著下降,香粳20-18下降幅度比泗阳1382小;随TCB胁迫程度的增强,香粳20-18叶片和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泗阳1382叶片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高浓度TCB胁迫下其根系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两个基因型叶片的O2?产生速率先降后升,香粳20-18根系的O2?产生速率先降后升,高浓度TCB胁迫下显著高于对照,而泗阳1382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香粳20-18叶片SOD活性随TCB胁迫程度的增强呈上升趋势,低浓度TCB胁迫下就开始显著高于对照,根系SOD活性显著增强,而泗阳1382叶片和根系SOD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香粳20-18叶片POD活性先升后降,根系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泗阳1382叶片和根系POD活性均显著下降;香粳20-18叶片CAT活性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泗阳1382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两个基因型叶片的MDA含量先降后升,高浓度TCB胁迫下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根系MDA含量均随TCB胁迫程度的增强而显著增加。总之,生物量降低幅度小、叶片和根系的蛋白质含量高、抗氧化酶系统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强、MDA含量低是耐性基因型的主要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Cd3+对其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和VC含量先升后降,但在同一胁迫时间里随着Cd3+处理浓度的升高,2者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CAT和POD活性逐渐降低,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也随之逐渐下降,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过量积累,膜透性(电导率)逐渐增大,且电导率在45℃时大于室温的导电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杂交稻灌浆期叶片衰老特性及其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叶片衰老表现型,为水稻抗早衰栽培技术和抗早衰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此文选用6个杂交稻组合,在抽穗后常规水分管理和限水条件下,研究根系活力、叶片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动态及其对水分亏缺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组合的根系伤流强度、叶片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衰减节律有明显差异,表现在衰减的起始时间、频率和衰减量。不同组合各生理指标对水分亏缺的响应不完全一致。叶绿素含量衰减率与根系活力和叶片氮含量衰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SOD、CAT和POD活性动态不同,不同组合对水分亏缺的响应不同。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素含量的变化动态与SOD和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素含量的变化动态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杂交稻组合叶片生理指标的衰减节律及其对水分亏缺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利于延缓叶片氮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衰减、维持叶片较高的光合功能。水稻的抗衰老特性是基因型差异及其各项生理机能对环境应答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苯基-2-萘胺对青菜种子进行浸种后对种子发芽、生长、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苯基-2-萘胺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在低浓度N-苯基-2萘胺处理下,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当N-苯基-2萘胺浓度小于1 mg/L时,随着N-苯基-2萘胺浓度的增加,青菜的株高不同程度增加,在0.50 mg/L处理下,株高增加最多,显著大于对照;根长和鲜质量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N-苯基-2-萘胺使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在低浓度N-苯基-2-萘胺处理下,青菜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当使用高浓度N-苯基-2-萘胺处理后,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和对照相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土培条件下,以对1,2,4-三氯苯(TCB)敏感性显著差异的宁粳1号(敏感)和扬辐粳8号(耐性)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1,2,4-三氯苯(TCB)胁迫对两种水稻分蘖盛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CB胁迫下,敏感基因型宁粳1号最长根长、株高、单穴分蘖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重随胁迫程度加深均显著递减; 耐性基因型扬辐粳8号在低浓度(20 mg kg-1) TCB胁迫下,最长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重极显著增加,当中高浓度(40 mg kg-1、60 mg kg-1) TCB胁迫时,最长根长、株高、单穴分蘖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重显著下降。不同浓度TCB胁迫下,敏感基因型宁粳1号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和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叶片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降低,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高; 耐性基因型扬辐粳8号在低浓度(20 mg kg-1) TCB胁迫下,根系活力、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活性极显著增加,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极显著降低,当中等浓度(40 mg kg-1) TCB胁迫时,SOD、POD、CAT活性虽然增强,但O2?产生速率显著增加,MDA大量积累,当高浓度(60 mg kg-1) TCB胁迫时,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根系中SOD、CAT活性显著降低,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增加。总之,低浓度TCB胁迫下,长势良好、叶片和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能力强、膜脂过氧化程度低是耐性基因型扬辐粳8号区别于敏感型宁粳1号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薏苡氮胁迫伤害,为缺氮地区薏苡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贵州省黔西南薏苡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分析外源锌与氮胁迫对薏苡幼苗形态生长、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氮时薏苡幼苗株高、根长、主根数、总叶片数及各部分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下同),致使总生物量较对照显著降低80.65%,CAT、POD活性受到显著抑制,MDA含量显著增加26.29%。(2)施锌显著增加了薏苡株高、叶面积及茎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CAT、POD活性显著提高;同时,根系对外源锌表现较为敏感,其根长显著降低28.09%,而主根数显著增加16.86%;(3)缺氮施锌显著提高缺氮薏苡幼苗株高和根长,增幅分别为20.30%、17.72%,抗氧化酶CAT活性显著提高171.01%,而对POD活性及MDA积累影响不大。研究认为,氮胁迫下施锌能促进薏苡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平衡,提高薏苡幼苗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氮胁迫所导致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氮素对花铃期短期渍水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5—2006年在江苏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和棉花花铃期土壤短期渍水处理(将正常灌水的棉花增加灌水至盆内有可见明水,持续8 d,然后用导管排除表面水层,使盆内土壤含水量逐渐恢复到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每个水分处理设置3个氮素水平(0、3.73、7.46 g N pot-1,分别相当于大田0、240、480 kg N hm-2),研究氮素对花铃期短期渍水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渍水处理结束时,与正常灌水处理相比,根干重和根冠比(R∶S)均降低;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棉花根系活力和单株光合速率(CAP)显著降低。增加施氮可降低渍水棉花根系SOD活性,提高POD和CAT活性,以3.73 g N pot-1(240 kg N hm-2)施氮水平下的棉花根干物重最大,根系MDA含量最低,根系活力最强,单株光合速率(CAP)最高,相应籽棉产量最高。渍水停止15 d后,渍水棉花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与正常灌水处理的差异较小;施氮仍可提高棉花根系POD与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根系活力,提高CAP。  相似文献   

15.
镉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防止重金属毒害的发生和在环境监测中对重金属的评价,以小麦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丙二醛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镉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生长的抑制效应较小.随着镉胁迫浓度的提高,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根生长明显受抑制,且镉胁迫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幼苗根、芽中的MDA含量、G-POD明显增加,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根的SOD活性在1 000 μmol/L Cd胁迫下略低于对照,而CAT、APX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表明遭受了氧化胁迫和膜脂过氧化损伤,这可能是镉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生长受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佛甲草对水分适应能力,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佛甲草植株的生长状况、组织的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相对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和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佛甲草植株生长受到一定程度抑制;在严重水分胁迫下组织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细胞膜透性则表现为持续升高;受水分胁迫的影响,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强而增加,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受胁迫越重,含量越高。复水后,生长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7.
于2005—2006年在江苏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和棉花花铃期土壤短期渍水处理(将正常灌水的棉花增加灌水至盆内有可见明水,持续8 d,然后用导管排除表面水层,使盆内土壤含水量逐渐恢复到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每个水分处理设置3个氮素水平(0、3.73、7.46 g N pot-1,分别相当于大田0、240、480 kg N hm-2),研究氮素对花铃期短期渍水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渍水处理结束时,与正常灌水处理相比,根干重和根冠比(R∶S)均降低;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棉花根系活力和单株光合速率(CAP)显著降低。增加施氮可降低渍水棉花根系SOD活性,提高POD和CAT活性,以3.73 g N pot-1(240 kg N hm-2)施氮水平下的棉花根干物重最大,根系MDA含量最低,根系活力最强,单株光合速率(CAP)最高,相应籽棉产量最高。渍水停止15 d后,渍水棉花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与正常灌水处理的差异较小;施氮仍可提高棉花根系POD与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根系活力,提高CAP。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腐殖酸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菜品种Cao221167为试验材料,探究水培条件下腐殖酸对作物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腐殖酸(0;1‰;2‰;3‰;4‰;5‰)研究其对油菜幼苗生物量、株高、根系特征、叶绿素含量、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1‰浓度腐殖酸时显著影响油菜幼苗的生物量(地上部干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8%和12.20%,地下部干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41.67%和54.70%),添加腐殖酸可以明显提高油菜幼苗根系活力;浓度为1‰时显著促进根系的生长(根长、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20.36%、70.49%、30.43%)。在1‰~5‰浓度范围内油菜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先减小后增大,叶绿素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因此,一定浓度的腐殖酸可以促进油菜的生长,且1‰~2‰浓度的腐殖酸是油菜苗期生长的适宜浓度,浓度为3‰~5‰时对油菜幼苗的生长具有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卢军  钱宇  杨柳  王勇  陈玉蓝 《作物杂志》2022,38(2):211-497
探讨烟草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特性在不同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烟草种质资源保存和田间生产提供参考。以常温贮藏0~12个月的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萌发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贮藏6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3.21%,贮藏12个月的种子基本失去萌发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整体上呈不断提高的趋势。可见,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萌发能力先升高后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整体下降,渗透调节物质消耗减少,细胞膜损伤加剧,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常温贮藏6个月内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比较了低锌营养下芥菜、白菜、甘蓝型3个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幼苗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对锌的吸收、利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个油菜品种由于基因型不同,在耐低锌营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低锌时(10-6mol/L Zn2+),幼苗植株地上部干重以芥菜型>甘蓝型>白菜型,地上部干重分别较无锌对照处理增加17.8%(芥菜型)、9.9%(白菜型)、3.3%(甘蓝型)。芥菜型叶CAT、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明显高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锌积累量及锌利用率也以芥菜型远远大于其它2个品种,锌素利用效率分别为12.3%(芥菜型),8.0%(白菜型),4.9% (甘蓝型)。苗期油菜叶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可以作为筛选耐低锌营养油菜基因型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