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徐卫华  罗翀 《森林工程》2010,26(2):1-3,26
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秦岭山系是其分布区之一。本文在生境模型MAXENT的支持下,利用物种痕迹点、自然环境及人类干扰空间数据,评价秦岭山系川金丝猴的生境适宜性。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偏好在远离人类活动干扰,海拔1300m以上,靠近河流的山地森林中活动。川金丝猴生境主要分布在秦岭的中西部地区,面积达8853.8km^2,占秦岭山系总面积的15.3%。现有保护区保护了31.6%的川金丝猴生境,为更有效保护秦岭川金丝猴及其生境,有必要新建或扩建保护区,使生境集中分布区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提高生境之间的连通性,促进金丝猴种群的交流与迁徙。  相似文献   

2.
灾后川金丝猴适宜栖息地恢复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使川金丝猴分布区栖息地的环境严重受损,针对该物种栖息地的恢复重建,经研究提出了灾后川金丝猴适宜栖息地恢复的指标体系.根据川金丝猴栖息地生境的特点,从食物、隐蔽条件、水源和人为干扰四个方面(要素)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川金丝猴栖息地生境适宜性的重要指标及其权重,进而构建了川金丝猴适宜栖息地恢复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川金丝猴栖息地地震后不同受损及破坏的程度,提出了其保护、恢复和修复3种途径,为地震后川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恢复重建而使其种群得以保存、繁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拥有全球最华丽的金丝猴家族: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怒江金丝猴。怒江金丝猴以新物种引人关注,黔金丝猴以"世界独生子"令人疼惜,而滇金丝猴像人一样有笑肌、有红嘴唇,以"长得最像人"惹人喜爱。相对而言,川金丝猴是更加名副其实的"金丝猴"——它们毛色金黄鲜艳,在阳光下闪若金丝。它们智力高超,是一个异常灵慧的灵长类族群。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神农架川金丝猴大龙潭野外人工补食种群为对象,在对30只川金丝猴身体数据多年来的观察和测量基础上,从基础识别(雌雄识别、年龄识别、母子识别和友好关系识别)以及个体识别两个方面提供一种川金丝猴的个体识别方法,对群体的个体进行了命名及区分识别,为其他研究提供基础技术支持或参考,有效解决川金丝猴研究初期个体识别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川金丝猴生态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是我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湖北的一些地区。本文依据近年来川金丝猴有关文献,对川金丝猴的习性、食性、社群结构、种群现状做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曹庆  美克 《森林与人类》2007,27(2):54-67
金丝猴属共有4种,分别是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和许多其它属目动物相比,金丝猴的种类显得如此的稀少和珍贵。  相似文献   

7.
金丝猴     
正金丝猴毛质柔软,长着一对朝天的鼻孔,又叫仰鼻猴。有缅甸金丝猴(也称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5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驰名全球,滇金丝猴将风靡世界。云南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群一定会令你兴味盎然。淇金丝猴属灵长目沈猴科,是举世闻名的珍贵稀有动物。由于它是川金丝猴、释金丝猴、越南金丝猴和滇金丝猴等四种金丝猴中进化地位最高的一种,因此,澳金丝猴在生物学、医学、考古学、遗传学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价值;此外,由于滇金丝猴奇特的形态特征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故,淇金丝猴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士所瞩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境内的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加上分布在越南的越南金丝猴,世界上原本记录在案的金丝猴共有4种。但是从2010年以来,在中缅边境一带一种毛色全黑的金丝猴新种逐渐被人们发现。怒江金丝猴,即黑仰鼻猴,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灵长类物种。除了拥有标志性的"朝天鼻"外,怒江金丝猴与其他金丝猴相比最大的特征为几乎全身被黑毛,仅耳、嘴  相似文献   

10.
正在神农架林区,川金丝猴喝水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安心。旁边又打起来了,"白头"家庭单元停止喝水,齐刷刷地向远处投去关注的目光。神农架森林中的川金丝猴,不但个体有喜怒哀乐的情感,群体成员间还有复杂的互动,俨然一个小社会。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年川金丝猴饲养管理经验,从环境条件、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繁殖期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提出了秦岭金丝猴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丝猴及其保护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丝猴及其保护现状全国强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是中国的特有种。这些猴子的鼻骨极度退化,因而形成裸露而上仰的鼻孔,根据这独特的形态特征而被命名为仰鼻猴。由于其体背有金黄色丝样的毛,长达30多厘米,故又称之为金丝猴。在分类上,它们隶属于灵长目、...  相似文献   

13.
采取林样线法植物动物种群密度计算公式,对周至自然保护区现有川金丝猴种群数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至自然保护区现有川金丝猴为12群,群体数量基本稳定,每群平均约130只(略有增加),密度为2.76只·km-2,总数量为1 557只,成年雄性占金丝猴总数的26.3%,成年雌性占总数的27.7%,亚成体雄性占总数18.6%,亚成体雌性占总数的12.0%,幼猴数量占总数15.4%,2015年比2012年的金丝猴数量增加了322只。周至保护区今后应采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觉保护金丝猴的意识,加强保护监测体系建设,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坚持保护优先,促进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等措施促进金丝猴保护。  相似文献   

14.
2007~2008年于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地区,对一猴群进行补食监控观察其社会行为。结果表明,秦岭川金丝猴个体社会行为主要有四种类型,即理毛行为、冲突行为、繁殖行为和游戏行为。并首次发现存在于该川金丝猴群体中的2种冲突模式,即拍打粗壮树干的示威模式和蹭背爱抚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黔金丝猴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金丝猴属),别名牛尾猴、灰金丝猴、白肩仰鼻猴,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只生存于贵州梵净山狭小范围内,被称为"世界独生子",数量不足800只,比大熊猫还少。黔金丝猴体型近似川金丝猴,身体壮实,四肢较为粗壮,腹部膨胀,在坐姿时  相似文献   

16.
<正>秦岭主梁北坡周至县的川金丝猴似乎更具灵性。它们个体比较小,但毛发异常鲜艳夺目,更符合金丝猴的称谓。更有趣的是,周至猴群的每只个体都喜欢“拥抱”,即使在“全雄”家庭单身群体中拥抱也很常见。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这里有与大熊猫、朱鹮齐名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川金丝猴,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大型牛科野生动物—羚牛。  相似文献   

17.
2005-2006年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对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0.079 4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3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8.152 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0%;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4.439 3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77%;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9.509 1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72%.由于放牧、采药的影响,川金丝猴的适宜栖息地大面积丧失.在川金丝猴的实际栖息地内,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811 9 km2,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8.072 1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98%;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46.920 4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96%;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01.235 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2.48%.  相似文献   

18.
<正>印象中的川金丝猴记得在初中生物课上我就学习过金丝猴的相关知识,得知那是一种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因其身披长长的金色针毛而得名。2006年,我有幸考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鲍伟东副教授。开学后鲍老师对我说,有一个金丝猴的项目要作,研究地在湖北神农架,让我做些准备,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金丝猴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我听后非常高兴,尽管我对金丝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9.
川金丝猴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我国特有的疣猴类动物之一。它们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4省,主要生活在海拔1400~32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亚高山针叶林中,数量总计约2.5万只。湖北神农架是川金丝猴地理分布的最东段,共有1200多只个体。  相似文献   

20.
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 Thomas)又称灰金丝猴,与秦岭山区的川金丝猴(R.roxellanae Milne——Bdwards)和云南的滇金丝猴(R.bieti Milne——Edwards)均为我国特产的珍贵稀有动物,它们同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而在这三种金丝猴中,黔金丝猴是分布范围最小,数量最少,灭绝的可能性最大的一种。由于它们的生活环境严酷,人烟稀少,故对其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起步较晚。1981年,谢家骅等曾对黔金丝猴的野外生态习性进行过调查,并作了较祥细的报道。为了更进一步摸清黔金丝猴的生活习性,我们于1982年9—11月,1984年11—12月先后两次到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对黔金丝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