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耿国彪 《绿色中国(A版)》2008,(10)
1981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继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我国植树节之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建国以来对绿化祖国所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 相似文献
3.
周宇 《绿色中国(综合版)》2006,(7):28-31
6月24日,首届中国杨梅节暨中国绿色财富论坛在杨梅之乡浙江省仙居县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发表了题为《关于绿色财富的主题报告》的演讲,详细阐述了“绿色财富”的内涵和意义。为了让广大读者对“绿色财富”的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本刊记者就“绿色财富”的话题对祝列克副局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5.
减少和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减排,二是吸收,后者则与森林有着很大关系,这是因为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森林的这种作用被称为森林的碳汇功能。近日,国家林业局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共同发起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旨在通过植树造林获得碳汇。 相似文献
6.
耿国彪 《绿色中国(综合版)》2011,(10):8-13
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场大水,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痛定思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根治水患、整治江湖、兴修水利工作提出的"三十二字"综合治理措施中,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放在了首位。随后,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试点实施,做到了把"森老虎"请下山,变砍树人为栽树人。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王志宝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谈起天保工程申报实施的前前后后,这位已经70多岁的老人仍激动万分…… 相似文献
7.
耿国彪 《绿色中国(A版)》2008,(3):11-17
春天,万物复苏,百舸争流。2008年北京的春天注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春天。2008年是中国国家领导机构的换届之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北京第29届奥运会之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之年。在这样一个不同凡响之年的春天,即将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自然而然受到了社会各界乃至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结构不合理,林业企业“走出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加速建设我国世界林业产业强国的战略步骤。然而,中国林业企业客场作战,需要面临怎样的压力?中国林业企业“走出去”,“站得稳”吗?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国际贸易中,中国林业企业能否跻身强者之林?带着对这些问题的疑问和思索,《中国林业产业》杂志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分管林业企业“走出去”的领导——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副司长张艳红。 相似文献
9.
4月24日至27日,由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业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林业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国家林业局、部分省(市)林业厅局有关领导、专家,全国林业战线、科研院所等方面的代表11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0.
1 2009年云南省林业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云南省林业工作经历了严峻挑战和考验。面对复杂形势,全省林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战略目标,以兴林富民为根本宗旨,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千方百计加快林业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全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1.
打造江西生态绿色第一品牌,全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实施,让林业成为实践科学发展的绿色平台,是江西省委、省政府继林权制度改革后,作出的又一项林业发展重大决策。如果说推行林权制度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体制革命,那么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则是提升林业品位,转变生态格局,完整实现林业三大效益的历史创举。 相似文献
12.
“科学怀疑”思维是人类产生新知识和进行创新的动力源泉,培养具有“科学怀疑”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科学怀疑”思维的培养是本科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高校需要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以解决“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在本科生“科学怀疑”思维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质疑先验假设—质疑应用范围—怀疑精确程度”递进型问题设置的“三阶”递进型教学模式,并从“三阶”教学步骤的设计、“三阶”教学中“科学怀疑”对象的确定以及鼓励采用多元化、综合性的“科学怀疑”方法等3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进行设计;特别是对“三阶”递进型教学模式中培养“科学怀疑”思维的类型语言进行设定,设计了促进学生思考技术方法适用性问题的“质疑型”语言、引导学生搜集知识的“探寻型”语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展望型”语言等3类。基于此,以北京林业大学的“城乡规划原理”课程为例,进行了“三阶”递进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首先,通过“质疑先验假设”引发学生审视自己“先入为主”的概念,用“这样做,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强调对学生所“误解基本概念”的再审视,用“误解基本概念会造成什么更严重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已学易混淆重要概念的再思考。其次,通过“质疑应用范围”促使学生“自下而上”进行思考,用“不这样做会导致什么问题出现”强调对规划指标和规划技术的适用性进行质疑思考,用“怎样应用概念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强化学生对所学新知识与已学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间应用范围差异的质疑思考。最后,通过“怀疑精确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更正”思维能力,用“怎样准确应用相关规范的规定数值进行规划设计才能收到更好效果”强调对相关标准的应用精准度进行质疑思考,用“怎样做才能制定更精确的符合规划设计条件的方案”强调技术经济指标应与规划设计条件要求相联系。 相似文献
1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重要“质量工程”.根据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探讨了培养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型工程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产学合作要面向工程实际;校企双方共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性和研究性试验,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面向工程改革实验教学,采取多种实践模式,结合工程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由“双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加强企业实践环节的监管措施等.实践证明,产学合作是培养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型工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会议上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一要求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既体现了党的一贯要求,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国家林业局党组高度重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活动,贾治邦局长亲自安排部署,多次主持召开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门听取有关司局的教育活动成效汇报。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人教司司长孙扎根同志要求学校认真开展此项教育活动,务求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