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绍兴市新昌县是浙江省重点产茧县之一,也是传统的蚕桑主产区,栽桑养蚕至今仍是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6年全县桑园面积1286hm2,全年饲养蚕种33370张,生产鲜茧1357.65t,产值3472.5万元。长期以来广大蚕农对蚕桑生产十分重视,张种产  相似文献   

2.
浅析蚕桑生产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帮平 《江苏蚕业》2007,29(1):49-50
<正>宿豫区是江苏省的蚕桑大区(县),蚕桑作为支柱产业,为宿豫百姓脱贫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桑园面积在1993年底曾发展到20.3万亩,但之后规模就一直在萎缩,毁桑、桑园失管等现象时有发生,到2006年初,全区桑园面积已不足4万亩。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蚕桑产业的高风险性。传统的单一家庭经营模式既要面对竞争日益国际化的  相似文献   

3.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地处三省九县交界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北宋文学家张商英曾有"迢迢一水绕千山,桑柘荫荫聚落宽"的诗句,描写的就是当时三都梁口蚕桑生产的盛景。修水县现有人口82万,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4.
程淑红 《四川蚕业》2007,35(1):62-62
我镇蚕桑生产自9 0年代的大发展,到近几年的逐渐萎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史。由于近几年茧丝行情时高时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从05年始,茧丝价格稳步上涨,但相对来说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仍然很低,并未调动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1制约我镇蚕桑生产发展主要因素1·1比较  相似文献   

5.
蚕桑业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农业中的传统优势产业,浙江是我国蚕桑业的发源地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重农桑"曾是当时统治者的一项国策。余杭素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之美誉,栽桑养蚕是余杭区的传统产业。目前,余杭区现  相似文献   

6.
廖伦旭 《中国蚕业》2002,23(2):58-59
盐亭,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地区,地处浅丘,土厚润肥,日照丰富,雨量充沛,发展蚕桑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7.
茆迎春  魏勇 《广西蚕业》2006,43(4):25-26
栽桑养蚕是我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其良好的茧质、畅销的市场、高效益的回报越来越吸引广大消费者和从业人员。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作为传统产业的蚕桑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农药、废气和河道水质的被污染等不利的环境因素正危害和影响着蚕桑生产的巩固和发展。本文就环境污染对我县蚕桑生产的影响及对策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胡云峰  胡安素 《四川蚕业》2006,34(3):51-53,55
我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发种、产茧曾名列全省前茅,特别是四边桑栽植模式曾在全省推广。蚕桑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栽桑养蚕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浙西山区开化县蚕桑生产成本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是集栽桑养蚕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蚕桑生产效益决定了蚕农对蚕桑生产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蚕桑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因而决定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蚕桑生产成本是影响蚕桑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蚕桑生产成本主要由桑园肥料、农药、蚕种、蚕药、蚕具维修折旧和养蚕用品消耗等物化成本和桑园培育管理用工、养蚕用工等劳动力成本两部分构成。近年来,由于蚕桑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和劳动工资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成本也有明显提高。开化县地处浙江省西部,地理环境、生产习惯等因素与嘉湖重点蚕区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宝鸡市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卫 《中国蚕业》2007,28(3):71-72,74
宝鸡市是神农炎帝故里,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宝鸡市以国内"东桑西移"和本地"出滩上山"的发展战略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相似文献   

11.
茆迎春  魏勇 《四川蚕业》2006,34(3):46-47
栽桑养蚕是我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农药、废气和河道的淤积,水质恶化等环境因素正危害和影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本就环境污染对我县蚕桑生产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正义 《中国蚕业》2001,22(2):59-60
蚕桑是宁夏的一项新兴产业,是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加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为了加快宁夏蚕桑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宁夏光熟和沙荒地资源及蚕茧质量的优势,达到以桑治沙、养蚕脱贫、改善环境的目的,利用蚕桑产业具有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特点,积极推动蚕桑产业大踏步发展,是跨入新世纪的战略选择.蚕桑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从蚕种生产、催青、饲养、收烘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协调,才能保证蚕茧生产的顺利进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合理确定养蚕布局、养蚕规模、把握养蚕关键技术、建立配套的蚕桑技术体系以及完善生产服务是蚕桑生产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冯世德 《蚕学通讯》2007,27(3):53-54
璧山县河边镇盐井河村村民吴晓刚,全家5口人,劳动力3个.2006年初放弃车辆经营的业务,承包土地从事栽桑养蚕,从广西调回沙2×伦109桑苗8.5万株,栽桑2.3hm2.经过一年的精力管理,今年正式投产,春夏两季采用分批滚动养蚕65.5张,生产干茧955 kg,蚕茧收入39 720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为我县蚕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养蚕工厂化方向发展做出了典型示范作用,他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栽桑养蚕是如东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拥有桑田7万余亩,年饲养蚕20万张,平均亩产值达2600余元,年蚕茧收入约1.5亿元,是如东县种值业中一项见效快、风险小、收入较高的项目。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国际贸易中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其效益和前景将越来越好。自去年以来,生丝、干茧及丝绸服装等价格持续坚挺,这种势头可望在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因此栽桑养蚕业不失为如东  相似文献   

15.
张权利 《蚕学通讯》2002,22(1):42-43
栽桑养蚕 ,是我市的一大传统产业 ,它具有“时间短、投资少 ,见效快”的独特优点 ,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行情变化大 ,生产总量大幅下滑 ,茧丝绸行业受到重挫 ,蚕桑基础损毁严重。1 992年 ,是永川市蚕桑生产发展最好年景 ,桑树总量达 1 .5亿株 ,年养蚕 1 1 .6万张 ,产茧 2 0 0 0吨 ,农村养蚕经济收入达到 4 0 0 0多万元 ;自 1 995年以来 ,由于国际丝绸市场低迷 ,鲜茧价格跌落 ,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 ,到 2 0 0 0年 ,全永川桑树总量仅保留 30 0 0万株左右 ,养蚕 2 .5万张 ,产茧50 0吨 ,农民养蚕收…  相似文献   

16.
<正>大丰市刘庄镇竞赛村养蚕大户束必江,从1982年开始承包桑园养蚕至今,经历了25个春秋,桑园面积从最初的2亩发展到现今的12亩,全部为品种桑"育71-1",蚕茧价格从每市斤1.58元到18元,25年共饲养蚕种557张,生产蚕茧22174.4公斤,共育小蚕3209张,蚕桑总收入417517元;其中:2006年饲养蚕种46张,产茧3816斤,共育小蚕302张,全年蚕桑收入69195元,亩平5766元,是远近闻名靠栽桑养蚕致富的农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一方百姓都靠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之路。针对他25年对蚕桑事业忠贞不渝的追求和对蚕茧价格无论是低谷还是高峰从未出现过的动摇,笔者近期对他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表明,束必江发展蚕桑生产,得以持续稳步发展,主要得益于四大关键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李群英 《四川蚕业》2011,39(1):10-11
<正>潮起潮落,市场瞬息万变。龙会镇的蚕桑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终于结束阵痛迎来蝶变!栽桑养蚕又成为热门词汇,蚕桑产业总体呈现升温提速的好势头。2007、2008年由于市场低迷,养蚕效益差,养蚕量略有下降,但没有出现毁桑现  相似文献   

18.
吴月香  吴世贵 《中国蚕业》2007,28(3):48-48,50
栽桑养蚕涉及到千家万户,很难适应养蚕工厂化、机械化的要求,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型发展。随着养蚕成本的增加,在兴化市蚕桑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已没有效益优势。为改变这一状况,创新发展蚕桑业,兴化市自2003年开始部分蚕桑科技人员承包了  相似文献   

19.
查金芳 《北方蚕业》2008,29(1):48-50
本文通过对吴江市同里镇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分析、同里蚕桑生产的发展和目前生产现状的调查,结合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工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探讨同里镇蚕桑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并针对现状提出对同里镇蚕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陆良县马街镇蚕桑科技的进步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林 《中国蚕业》2007,28(4):34-36
马街镇地处云南省第一大坝子陆良县的东南部、珠江流域的上游,属北亚热带高原型冬干夏湿气候,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的特点,海拔1840m,光照2242.5h,年均温14.7℃,降水量900~1000mm,是特别适宜蚕桑生产发展的区域。自1965年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