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棉麦两熟连作制起到了间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作用,但因棉花与小麦都是生育期较长的作物,在生产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例如,小麦秋播时,棉株仍然生长旺盛,棉桃累累,如此时拔棉种麦就会影响棉花,如推迟小麦播种则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少棉农解决矛盾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棉秆炭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棉花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采用盆栽试验,以连作棉田土壤为试验材料,设计连作土壤(CK)、连作土壤+棉秆炭(T1)、连作土壤+生物有机肥(T2)、连作土壤+棉秆炭+生物有机肥(T3)共4个处理。采用常规方法、Biolog微平板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对连作棉花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功能多样性和病原真菌数量、棉花长势和与抗病性相关的叶片防御性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秆炭、生物有机肥以及二者配施可显著提高连作棉花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以二者配施(T3处理)的提升效果最好。与CK处理相比,T3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6.09%、19.71%和144.75%;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分别显著提高62.32%、63.46%和11.74%。Biolog微生物碳源利用试验表明,T3处理并没有显著增加Biolog微平板上碳源的利用,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且不同处理间有较明显差异,糖类和氨基酸类是决定主成分分异的主要碳源。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T3处理显著降低了Fusarium病原真菌的数量。棉秆炭、生物有机肥以及二者配施对棉花生长均起促进作用,以T3处理的效果最好,棉花的株高、茎粗、根长分别比CK处理显著增加18.24%、13.89%和14.53%,叶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16.28%和182.55%。综上,与对照、单施棉秆炭或生物有机肥相比,棉秆炭与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改善了连作棉花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棉花生长,同时提高棉花的防御酶活性,能更好防控棉花连作障碍。结果为棉秆科学高效利用和棉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棉秆拔秆机拔秆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小型履带自走式棉秆拔秆机设计了拔秆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旋转刀辊、输送钉齿、压缩滚筒、清理滚筒等组成,针对南方行距不一的复杂地势,能实现不对行拔取,清理棉秆根部泥土,且不易拔断棉秆。对影响棉秆拔净率和拔断率的主要因素——机具前进速度、刀辊旋转速度、辊刀入土深度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棉秆拔净率和拔断率的因素大小依次是辊刀入土深度、刀辊旋转速度、机具前进速度;当辊刀入土深度为15 cm、刀辊旋转速度为415 r/min、机具前进速度为0.8 m/s时,棉秆拔净率可达95.8%,拔断率仅为9.6%。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6,(12):22-22
江苏省泰州市李维民读者来电:我今年打算种20亩棉花,马上到移栽大田的时候了。往年棉花收后的棉杆往往不好处理.而且所耗费人力太多,我想稻麦有秸秆打捆机械。棉花有没有相类似的机械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施用棉秆炭,连作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黄萎病病害的关系,为棉秆的合理利用和防治棉花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以棉秆移除(NPK)和棉秆还田(NPKS)为对照,采用常规分析和454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棉秆移除基础上施用常量棉秆炭(22.50 t/hm2,NPKB1)和增量棉秆炭(45.00 t/hm2,NPKB2)条件下,新疆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理化性质和黄萎病病害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施用棉秆炭连作棉花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理化性质有显著相关性。经过2年的2%棉秆炭的施用显著降低了真菌多样性。真菌NPKS和NPKB2处理OTU丰度分别显著降低了15.63%和46.25%(P<0.05),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显著降低了11.81%和65.40%。不同用量棉秆炭对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真菌数量的影响较大,但菌根真菌数量降低。NPKB2处理土壤中GibberellaFusariumVerticillium等病原真菌数量较NPK处理显著降低。施用棉秆炭显著增加了棉花根际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和速效氮的含量,而速效磷的含量则降低;对pH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土壤的电导率。RDA分析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是影响棉花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素。与NPK处理和NPKS处理相比,NPKB1处理增加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NPKB2处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下降不显著,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2.2%和15.0%。Verticillium数量与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施用棉秆炭降低了棉花黄萎病病原菌数量,与NPK处理相比,增量棉秆炭Verticillium数量显著降低了63.83%。与NPK处理和NPKS处理相比,NPKB1处理增加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NPKB2处理黄萎病病害发病率下降不显著,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2.2%和15.0%。【结论】施用棉秆炭降低了连作棉花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减少了黄萎病病原菌数量,增加了连作棉花根际土壤养分含量。虽然没有显著降低棉花黄萎病发病率,但有缓解病害发病程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自走式不对行棉秆联合收获打捆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棉秆收获效率低、压捆密度小等问题,设计一次进地可实现棉秆拔除、输送、切断、压缩和打捆作业的自走式不对行棉秆联合收获打捆机。该机具采用安装有V型齿板的不对行拔秆辊和清理辊配合作业,实现棉秆的不对行整株拔除作业,有利于提高棉秆的收获效率和拔净率;采用滚筒式铡切装置将棉秆长度切断成(20±5) cm,实现棉秆先切断后压缩打捆作业,有利于提高棉秆的压捆密度。根据棉秆的特性和收获要求,确定关键部件的参数并进行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关键部件满足棉秆收获性能要求。田间试验表明:棉秆的不对行拔除、切断、压缩和打捆联合作业性能良好,满足棉秆机械化收获要求;棉秆切断长度合格率为95.24%,压捆密度为159.3 kg/m~3;当不对行拔秆辊旋转速度为390 r/min,不对行拔秆辊入土深度3 cm,机具行进速度1.2 m/s时,棉秆拔净率为97.83%,作业效率0.98 hm~2/h。  相似文献   

8.
麦棉连作植棉制度系统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变我省棉花生产的徘徊局面,除了狠抓改良品种、发展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产等措施外,还有必要对我省的植棉制度进行系统分析,调整种植业结构,以稳定棉花面积,确保棉花高产。 一、江苏省植棉制度的现状 历史上,我省北部徐淮棉区以一年一熟为主,中部和南部地区为麦棉套种。由于人多地少,各地一直存在着粮棉争地的矛盾。70  相似文献   

9.
浮压双链夹持式拔棉秆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拔棉秆机,该机具的拔棉秆机构为浮动压力双链夹持式,并采用前置式固定盘升降臂挂接,靠前置垂直液压缸升降,变速机构采用同轴正反蜗轮蜗秆,带动链轮作逆向旋转,传动至两链条则作同向运行.棉秆输送通道采用全封闭式,压链装置采用导柱、导套、压头弹簧及固定架组件,采用分段排列压链,并且压力可调整.试验表明,该机械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0.
棉籽饼,棉秆还田增产及培肥地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棉花面积大,有着丰富的棉籽饼、棉秆资源,将其直接还田后当年可分别增产籽棉15.7% ̄30%、8.5% ̄14.6%;可保持和提高土壤养分,是连作棉田土壤有机质来源的重要途径。抓好棉籽饼、棉秆还田和化肥深施,反三者合理地融为一体,是培肥地力,维护棉田土壤肥力,解决大农业条件下有机肥不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江苏农业科学》1994,(3):16-19
麦棉连作棉花生育特性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江苏省农科院麦棉连作课题组(南京210014)江苏省是我国重点产棉区,“七五”以来为缓解粮棉矛盾,徐淮、里下河及沿江三大棉区分别逐步形成了棉花以小麦套栽、大麦后移栽为主体及大麦套栽与大麦后移栽并重的种植格局,对推...  相似文献   

13.
双孢菇也称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其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双孢菇属于草腐菌。目前我国栽培双孢菇的原料在北方地区主要是木质化程度低的稻草、麦秸、玉米秸秆。我国盛产棉花,棉花产量约占世界的1/4,年产棉秆的数量很大,因其木质化程度较高,无法还田,所以只能被堆弃燃掉,  相似文献   

14.
由天津市农机推广总站、宁河县农机推广站、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天津市武清开发区福源经济区,电话:022-29337515)联合研制生产。该机改变了传统拔棉秆机的工作原理,解决了现有机具拔棉秆易折、留根拔不出的难题。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加气渗灌模式下灌水定额和棉秆还田深度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文以新陆中88号为研究对象,探究灌水定额和棉秆还田深度对棉花株高、茎粗、干物质量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棉花受灌水定额影响较大,植株株高、茎粗、干物质量和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呈增加趋势。总体来看,在同一灌水定额条件下,25 cm土层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大于15 cm和35 cm处理;棉秆还田深度为25 cm时,棉花株高、茎粗以及单株棉花籽棉产量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然腐解与接种微生物人工腐解两种方式分别处理棉秆,研究了两种腐解物水浸提液对棉花枯、黄萎病菌的化感效应。结果显示,两种腐解液对枯、黄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整体上随着腐解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棉秆自然腐解液对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8.17%、48.16%,对孢子萌发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23.29%、16.22%,对枯、黄萎病菌毒力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33.20、45.20g·L-1;人工腐解液对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1.63%、79.04%,对孢子萌发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35.45%、42.74%,EC50分别为24.18、20.75g·L-1。表明棉秆腐解后具有作为植物源抑菌剂的开发潜力,并且采用人工方式腐解棉秆能有效提高腐解液对棉花枯、黄萎病菌的抑制强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拔柴时间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拔柴时间和棉花产量及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棉花的籽棉产量和衣分随着拔柴时间的推迟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皖北的实际情况,在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探讨了小麦—棉花连作绿色轻简化种植模式。从技术核心、种植要点、实施方法及该种植模式解决的问题4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该种植模式,以期为麦—棉连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移栽时间麦茬棉移栽时间的早晚,是棉花高产优质的前提。因此,小麦收获后要抢时移栽,越早越好。正常年景,要求6月12日前移栽结束。非正常年景(如2011年因天气情况小麦推迟成熟),更是把棉花移栽时间尽量向前提。二、整地移栽(一)整地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旋耕犁灭茬后移栽,无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铁茬移栽,  相似文献   

20.
小麦-棉花-西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小麦选用周麦18、矮抗58等半冬性高产中、早熟品种;西瓜选用庆发、景丰、郑抗等生育期在75天左右的早熟品种;棉花选择抗病、抗虫、株型较大、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杂交1代抗虫棉品种,如豫杂35、中棉29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