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醉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动物对麻醉药物过度敏感,麻醉者完全按操作规范工作,发生了麻醉前完全没有预料到的非正常医疗现象,常规的麻醉药用量即可导致过深的麻醉或麻醉药物的特殊作用,使动物对麻醉药物或方法产生特殊反应,致使患畜原有的病理生理改变,执行麻醉过程中及麻醉结束以后,  相似文献   

2.
麻醉时的意外情况是指由于药物的特殊作用.患犬对麻醉药物或方法的特殊反映。 1舌下坠 舌下坠是上呼吸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动物仰卧位意识消失后。由于舌肌及下颌松驰,舌向咽后壁附落而阻塞呼吸道。  相似文献   

3.
动物麻醉是动物诊疗及手术过程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爬行动物由于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差异,导致其麻醉方法与哺乳动物也存在差异。爬行动物常见的麻醉方法分为吸入麻醉和注射麻醉,注射麻醉包括肌肉或皮下注射麻醉、静脉注射麻醉等。每种麻醉方法都有各自对应的麻醉药物,吸入麻醉常使用异氟醚和七氟醚,注射麻醉可使用替来他明、氯胺酮、阿法沙龙等药物。论文从爬行动物常见的麻醉方法及各种方法中常用的麻醉药物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动物复合麻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复合麻醉 (compound anesthesia)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 2种或 2种以上的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的临床麻醉技术 [1 ] ,以达到满意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 ,为外科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确保病人或动物的安全和术后顺利康复。复合麻醉具有以下优点 :(1 )减低麻醉用药剂量 ;(2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3)满足手术操作要求 ;(4 )将麻醉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减至最低程度 ;(5 )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 ,有利于机体术后恢复健康。近年来 ,复合麻醉的研究和应用已逐渐成为动物医学麻醉领域发展的主流。1 复合麻醉在动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复合麻醉从麻醉方法上…  相似文献   

5.
动物麻醉拮抗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麻醉拮抗剂的研究梁德勇(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130062)动物麻醉拮抗剂是针对麻醉剂而言的,是指能拮抗麻醉剂中枢抑制和其它毒副作用的一类药物的统称,有时也称为苏醒剂或解药。在临床上对动物麻醉的要求是高效安全可控,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动物麻醉是保证术中动物安全无痛,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调整或控制手术动物的各种生理功能,促使动物术后恢复健康,而这种保证需要麻醉监测完成。麻醉监测是保障动物麻醉安全和提高麻醉质量的诊断方法,有利于控制麻醉质量,利用最少的麻醉药物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缩短复苏进程,减少动物出现的各种危险情况,避免术中动物行为伤害及医疗纠纷等不良后果。麻醉深度过浅会使动物感到疼痛,在手术中产生未预料到的活动,对手术不利;麻醉过深则造成循环、呼吸抑制,对动物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心电图则是动物麻醉监测重要指标之一,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  相似文献   

7.
动物麻醉及麻醉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醉(Anesthesia ,Narcosis)的原意是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麻醉是一种人为的生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机体的痛觉和对外界的反应及肌肉张力减弱或消失,这一过程是暂时性的并且是可逆的,当解除麻醉手段或药物在体内被拮抗、代谢或排除后机体便可复苏。1 动物麻醉概述麻醉是外科手术成功的保障,使许许多多视为禁区的手术成为可能。1962年,德国首先合成了能用于多种动物的肌松剂———二甲苯胺噻嗪(商品名隆朋Rompum)应用于兽医临床。经研究发现,其镇静、催…  相似文献   

8.
全麻恢复期苏醒延迟发生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麻醉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的直接创伤以及动物原有病理生理的变化等,均可导致麻醉后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如何积极防治全麻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也是麻醉医师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从麻醉药物过量、麻醉药物残余作用、麻醉中低氧、全身或代谢疾病、手术操作等方面对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麻醉作为一种动物保定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动物临床诊疗、动物实验、野生动物捕获等方面的研究,而目前对于动物麻醉深度的判断还是一个难题。习惯上通过在手术或试验过程中对动物施以伤害性刺激,观察其体动反应来判断麻醉深度。然而,也有的观点认为伤害性刺激时的体动反应是脊髓水平的反射,不能反应麻醉时动物的意识状态,因而不能作为麻醉深度判断标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动物麻醉深度判定标准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更为客观科学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疾病的治疗。随着动物实验对麻醉效果的日益苛求和麻醉方法的进一步与提高,一般将实验动物犬麻醉方法归为3大类,即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1.
麻醉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动物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痛觉消失或痛觉迟钝,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治疗。暂时失去知觉的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当解除麻醉手段或药物在体内被拮抗、代谢或排除后,机体便可复苏。"一、麻醉在动物临床上的重要意义及现状"麻醉  相似文献   

12.
家兔的制动与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兔不仅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肉品与毛皮,也是医学和兽医学等生物学科的主要实验动物之一。在实验时,必须对家兔采取适当的制动或麻醉。现就中国本地白兔所采用的非吸入麻醉药物、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供实验时参考。1麻醉药物与方法1.1戊巴比妥钠(五烷巴比妥钠,Pe...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业正迅速地从珠三角地区向粤北山区转移,经济动物养殖业和宠物养殖业也在山区蓬勃发展,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时常会进行各种手术,自然也离不开对动物合理的麻醉。但实践中因动物麻醉失败造成损失的事例时有发生。本文论述了手术前对动物实施麻醉时的麻醉药物、麻醉途径方法的合理选择及注意事项,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吸入麻醉药在麻醉药中较为特殊,它由肺吸入,大部分又经肺排出。由于其麻醉深度易调节,所以广泛应用于动物麻醉。但是在临床和实验室动物麻醉中存在很多变量,这些变量影响药物的药效学,可引起动物出现不同于在标准化条件下研究的个体的反应。这些复杂的变量包括物种、麻醉持续时间、有害刺激、机械通风、并发症、联合用药、极端年龄等。因此,选择吸入麻醉药需要慎重考虑其对动物各系统生命器官功能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化学药物复合麻醉在动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麻醉药物和方法的毒性与副作用,扩大其安全范围和使用范围,人们多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和(或)麻醉方法及麻醉疗法同时或先后应用,以达到完善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并保证动物安全和术后顺利康复.即进行复合麻醉.近年来,复合麻醉的研究及应用已成为麻醉医学领域的重要趋势,动物医学领域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动物麻醉拮抗剂——苏醒灵4号的研究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动物麻醉拮抗剂的目的就是有效地拮抗麻醉剂对中枢神经和生理功能的抑制,控制麻醉浓度与时间,加速动物生理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以及用于麻醉过量中毒的急救,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动物麻醉的发展趋势是复合麻醉或应用复方麻醉剂,动物麻醉这一特点提出了复...  相似文献   

17.
动物全身麻醉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的直接创伤和刺激以及病畜原有的病理生理变化等,均可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麻醉期间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往往受到高度重视,所以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8.
动物麻醉拮抗剂的研究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麻醉拮抗剂是针对麻醉剂而言的,是指能拮抗麻醉剂药理作用的一类药物的统称。任何麻醉剂都是中枢抑制剂,它们在产生有效的镇静、镇痛和肌松作用的同时,也对动物的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生理功能产生抑制。如果使用不当特别是剂量过大或动物患有某些疾病或动物个体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都可能造成过度的中枢神经和生理功能的抑制。从而危及动物的生命安全。因此,研究安  相似文献   

19.
动物麻醉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玉珠  王洪斌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6):I0006-I000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动物养殖规模、数量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动物疾病的增多和临床病例的增加。然而,无论在动物疾病诊断、治疗、人工繁育、运输以及试验处置过程中都需要妥善的麻醉。麻醉是指用药物或非药物方法使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疾病的治疗。麻醉是一种人为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是暂时性的,并且是可逆的,当解除麻醉手段或药物在体内被颉颃、代谢或排除后即可复苏。动物麻醉是保证术中动物安全无痛,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保证、调整或控制手术动物的各种生…  相似文献   

20.
药物麻醉作为化学保定手段,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野生动物的串笼、运输、手术、治疗等工作,由于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不同动物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各不相同,即使同种动物也可因产地、环境、年龄、体重、体质、病况等不同而不同。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麻醉药物,是保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根据笔多年的实践体会,谈谈野生动物化学保定的药物选择,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