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史力丰油菜的种植效益,加快其应用步伐,2000年秋我市开始了“史力丰油菜稻田套播轻型栽培”项目的研究。通过近两年的试验示范,逐步搞清了稻田套播史力丰油菜的生育特性,掌握了配套栽培技术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2002年全市史力丰油菜稻田套播面积  相似文献   

2.
“史力丰”油菜是我省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为明确其最佳施肥量和移栽密度,为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市稻套油菜面积逐年扩大,为进一步探讨稻套油菜高产栽培的需肥规律,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双低油菜“史力丰”不同播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优质油菜品种“史力佳”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力佳”是江苏省油力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近几年育成的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是在“史力丰”的基础上,以降低硫甙为主要目标,通过高强度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史力佳”于2005年获得国家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权,2006年通过安徽省、江苏省审定,我镇于2005年秋播引进种植,现已成为我镇油菜的主栽品种,2007年面积扩大到3.2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用早熟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集成高密低氮、缓控释肥和生物调控技术,研究迟播油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结果表明,选用早熟油菜品种圣光127,在湖北省10月22-30日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60万~105万株/hm~2,施氮量(纯N)为120~240 kg/hm~2的条件下,可获得1 814.3~2 777.4 kg/hm~2的产量。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有效降低施氮量,起到以密省肥的作用,也能缓解因播期推迟引起的产量下降。实施种子处理、选用缓控肥、适度化学除草和叶面补肥等绿色技术能够促进迟播油菜生长发育,缩短全生育期至190 d左右,能够满足湖北地区油-稻-稻(再)三熟制生产的要求。10月22、30日播种的各处理平均产量2 278.9 kg/hm~2,比全省平均产量2 100 kg/hm~2增产178.9 kg/hm~2,按照油菜子价格4.0元/kg计算,增效715.6元/hm~2。  相似文献   

7.
油菜品种史力丰苗期生长量较小,春后生长速度较快,春发势强。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史力丰光合面积、光合强度、干物质积累速度以及单位角果皮面积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史力丰每亩角果数、千粒重增幅较大,但每角粒数变化不明显,高产栽培应主攻每角粒数。  相似文献   

8.
油菜育苗移栽花工多,劳动强度大,规模种植难,是制约油菜生产发展的障碍.而稻套油菜较好地解决了油菜茬口、播期、工效等方面的矛盾,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等特点,是油菜栽培的新路子.两年来,通过对我市稻套油菜播期、密度、氮肥用量等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其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9.
氮密互作对水稻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籼稻品种上,对粳稻尤其不同氮效率粳稻品种的报道较少,研究不同氮效率粳稻品种氮密互作下的产量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为滨海稻区节肥增效提质栽培提供依据.以双高效型品种盐丰47和低氮高效型品种盐粳765为材料,考察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不同品种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通...  相似文献   

10.
2016~2018年在长江中游三熟制区(江西进贤)开展田间试验,初步探究了缓释型配方肥(N:P2O5:K2O=25:7:8,及5%其他中微量元素)在晚稻套播油菜上的施用效果,从而为套播油菜轻简化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油稻稻三熟制秸秆还田下,相比不施肥处理,分次施常规肥和一次性基施配方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套播油菜产量和...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进一步通过基因转化获得预期优良性状的甘蓝型油菜提供借鉴。[方法]以甘蓝型油菜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苗龄、不同基因型、不同预培养条件以及各种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油菜外植体高频率再生的影响。[结果]试验中,7 d苗龄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再生频率可达35.83%;经3 d预培养处理的油菜下胚轴芽再生频率可提高至57.78%,油菜品种史力丰下胚轴的芽分化率较高,达35.00%,其次是N481-1,而N370-1的芽分化率最低;其最高分化率的激素组合为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达38.89%。史力丰品种6~8 d无菌种子实生苗的下胚轴在预培养基MS+2,4-D 1.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上预培养3 d,在最适分化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AgNO35.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中培养,再生频率最高。[结论]建立了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高频率再生植株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密度、施氮量对史力丰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史力丰油菜进行密度和施氮量二因素试验表明 :①史力丰随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增加 ,产量先增后减 ,以 2 70kg/hm2 纯氮、移栽 15万株 /hm2 组合产量最高 ,达 2 60 9.7kg/hm2 ;②单位面积有效角果和每角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 ;③密度、施氮量对芥酸、硫甙和油分含量等品质指标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施氮和密度对寒地水稻分蘖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寒地水稻肥密因子对水稻分蘖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方法,研究粳稻'垦鉴稻10号'在不同时期的施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对其分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分蘖状况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前期氮肥用量,其次是穴距和调节肥施用时期,再者是前期用氮量与其他因子的互作;与此同时,对分蘖状况各因子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有效蘖率>蘖穗率>最高蘖数>有效蘖率与群体成穗率互作>最高茎数与群体成穗率互作.因此,根据生产实际,尤其在低温地凉年份,适当加大前期氮肥用量并配合适当的密度以及其他农艺措施促使分蘖早生快发是提高寒地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稻茬免耕油菜田杂草的发生与化学防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本地稻茬油菜腾茬晚 ,播种偏迟的问题 ,近两年 ,我们推广了稻茬免耕直播油菜播种技术 ,并获得了较好收成。但是稻茬免耕油菜杂草发生早 ,密度大 ,与油菜争肥、争光、争水、争空间 ,严重影响油菜生长。 1999~2 0 0 0年 ,我们对本地区稻茬免耕油菜田的杂草种类进行了调查 ,并进行了化学除草试验、示范 ,结果如下。1 杂草发生情况经调查 ,固始县稻茬免耕油菜田主要杂草有 11科 2 5种 ,其中禾本科杂草有 8种 ,阔叶杂草 17种。其主要优势种为 :看麦娘、猪殃殃、碎米荠 ,3种杂草的田间均度分别为 :5 0 .5 % ,5 6 .0 % ,4 3.5 % ;田间频率…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基本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研究了稻秸、麦秸、玉米秸、油菜秸、棉花秸等5种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的基本性能,测试了5种秸秆的收获含水率、田间失水规律及热值.结果表明:5种秸秆的收获含水率规律为:最高的是稻秸,其次为玉米秸和麦秸,最低的是油菜秸和棉花秸.5种秸秆热值的高低排位:棉花秸>油菜秸>玉米秸>麦秸>稻秸.按能源材料指标衡量,棉花秸是最理想的能源材料,稻秸是最差的能源材料.油菜秸、玉米秸和麦秸是热值比较接近的能源材料.  相似文献   

16.
李吉树  张青  卜建英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45-146,149
通过3a对优质油菜新品种史力丰的栽培试验表明:史力丰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经济性状优。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包括适时早播、培育壮苗、适龄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优质双低油菜的当家品种,对9个新油菜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史力丰的产量为2 775kg/hm2,比油研七号增产12.53%;分枝起点低,二次有效分枝多,单株有效角果数多,籽粒大;植株较矮,抗倒,菌核病发病轻,成熟期适中,可大面积示范推广;超级油菜和油研九号2个品种可以进一步试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沙培盆栽试验,以完全营养液处理为对照,应用修正诊断施肥综合法(Modified diagnosis and recommendation integrated system ,M-DRIS)对缺N处理马铃薯幼苗各采样部位N、P、K的丰缺状况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N缺乏抑制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缺N处理中N含量有所下降,而P、K含量增加;养分非平衡指数(Nutrient imbalance index,NII):地上茎>叶>块茎>叶片>叶柄>地下部,地上茎中养分最不平衡,地下部较适宜;缺N处理马铃薯幼苗的需肥顺序是:N>K>P.  相似文献   

19.
江西三熟制产区早熟高产多抗油菜新品种(组合)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找出适合江西三熟制产区的最佳早熟油菜品种(组合),对自选及引进的9个早熟油菜品种(组合)进行了多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三熟制产区,丰油737、丰油730、9812均在4月25日之前成熟,平均产量均在1 800 kg/hm2以上,是适合江西稻-稻-油种植的早熟高产多抗油菜新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20.
石剑飞  殷璀艳  刘荣  唐瑶  杨光  左青松  冷锁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32-4433,4439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N素籽粒生产效率的杂种优势,为生产上N高效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定2个N肥水平下6个甘蓝型油菜亲本(浙双3号、扬油7号、ZJ1、史力佳、宁油14号和沪油16)及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成熟期干物质生产及N素含量;分析并计算N素籽粒生产效率的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以及遗传力大小。[结果]N素籽粒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N素籽粒生产效率受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的共同影响;遗传方差分析表明低N条件下N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基因加性作用和非加性作用都比较重要,而高N条件下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结论]油菜N素籽粒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