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鳍笛鲷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鳍笛鲷俗称“美国红鱼”,原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等温热带海区。其特点是个体大、产量高、肉质细嫩、经济效益佳,是福建尤其是平潭县沿海目前海水网箱养殖业引进的优良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海水网箱养殖,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生活习性  红鳍笛鲷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真鲷亚纲)、鲈形目、鲈形亚目、笛鲷科、笛鲷属。它的体表侧线上下方鳞片皆后斜,背鳍鳍条部基底大于鳍高,鳍后缘略带圆,体表呈红色,腹部浅红色,故称“美国红鱼”或“红鱼”。栖息于水深30米~100米,底质为泥、泥沙、沙泥、贝壳及岩…  相似文献   

2.
丹尼尔·笛福是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体现了笛福价值观复杂的创新蕴涵,笛福的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时代倾向和进步意义,把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幸福的新的价值取向,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阶段的精神面貌.笛福价值观表现为一种先进的意识形态,改变了传统的人性价值,揭示了更为丰富复杂的人性价值内涵,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价值观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红鳍笛鲷(Lutianus erythroptrus Block.)俗称美国红鱼,原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等温热带海区.其特点是个体大,产量高,肉质细嫩,经济效益佳.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1生活习性 红鳍笛鲷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它的体表侧线上下方鳞片皆后斜,背鳍鳍条部基底大于鳍高,鳍后缘略带圆,体表呈红色,腹部浅红色,故称"美国红鱼”或"红鱼”.栖息于水深30~100m,底质为泥、泥沙、沙泥、贝壳及岩礁等海区.每年3~5月集群繁殖,盛期4月,个体怀卵量可达100~170万粒.性喜垂直移动,黄昏和早晨多栖底层,白天和夜晚常浮游中上层,繁殖季节,由深海游向浅海产卵,产卵后又返游深海觅食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 红鳍笛鲷俗称“美国红鱼”,是一种海水经济鱼类,原产于墨西哥中部。由于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畅销,是福建沿海目前海水网箱养殖业引进的优良新品种。经平潭县多年试养结果显示了生长速度快、个体大、产量高、经济效益佳等优点。现根据该县近年来养殖经验结合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红鳍笛鲷学名叫眼斑石首鱼,属鲈形  相似文献   

5.
清代江西乐平人何元炳,曾作有《采茶曲》组诗八首。经考证,我们发现,该《采茶曲》是何元炳到江西新余蒙山一带旅游时所作,成诗于他赴安徽任职之前。因此,诗歌内容与安徽无关。该诗只能证明,何元炳碰到了很多从湖北黄梅县来蒙山务工的茶农,这些茶农在“揀得新茶”后唱茶歌。因为茶歌与以“歌舞演故事”为特征的采茶戏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何元炳的《采茶曲》,无法作为黄梅县在清代是否有采茶戏的证据,以及采茶戏是否向外省传播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一、美乐吹奏笛 这是一种玩具竖笛,只要掌握吹奏技巧,就会吹奏出好似树林中“众鸟争鸣”的洪亮声音,还可以吹奏各种音乐曲凋,声音非常优美动听,就连大人也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7.
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性腺发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组织学方法对1.5~2.5龄红笛鲷的性腺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雌性红笛鲷GSI在3—5月处于较高水平,5月达到最高值(0.14%),6-7月呈下降趋势,8月略有回升,而后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雄性红笛鲷GSI的周年变化趋势与雌性红笛鲷基本相似;雌雄红笛鲷HIS的周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3月最高(雄性红笛鲷为1.73%,雌性红笛鲷为1.71%);雌性红笛鲷除6-8月外,其GSI与HSI均呈负相关,而雄性红笛鲷在5~12月GSI与HSI呈正相关,其他月份呈负相关。另外还发现精巢中精原细胞与卵巢第Ⅱ、Ⅲ时相细胞的出现几率与雌雄红笛鲷的GSI周年变化一致。精巢的发育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整个发育过程,但结合解剖学特征总体判断,精巢仅发育到Ⅳ期早期;在雌鱼只观察到卵原细胞、第Ⅱ时相卵母细胞、第Ⅲ时相卵母细胞,结合解剖学特征判断卵巢只发育到Ⅱ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笛鲷属(Lutjanus)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对分布中国南海的12种笛鲷属鱼类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胸斑笛鲷(Lutjanus carponotatus)、四线笛鲷(Lutjanus kasmira)、驼背笛鲷(Lutjanus gibbus)和单斑笛鲷(Lutjanus monostigma)序列进行分析,利用MEGA软件计算各物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16S rRNA基因同源序列为560 bp,COⅠ基因为639 bp. 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较为保守,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COⅠ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46. 16种笛鲷在系统进化树上主要聚为4个分支,各分支中的笛鲷种类与其形态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分支Ⅰ中勒氏笛鲷(Lutjanus russellii)、金焰笛鲷(Lutjanus fulviflamma)和单斑笛鲷体背后上方具有椭圆形黑斑;分支Ⅱ中金带笛鲷(Lutjanus fulvus)与四线笛鲷体表具有若干纵向条纹,蓝点笛鲷(Lutjanus rivalatus)与星点笛鲷(Lutjanus stellatus)身体体背后上方均具有白色斑点;分支Ⅳ中千年笛鲷(Lutjanus sebae)、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马拉巴笛鲷(Lutjanus malabaricus)与驼背笛鲷体型较大,成鱼体色为鲜红色.此外,在体型方面,分支Ⅰ中笛鲷种类体型较小,身体修长,分支Ⅳ体型较高,分支Ⅱ和Ⅲ体型介于两者之间,与前人研究认为体型、体色、条带可作为笛鲷种类划分的基本分类特征的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间接双抗体夹心法对2006年湛江港养殖海域360份红笛鲷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法进行红笛鲷弧菌病血清抗体水平动态的评定,以获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湛江港养殖海域红笛鲷弧菌病高发期是10月、11月和12月,阳性率分别是61.67%、53.33%和30.00%。红笛鲷血清内抗溶藻弧菌抗体水平在8-12月份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一、《茶经》成书应是761年这一成书年分是陆羽在他的自传(《陆文学自传》)中说的,他的自传写于唐肃宗上元辛丑年,即公元761年。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泅。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卜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揭布囊。”29岁的年青陆羽,一下写了8部书,61卷,真了不起。而《茶经》是8部书中的一部,这是明摆着的,岂能不承…  相似文献   

11.
赫翯 《中国农垦》2004,(8):12-13
二十六集电视连续剧《破天荒》是献给党的83岁生日的一份厚礼。该剧以全视角再现北大荒创业史,以全新面容展现共和国大农业风采。在荧屏上唱响一曲令人心碎、叫人心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草野民歌,在久违了的英雄画廊里闪亮一道北大荒人“非英雄之英雄”的激情风景。 《破天荒》根据著名作家韩乃寅的长篇小说《岁月》改编, 由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蓝点笛鲷人工育苗中药物的施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半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Cu2+、Zn2+对蓝点笛鲷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结果]Cu2+的安全浓度为0.103 8 mg/L;Zn2+的安全浓度为3.347 8 mg/L。Cu2+对蓝点笛鲷幼鱼24和48 h的LC50分别为0.422 3、15.888 5 mg/L;Zn2+对蓝点笛鲷幼鱼24和48 h的LC50分别为0.395 2、14.123 2 mg/L。等毒性配比的2种重金属离子混合液对蓝点笛鲷幼鱼的毒性大于单一毒性。[结论]Cu2+为剧毒物质,Zn2+为低毒物质,两者混合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表面活性剂对蓝点笛鲷幼鱼的毒性。[方法]采用半静水法生物测试,以蓝点笛鲷幼鱼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对其急性毒性,[结果]2种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大小为:SDS〉DBS。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406 3、0.584 0 mg/L。SDS与DBS对蓝点笛鲷幼鱼的24和48 h的LC50分别为2.022 0、2.858 5 mg/L和1.769 1、2.514 9 mg/L。[结论]SDS与DBS对蓝点笛鲷幼鱼为中等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笛沙格定理从内容到它的几何构图的对称性,揭示了该定理在教学中体现的对称美。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这种对称美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发韧于本世纪20年代的中国乡土文学,在鲁迅的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然而到了30年代,乡土文学在沈从文的创作中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格——清脆的歌唱代替了尖锐的讽刺,纯真的爱情淹没了仇恨与痛苦。沈从文在他精心构筑的“桃花源”中,为我们弹奏了一曲爱与美的颂歌。一  沈从文的全部创作中,以描写湘西农村生活的乡土小说成就最高,而其中又以《边城》为最。这是沈从文乡土小说创作的巅峰,也是我们评论的重点。《边城》讲述的是一个单纯而又美丽的爱情故事。茶峒少女翠翠爱上了船总的儿子傩送,然而傩送和他的哥哥…  相似文献   

16.
寇丹 《农业考古》2002,(4):233-234
只根据传说和李冶 (季兰 )的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 (羽 )至》的诗就断定两人是恋人关系的文章很多。确实 ,陆羽一生的零星资料中 ,李季兰是他交往中唯一的女性 ,加上陆羽没有结过婚的传说 ,李季兰的出现 ,自然引起后人的注意、同情、联想。李季兰是唐代才女没有疑问 ,《咏蔷薇》一诗作于五六岁就不足信。后人往往以“古人早慧”作理由 ,那么我们的后代也可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古人早慧”。现在五六岁的孩子懂得开启机器、电脑甚至驾汽车都是可信的 ,但要写出“经时未架却 ,心绪乱纵横”这样出自生理、心理的诗句就不可能了。中国自古以来就…  相似文献   

17.
常红 《甘肃农业》2004,(11):108-109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的文章学巨著 (章学诚《文史通史·诗话》) ,他所提出的“意象”、“隐秀”、“风骨”、“神思” ,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有启迪。一、隐秀对于“隐秀”的比较全面的阐述 ,在现在的《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是看不到的 ,因为现在的《文心雕龙·隐秀》篇是个残篇 ,宋代的张戎看到过《隐秀》篇的全文 ,他在《岁寒堂诗话》中引了《隐秀》篇的两句话 ,是现存残篇中所没有的。张戎引的两句话是 :“情在词外曰隐 ,状溢目前曰秀”。这两句话是刘勰关于“隐秀”的基本规定。清代的冯班说“秀者…  相似文献   

18.
《农业考古》2004,(2):269-271,281
陆羽唐代著名学者,是茶学的创始人,《茶经》是其代表作。陆羽一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据称他是一个弃婴,不知所生,其姓名是长大后自己用《易经》占卜出来的,他卜得的是“蹇”之“渐”卦,其卦词有“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等语,于是他就取姓为陆以羽为名,用鸿渐作字。大约三岁的陆  相似文献   

19.
对千年笛鲷Lutjanus sebae、红鳍笛鲷L.erythopterus和紫红笛鲷L.argentimaculatus及不同生长阶段千年笛鲷的含肉率、肥满度、比肝重及其肌肉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笛鲷的含肉率差异极显著,肥满度、比肝重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较小,而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千年笛鲷而言,其差异明显。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红鳍笛鲷>紫红笛鲷>千年笛鲷。不同生长阶段的千年笛鲷,随着鱼体的生长,其含肉率增加,肥满度和比肝重降低;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增加,水分和灰分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
《农家参谋》2012,(4):41
龙年春晚最火的歌手是谁?不是王菲,也不是刘欢,而是来自山东菏泽的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除夕之夜,他以一曲《我要回家》感动了全国观众;正月初一,他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元宵晚会上,他又和于文华合唱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如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