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的皮棉产量,是由铃数、铃重和衣分率三因素构成。其中,基础是铃数,关键是铃重。从我县近年“三桃”比例看,影响单位面积铃数和铃重的,主要是秋桃。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哪年秋桃比例大和铃重高,哪年棉花产量就比较高。对于地处赣北丘陵地区的瑞昌,争秋桃既有潜力,也是优势。更是近期内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2.
棉花晚秋桃有效性研究方陈秋(湖北省黄冈地区农校436102)湖北省习惯将棉花所结的铃,按季节划分为三种桃,7月15日以前结的大铃,称为伏前桃,伏前桃的有无是早发与否的标志;7月16日至8月15日结的大铃,称为伏桃,伏桃桃大质优数量多,对棉花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利用历年棉花“三桃”调查资料,分析了“三桃”调查的7个性状因子与单株“三桃”总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单株结铃数的主要性状因子依次为:8月15日总果节数>伏桃数>7月15日总果节数>秋桃数>7月15日蕾数>8月15日蕾数>伏前桃。结论对棉花栽培及育种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陕西棉花秋桃少的原因及对策张永红葛徽衍李泾民①陕西省棉花气象服务台714000据陕西省关中棉区中部的蒲城县和西部的泾阳县三桃资料分析,1980~1996年共17年间,蒲城县的秋桃平均只有1.0个,仅占三桃总量的11%,泾阳县秋桃平均为1.7个,占三...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棉花秋桃理论估产与实产之间的偏差,表征秋桃调查后至棉花停止生长期间棉铃生育成熟状况,分析了这段时期气象因素对棉株和棉铃的影响,得出了农业气象指标,并提出了对估产进行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县八万亩棉花,其中平原一万亩、山区二万亩、丘陵五万亩左右。过去部份棉花苗期迟发,后期早衰,所以产量不高。一九七九年棉花后劲虽然较足,但忽视了后期防虫,预计每亩少收十斤皮棉;一九八○年约有三分之一的棉地因发黄叶枯死病和受红蜘蛛为害而早衰,这类棉地,每亩要少收二、三十斤皮棉。从多年的经验教训得出结论,要棉花高产,就要添后劲,防早衰,增结秋桃。(一)象我县这样的棉区能不能够增结秋桃夺高产?我们认为是能够的。首先,我县过去很多高产典型之所以增产,就是因为增结了秋桃。1、一九八○年,湓城公社庆丰大队第十生产队水改旱的棉花,分为后劲足、后劲一般和早衰的三种类型,经过检查测定,秋  相似文献   

7.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主产棉县(市)之一.2008年植棉面积2.8万公顷.由于前期风调雨顺,实现了棉花"伏桃缠腰"的丰产长相,8月15日棉花生育调查,全市单株两伏桃25.5个,预计单株秋桃12.1个,单株成桃37.6个,公顷产皮棉1364 kg.8月14日后气候异常,大风暴雨,气温剧变,棉花大面积早衰,近25%脱叶死亡,全市实际产量只有1140 kg,减产16%左右.  相似文献   

8.
《江西棉花》2010,32(4):65-65
棉花中后期的精细管理,对确保棉花秋桃盖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如何利用与控制棉花“三发”(霉发、伏发和秋发),以争多座“三桃”(伏前挑、伏桃和秋桃),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棉花“三发”与外界环境条件之间关系很密切,而环境条件则又随着光温水等气象因子的变化而改变。温度的高低能使生育期提早或推迟,雨量的多寡,能造成棉株的徒长或滞缓。日照的多少影响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的积累,从而影响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霉发——争发棵多座桃要获得棉花的高产,首先要求棉株有稳健的苗架,以促进发棵稳长,为多座伏桃创  相似文献   

10.
我县十六年来平均皮棉亩产135.6斤,最高的年分181斤,最低的年分95斤,产量高低波动较大。从产量结构而言,其主要变动因素是铃重。铃重高低取决于早桃比例,早桃比例与棉花整个生育过程有关。现着重讨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棉花产量变化与早发早结桃的关系将棉花产量和夏至节、立秋节调查结果汇总分为四种类型(表一)。  相似文献   

11.
1983年9月上旬我省大面积棉花叶片突然干枯死亡,致使棉花秋桃小,脱落多,棉花产量受到很大影响。根据田间调查结果,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试作如下分析,以供商讨。1、叶枯症状。据调查,9月5日降雨降温后,上部叶片颜色紫红、发脆,9月7  相似文献   

12.
夺取棉花高产,必须确定总的战略方针,明确主攻方向,有的放矢地采取一系列战术措施,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的目标。关于高产途径,目前有两种提法:一是要高产就要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力争带桃入伏,伏桃满腰,秋桃盖顶,实现三桃齐结。二是要高产就要在有利开花结铃期间,做到集中开花、集中结桃、集中吐絮,实现三桃齐结。现围绕我县纯棉花高产途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我县棉花产量不稳的原因棉花产量的构成因素是由每亩总桃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双季棉在二株棉花上结三桃主要是利用早晚高低生长的时间差、空间差、地力和植株生产力的互补原理来解决棉花个体与群体、早发与迟衰、桃多与桃大等矛盾,从而实现三桃齐结、优质高产。文章对双季棉的产量指标、品种、密度、生育期差、株高变化、株型结构等栽培目标进行了系统规范,并对其应用技术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主产棉县(市)之一。2008年植棉面积2.8万公顷。由于前期风调雨顺,实现了棉花“伏桃缠腰”的丰产长相,8月15日棉花生育调查,全市单株两伏桃25.5个,预计单株秋桃12.1个,单株成桃37.6个,公顷产皮棉1364kg。8月14日后气候异常,大风暴雨,气温剧变,棉花大面积早衰,近25%脱叶死亡,全市实际产量只有1140kg,减产169/6左右。  相似文献   

15.
8月桃是指8月底以前的成桃,包括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桃三个部分,既是优质桃,又是构成产量的主体桃,同时还是可纺棉的有用桃。8月桃在棉花总桃中所占比例应当适度,比例过高表明出现早衰,后期光、温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棉花不能获得高产;比例过低说明棉花严重迟发,晚秋桃比例大,棉花尽管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但可纺棉比例下降,质量不优。结合枣阳市1989年以来调查资料分析,8月桃以占总成桃数的80%较为恰当。因此,鄂北岗地主攻8月桃的目标要求是:棉田收获密度每公顷3.75万株,单株果枝20个,单株成桃25个,其中8月底以前单株成桃22个左右,每公顷总桃90…  相似文献   

16.
一、重施桃肥的经济效益棉花重施桃肥是近几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科学植棉新技术,对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起决定性作用。早在七十年代,我县对棉花重施花肥普施桃肥进行了多点试验,大量数据证明,棉花普施桃肥,具有拉长后期有效结铃期,防早衰,多结桃,结大桃,增铃重,提高棉花单产的经济效果。一九七八年地处长江中心、冲积平原的棉船公社江心大队五小队,有几亩壤质潮土麦地套种棉花,在八月十日施尿素25斤,平均单株结成桃12.9个,单铃重4.1克,每亩有成桃54180个;而毗连的一块同土质的麦地棉花没有施桃肥,单株成桃只有11.5个,单铃重3.5克,每亩  相似文献   

17.
李茂春 《中国棉花》2006,33(10):41-42
2005年阿拉尔垦区的不利气候条件使棉花保铃率严重下降,给垦区的棉花产量带来较大影响。通过对棉花三桃调查显示,棉花前期总体成铃情况较好,而后期保铃率均比常年显著下降。1原因分析2005年前、中期棉花生长发育良好,棉花开花期较早,6月24日初花绽放,6月29日就进入盛花期,比常年提前6~9天。从成铃的情况看,前期普遍比较好。据7月15、16日棉花伏前桃调查,棉花授粉成铃较好,高中低产棉田伏前桃分别比常年和2004年多1.2、1.6、2.1个,生长发育正常;8月15、16日伏桃调查结果,高产棉田伏桃成铃正常,中低产棉田成铃差,伏桃较常年低0.4~1.0个;9月10-…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们在调查总结棉花增产经验时,发现凡是高产单位的田块,秋桃比例都很大。为了论证丰城县棉花秋桃优势,笔者调查整理了现有资料,试想从三个方面谈点看法,与棉花科技工作者共同商讨。一、丰城棉区的气候条件丰城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处赣江中游。北纬27度42分至28度25分之间,属中亚热带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六年,在棉花生产上为了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和增产增收的要求,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大搞技术改革,实行科学种田。在技术改革上,紧紧抓住深沟早管攻伏桃,密植管理增总桃,综合防治保三桃,推广良种衣分高,立足抗灾夺丰收等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粮棉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县粮食总产达到九亿斤,比一九七五年增产六千九百万斤;七十八万亩棉花,总产达到一百万担,比一九七五年增产十万担,亩产皮棉一百二十八斤三两,比一九七五年增产百分之十二。深沟早管攻伏桃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哪年抓住了伏桃,哪年棉花就产量高、品级好。要多坐伏桃,  相似文献   

20.
鄂东地区棉花秋桃的发育与利用分析方陈秋湖北省黄冈地区农校4361021993~1994年,在本校试验农场观察研究了后期棉铃的发育特点,以便为晚秋桃的有效利用和时龄划分提供依据。试验以鄂棉18为试材,于9月8~29日逐日对当天开放的花挂牌,10月9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