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纳米粒(AMX-NP)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5923及其临床分离株、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25922及其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方法】制备AMX-NP,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细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于AMX-NP PAE期的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其在0.5×MIC、1×MIC、2×MIC和4×MIC时的体外PAE。【结果】当AMX-NP质量浓度分别为0.5×MIC、1×MIC、2×MIC和4×MIC时,其对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均产生一定的PAE,PAE值与AMX-NP质量浓度(0.5×MIC~4×MIC)呈剂量依赖性,且该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产生的PAE值均较大肠杆菌长。【结论】临床应用AMX-NP防治奶牛乳房炎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和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对于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宜缩短给药间隔或持续给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氟苯尼考对常见猪呼吸道病原菌的抗菌类型。【方法】对猪链球菌、猪胸膜肺炎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标准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和体外杀菌曲线的绘制。【结果】氟苯尼考对上述病原菌的MIC和MBC依次为0.25~0.5μg/m L和2~4μg/m L,PAE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对3株病原菌均随暴露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其抗菌后效应明显延长;体外杀菌曲线表明,氟苯尼考对上述三株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抗菌能力,且抗菌效应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强。【结论】氟苯尼考对常见猪呼吸道病原菌的抗菌类型为浓度依赖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了氨苄西林对4株细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以及对2株细菌的体外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PASME)。结果显示,氨苄西林在0.5,1,2,4×MIC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26112的PAE值分别为1.14±3.05,1.62±2.11,1.87±1.70和2.45±1.31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PAE值分别为1.05±1.84,1.38±1.25,1.56±1.35和2.29±2.04h;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临床分离株的PAE很小甚至没有;在1/8,1/4,1/2×MIC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26112及临床分离株的PASME值分别为3.61±1.38,4.75±2.18,6.8±1.51h和3.01±2.5,4.2±1.21,5.9±1.23h;氨苄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0.5~4×MIC)及PASME(1/8~1/2MIC)与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并且在亚抑菌浓度下也具有PAE,当药物浓度达4×MIC时,PAE明显延长(P<0.05),且所测得的PASME较PAE长。所有结果提示:在临床设计给药方案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引起的临床感染,除了考虑药代动力学和MIC指标外,还应考虑PAE和PASME因素,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而对PAE无意义的大肠杆菌敏感株引起的临床感染,宜持续给药或缩短给药间隔,也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20种中草药水提物的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抑菌活性强的中草药,为临床用药、开发中草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和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部分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秦皮水提物和马齿苋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为125 mg/ml;其次是连翘水提物、石榴皮水提物,MIC为250 mg/ml。蒲公英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62.5 mg/ml;其次是石榴皮水提物、黄柏水提物,MIC为125 mg/ml。[结论]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对猪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明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的体外药效学特征。[方法]以氟苯尼考注射液为对照组对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进行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测定,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抗生素后效应(PAE)和抗生素后亚抑菌浓度效应(PASME)的测定。[结果]相对于普通注射液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对5种细菌的MIC和MBC无明显变化,但其明显缩小了对5种细菌的MSW(P<0.01),并且明显的延长了对鼠伤寒沙门氏菌PAE和PASME(P<0.01)。[结论]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在体外能够减小细菌耐药几率,明显延长抗生素对细菌的后效应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头孢噻呋混悬剂体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头孢噻呋混悬剂对兽医临床常见的3种标准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方法】以试管二倍稀释法对3种标准菌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采用菌落计数法绘制3种标准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KCs);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了头孢噻呋混悬剂对3种标准菌株的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结果】头孢噻呋混悬剂对大肠杆菌、放线杆菌及猪兽疫链球菌的MIC值分别为:0.076、0.304、0.00475μg·mL-1;MBC值分别为:0.61、0.304、0.00475μg·mL-1;头孢噻呋混悬剂对放线杆菌的杀菌速率最快,对链球菌次之;头孢噻呋混悬剂对大肠杆菌PAE较短,呈现非浓度依赖性,对放线杆菌的PAE较长,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而对猪兽疫链球菌呈现部分浓度依赖性。【结论】头孢噻呋混悬剂具有强效、速效、持效的杀菌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含龙井提取物和薄荷脑等成分的中药草本液的体外抗菌性能及抗菌机理。[方法]选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检测草本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抑菌环,利用Live-Dead试剂盒染色确定草本液抗菌活性,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草本液作用后细菌表面微观结构变化并分析作用机理。[结果]MIC和MBC结果表明草本液在稀释2倍之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仍具有抑制作用和杀菌作用;抑菌率、抑菌环与Live-Dead荧光染色表明草本液有显著抗菌作用;草本液作用后的细菌表面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草本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了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在 0 5、 1、 2、 4倍于各菌最小抑菌浓度 (MIC)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标准株及其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生素后效应 (PAE)。结果显示 ,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在 0 5、 1、 2、 4倍MIC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2 61 1 2 及临床分离株均具有一定的PAE ,且PAE与浓度在一定范围内 (0 5~ 4倍MIC)呈剂量依赖性 ,当药物浓度达 4倍MIC时 ,PAE明显延长 (P <0 0 5 ) ;但两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2 61 1 2 及临床分离株的PAE值仅在4倍MIC时差异显著 (P <0 0 5 )。在相同浓度下 ,两药对大肠杆菌ATCC2 5 92 2和临床分离株的PAE很小甚至没有。提示 :在临床设计给药方案时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引起的感染 ,除了考虑药代动力学和MIC指标外 ,还应考虑PAE因素 ,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而对PAE无意义的大肠杆菌敏感株引起的感染 ,宜持续给药或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9.
安普霉素及其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的PA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落计数法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小鼠股部感染模型,分别测定了安普霉素及其与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联用对大肠杆菌的体内、外PAE。当药物以2×MIC、4×MIC和8×MIC浓度作用于大肠杆菌时,安普霉素体外PAE分别为1.15、2.04、3.27 h,体内PAE分别为3.46、4.49、5.77 h;安普霉素与阿莫西林联用的体外PAE分别为1.53、3.06、4.75 h,体内PAE分别为4.95、6.50、8.47 h;安普霉素与和氨苄西林联用的体外PAE分别为1.95、3.57、5.58 h,体内PAE分别为5.24、6.95、9.28 h。结果表明:安普霉素在体内外对大肠杆菌均有较长的PAE,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其PAE也相应的延长,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安普霉素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联用对大肠杆菌体内、外PAE呈现相加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甄建伟  刘青  顾建红  袁燕  刘学忠  王捍东  刘宗平  卞建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02-11304,11424
[目的]观察玉米赤霉烯酮(ZEN)对猪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的DNA损伤效应。[方法]以体外培养的猪Leydig cell为材料,用四氮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测定ZEN对离体培养的猪睾丸间质细胞的半数致死浓度,选用0(对照组)、1、5、10和20μmol/L浓度的ZEN体外作用于猪Leydig cell,通过彗星试验观察了ZEN对猪Leydig cell DNA的损伤效应。[结果]ZEN浓度为0、1、5、10和20μmol/L时,所造成的细胞拖尾率分别为16.67%、34.00%、40.67%、52.00%和64.67%,各染毒组细胞拖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各剂量组对应的拖尾细胞尾长(Tail length)分别为57.60±4.78、57.75±6.25、78.97±5.83、100.50±6.94和146.83±12.31μm,尾部DNA含量(Tail DNA%)分别为21.29±2.25%、22.24±2.43%、31.21±6.27%、37.45±4.33%和60.68±9.83%,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及以上ZEN浓度染毒组的Tail length和Tail D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ZEN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ZEN对猪Leydig cell存在遗传毒性,可以损伤Leydig cell的DNA,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苦木生物碱体外抑制大肠杆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苦木生物碱对大肠杆菌C249、WM和YL株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制备菌液,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用杯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脂溶性苦木生物碱在体外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C249、WM、YL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07±0.232、0.77±0.59、23.00±0.21 mm,属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1.6和1.6 mg/ml。水溶性苦木生物碱对上述菌株几乎无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均小于13 mm,属低度敏感。[结论]脂溶性苦木生物碱对大肠杆菌标准强毒株的体外抑菌效果优于硫酸黄连素,与痢菌净和氧氟沙星相当,比氟苯尼考略差,但对在广西分离到的强毒株WM和YL株的体外抑菌效果也明显优于硫酸黄连素、痢菌净和氧氟沙星,与氟苯尼考相当。  相似文献   

12.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3基因在大肠杆菌内的高效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涛  董秀均  汪长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57-7158
[目的]探讨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3基因在大肠杆菌内高效表达的条件。[方法]通过SDS-PAGE分析,研究不同菌液密度、诱导剂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对MIC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的影响。[结果]MIC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最适表达条件为:菌液密度OD600为0.4,诱导剂IPTG终浓度为0.4mmol/L和诱导时间3.5h。在该条件下表达的融合蛋白经初步分离提纯后,1 L培养液约含融合蛋白143mg,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9%。[结论]该研究为研究和制备弓形虫病的rMIC3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端尖食植瓢虫、柳蓝叶甲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方法]采用数字万用电表和低温培养箱对端尖食植瓢虫和柳蓝叶甲1~3龄幼虫、蛹和雌雄成虫分别进行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测定。[结果]端尖食植瓢虫的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由高到低顺序为1龄幼虫[(-12.83±0.25),(-12.14±0.14)℃]、成虫[(-15.45±0.20),(-13.67±0.24)℃]、2龄幼虫[(-16.26±0.21),(-14.73±0.15)℃]、蛹[(-18.87±0.23),(-16.65±0.18)℃]、3龄幼虫[(-22.65±0.09),(-19.67±0.09)℃]。柳蓝叶甲的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略低于端尖食植瓢虫,其由高到低顺序为1龄幼虫[(-13.74±0.15),(-13.15±0.24)℃]、2龄幼虫[(-16.12±0.21),(-14.28±0.16)℃]、3龄幼虫[(-17.05±0.15),(-15.73±0.20)℃]、蛹[(-19.57±0.13),(-17.25±0.16)℃]、成虫[(-22.73±0.12),(-19.69±0.10)℃]。端尖食植瓢虫和柳蓝叶甲的雌成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都低于雄成虫,端尖食植瓢虫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为(-15.67±0.19)、(-14.81±0.22)℃,雄成虫分别为(-15.23±0.21)、(-12.53±0.26)℃,柳蓝叶甲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为(-18.66±0.21)、(-18.11±0.22)℃,雄成虫分别为(-18.24±0.19)、(-17.23±0.26)℃。[结论]端尖食植瓢虫和柳蓝叶甲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存在显著差异,2种昆虫各自的雌、雄成虫的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而结冰点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俊丽  张要齐  孙雪峰  张新蕾  陈静  张妍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47-12948,12951
[目的]比较2种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筛选猪大肠杆菌的抑菌中药,为临床用药及开发中兽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18种中药水提物,分别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试管二倍稀释法中18种中药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管碟法测定部分中药表现出耐药性。2种测定方法中黄连、大黄抑菌效果最强,对猪大肠杆菌的MIC均为7.82 mg/ml,MBC值也相对较高,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28和22.84 mm,而穿心莲、白头翁、防风等抑菌效果相对较差。[结论]不同中药对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不同,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所得试验结果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蔷薇红景天总黄酮的提取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红景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景天干药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50%、70%、85%)的乙醇提取总黄酮,确定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杆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种,对红景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力进行测定。[结果]用50%乙醇提取红景天24 h左右时,其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1.309%;红景天中的总黄酮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25、6.33 mm;红景天乙醇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41、10.48、12.07 mm。[结论]红景天中可能存在对枯草芽孢杆菌、短小杆菌起抑制作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紫薇绒蚧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方法]采用数字万用电表和低温培养箱测定紫薇绒蚧1龄若虫、2龄若虫、蛹和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紫薇绒蚧不同发育阶段按过冷却点值由低到高依次为2龄若虫、蛹、雌成虫、1龄若虫,分别为(-22.62±0.16)、(-20.85±0.23)、(-17.53±0.22)、(-10.31±0.14)℃。体液结冰点也以2龄若虫最低,为(-22.12±0.21)℃;蛹次之,为(-19.43±0.22)℃;雌成虫、1龄若虫结冰点较高,分别为(-16.21±0.16)、(-9.93±0.15)℃。[结论]紫薇绒蚧的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峨眉含笑精油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芳  曾郑祥  李仲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74-4075
[目的]为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树种的选择及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峨眉含笑精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种,通过贴滤纸片法测试峨眉含笑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峨眉含笑精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为20%的峨眉含笑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其抑菌斑为3.3 cm。浓度为30%的峨眉含笑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极显著差异于其他浓度(P<0.01),其抑菌斑为3.57 cm。[结论]峨眉含笑植物精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佳抑菌浓度分别为20%和30%。峨眉含笑是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应选择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家蝇幼虫血淋巴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利用琼脂糖孔穴扩散法研究巯基乙醇对家蝇幼虫血淋巴抑菌活性的影响,确定巯基乙醇作为抗氧化剂在家蝇幼虫血淋巴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巯基乙醇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抑菌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更为明显。当巯基乙醇体积浓度≤10-6时,其对大肠杆菌无抑菌效果,说明巯基乙醇的最大非抑菌体积浓度为10-6。体积浓度为10-6的巯基乙醇可有效保护浓度小于或等于1∶5的家蝇幼虫血淋巴悬液不被氧化,且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不受影响。[结论]巯基乙醇在家蝇幼虫血淋巴中的适宜加入量应根据试验中具体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