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优99"经引种示范在顺昌县表现出具有超高产潜力、抗倒能力强、抗病性好、耐肥性能好、米质优等特点,介绍了"嘉优99"在顺昌县示范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超高产杂交中籼稻新品种"五优1号"在定远县张桥镇及长丰县沛河乡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耐旱省水、生育期适宜,应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嘉优2号"的推广应用,笔者总结了"嘉优2号"在长兴县种植的产量表现和主要性状表现,探讨了该组合的直播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联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8812"项目19个参加省联合品种比较试验的杂交粳稻单季晚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不同组合在诸暨的种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平均产量10 689 kg·hm-2,产量幅度7 200.0~13 000.0 kg·hm-2,产量和日产超过2个对照品种的有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等3个组合。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浙优2316等4个组合产量比对照甬优9号增7.02%,比嘉优2号增14.02%,均达极显著水平;中嘉优6号、浙优2315等2个组合,日产比对照甬优9号增4.48%,比嘉优2号增14.97%,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科学院在江苏沭阳县青伊湖农场对率先运用"分子模块设计"这一突破性杂交育种技术选育的嘉优中科1号水稻进行实收测产。该品种实现了水稻超高产和抗性提升的完美结合,其早熟特性使种植区域北移得以实现,对引领我国品种升级换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从"分子模块"到"设计型品种"的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创新体  相似文献   

6.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双季稻金优273-丰源优299(迟熟早稻-迟熟晚稻)、陆两优996-Y两优1号(迟熟早稻-中稻品种作晚稻)、Y两优1号-丰源优299(中稻品种作早稻-迟熟晚稻)和金优207-丰源优299(晚稻品种作早稻-迟熟晚稻)4种品种搭配模式的早、晚稻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金优273-丰源优299搭配模式相比,陆两优996-Y两优1号搭配模式产量最高,其中晚稻贡献大于早稻;其次是Y两优1号-丰源优299,与前者相反,早稻的贡献大于晚稻.可见,陆两优996-Y两优1号搭配,即早稻选生育期适中的超高产迟熟品种,晚稻选生育期较长的超高产中稻品种搭配的栽培模式具有"双超"潜力.  相似文献   

7.
覃金鼓  蒙懿  韦荣珍  莫琼飞  覃勇军 《农技服务》2011,28(10):1393-1394,1426
为了筛选适合荔波县低海拨地区种植的超高产水稻品种,2011年进行了10个杂交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优785、天优10号、泰优99、宜香1577、中浙优1号的丰产性、适宜性、抗逆性、品质表现好,适宜在荔波县海拔400m左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新株型杂交稻嘉优中科1号为供试材料,2016、2017年采用高产栽培措施构建超高产(产量≥13.5 t/hm~2)、高产(13.5 t/hm~2>产量≥12.0 t/hm~2)和对照(12.0 t/hm~2>产量≥10.5 t/hm~2)3个产量群体。对各个产量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茎蘖生长动态、叶面积动态及构成、干物质积累转运等地上部特征进行追踪调查。结果表明,与高产和对照群体比较,超高产群体的总颖花量极显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临界期—拔节期有效分蘖的超高产群体茎蘖增加平缓、无效分蘖发生少、高峰苗低、茎蘖衰减平缓、成穗率高。此外,超高产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抽穗期后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水稻品种(43个)1.早稻品种(14个)株两优819、陆两优996、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株两优02、陵两优942、陵两优268、株两优30、湘早籼42号、T优705、T优15、金优463、金优433。2.中稻和一季晚稻品种(13个)Y两优1号、Y两优7号、深两优5814、准两优608、科优21、准两优1141、中浙优1号、C两优396、黄华占、Y两优2号、Ⅱ优58、Y两优9918、T优109。  相似文献   

10.
推广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两优6326.介绍两优632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繁殖制种技术.两优6326系宣城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中籼WH2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审(国审稻2007013).两优6326各方面的表现优异,配套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繁殖制种技术有助于成果转化.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逾45万hm2.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南方稻区作优质一季稻种植,有利于优化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屠建明 《新农村》2009,(12):15-15
“秀优5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洲泉镇从2005年开始少量引种试种,2006-2008年逐年扩大示范。经4年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出杂种优势强、优质超高产、抗倒抗病、综合性状优等特点。为加速“秀优5号”的示范推广应用,特开展了该品种生育特性及高产攻关、高产途径等多项探索试验。  相似文献   

12.
张春妹 《现代农业科技》2008,(4):116-116,118
通过杂交晚粳强化栽培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的杂交晚粳嘉优1号、富优1号、常优1号在穗型、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等方面都比常规晚粳嘉花1号要高,而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结实率上则要少;这3个品种都表现出分蘖强、穗数较多、穗型大、丰产性好等优点,可在海盐县强化栽培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3个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13-1、甬优1540、嘉优中科2号进行3期的连作晚稻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7月7 日前播种均能正常抽穗成熟,可作连作晚稻种植;3个品种以嘉优中科13-1分蘖力较强、有效穗较高,产量以嘉优中科2号在6月23日、6月30日播种的最高。  相似文献   

14.
"嘉优99"是浙江省嘉兴农科院选配的一个籼型晚熟杂交中稻组合,因其生长势旺盛、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商品性好,深受农民欢迎.。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2011年,参加南平市中稻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优点,基于此,主要介绍了"嘉优99"高产栽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杂交糯稻新品种嘉糯Ⅰ优2号在闽北作再生稻的种植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汪丽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82-83
引进水稻中籼品种700余个,筛选出适宜安庆地区气候栽培的中籼超高产水稻主推品种6个:新两优6号、两优6326、丰两优4号、扬两优6号、准两优527、皖稻153;示范品种4个:两优0293、P88s/747、Y优1号、红莲优6号.并对这些筛选出的新品种栽培技术进行探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常优一号"系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以"武运粳7号 A/R25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0~2001年在我镇示范种植约500亩,结果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宜、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是一个在同类型中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三系杂粳新组合,受到种植户、粮食部门欢迎.  相似文献   

18.
嘉糯1优6号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白谷糯"为对照,对引进的杂交糯稻新品种"嘉糯1优6号"进行试验示范,总结出该品种在武夷山市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绿优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绿三A×绿稻24"于2001年育成的超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优质、超高产、抗病等优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及沿淮单季稻区种植.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20.
超高产杂交中籼稻新品种“五优1号”在定远县张桥镇及长丰县沛河乡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耐旱省水、生育期适宜,应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