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导管桨作为一种能大幅度提高渔船拖力的推进装置正日益为渔业生产所认识和重视,其显著的特点是在重载时有较高的效率,且在各种工况下主机都能发挥其功率。渔船安装导管桨后,拖网时的拖力与普通桨相比,可提高30~40%。如果导管型式和参数选择恰当,自由航速甚至还可略高于普通桨渔船。自1990年8月该项工作开展以来的1年时间里,仅江苏地区改装导管桨的270PS 大马力拖网渔船就达十几对之多,与此同时,对其中的部分渔船重新配置了网具。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104总吨钢质拖网渔船为母型船,对其进行了四种推进装置的设计与分析论证,筛选出适应近海拖网渔船多工况的较佳推进装置。通过对楚思德B型桨(以下简称B型桨)、19A导管桨(以下简称导管桨)、楚思德B型桨配双级变速齿轮箱(以下简称双级变速B型桨)以及19A导管桨配双级变速齿轮箱(以下简称双级变速导管桨)这四种推进装置的设计比较得出:双级变速导管桨最佳,双级变速B型桨次之,导管桨又比B型桨为优。以B型桨为基准,拖网时导管桨拖力增加20.5%,双级变速B型桨增加为28.2%,双级变速导管桨增加为44.5%;从效率上看,以B型桨为基准,导管桨效率提高为2.5%,双级变速B型桨提高为6.3%,双级变速导管桨提高为7.5%。双级变速导管桨明显优于其他三种,可充分利用主机功率;但普通导管的剥蚀严重,因此在上述设计论证的基础上将导管前置,前置导管能减少空泡剥蚀,同时使尾流均一化和稳定化,有利于减小船体阻力和提高推进效率  相似文献   

3.
我省的海洋捕捞渔船,有木质船、钢质船、水泥船。除了国营渔业公司拥有钢质渔船外,群众渔业绝大部分都是使用木质船,木质渔船的总数占渔船总数90%以上。本介绍木质渔船艉轴系统的结构形式,采用技术原理的要点以及艉轴、艉轴管、轴承、螺旋桨等构件的材料规格选定和实船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海域的金枪鱼渔业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小杰  谷兵 《海洋渔业》2002,24(3):151-152
2000年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海域的金枪鱼渔业总渔获量达到184121t。其中,围网捕捞为166450t,延绳钓捕捞10618t,竿钓捕捞7053t。一、围网渔业 围网渔获量在总渔获量中的比重最大,占90.4%。2000年在该国海域作业的围网渔船共有5种不同的船籍,分别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密克罗尼西亚和瓦努阿图。(见表1)最大的围网船队是来自中国台湾,共有38艘金枪鱼围网渔船,海上作业时间达到6247d,共捕捞96160t金枪鱼。日本作为传统的外籍渔船,2000年有35艘围网渔  相似文献   

5.
问:除了直接传动与间接传动以外,渔船动力装置还有什么传动方式? 答:渔船动力装置还有如下传动方式,①电力传动:主机至推进器之间没有机械的联系,发动机直接驱动发电机,发出的电供推进电动机,然后由电动机驱动螺旋桨,以完成船舶的推进工作。可见电力传动方式存在二次能量转换。它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1978年以来,世界造船界利用风能配帆的研究课题进展迅速。英国皇家造船工程师协会、轮机工程师学会等于1980年11月专门举行“商船风力推进”学术会议。许多国家相继研究,在商船和渔船上都取得了可喜成果。渔船上配用风帆,节约了燃料和润滑材料,延长了发动机使用寿命,提高了渔船抗风浪能力和渔获量,从而提高了渔船的经济效果;同时还减少了渔场污染,有利于保护资源。这些明显的优点吸引着各渔业国家的捕捞公司和渔船设计师。  相似文献   

7.
在渔业生产中,渔船尾轴坐膛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捕鱼作业的正常进行。本文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渔船推进轴系因回旋振动引起尾轴坐膛的原因,并根据渔船的作业特点,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沈金敖 《海洋渔业》1982,(6):269-271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大量的渔业资源,吸引着人们发展大批渔船竞相捕捞。但是,某渔场每年、每季或每汛究竟有多少资源量?却随时都有变化。届时估计可能有多少渔获量?安排多少渔船捕捞较为恰当?这些都是渔业指挥部门和生产单位至为关心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渔获量作一番概要的估计,这项工作称作渔获量趋势预报(以下简称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9.
彭育斌  赵振伦 《海洋渔业》1985,7(6):258-260
黄鲫鱼属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江苏省近海黄鲫鱼资源比较丰富,曾是定置张网和机帆渔船底拖网的捕捞对象。夏秋季旺汛时,渔获量中黄鲫鱼要占60~80%,自从实行夏秋季机帆渔船禁拖,定置张网休渔后,这个资源特别是在吕四渔场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钢质渔船安装导流管螺旋浆能够增大拖力35%以上,减少油耗,提高推进效率,它的显著效果是众所周知的。但导流管螺旋浆应用在木质渔船上却极为少见,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木质渔船的刚度远不及钢质渔船,尾部框架结构容易变形,安装导流管螺旋浆较难,即使装上了,也难于长期使用。第二、传统设计的木质渔船尾部肥大,因此流水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1.
渔船在捕捞作业时,鱼网中的鱼获量多少,甚至有无渔获量,对柴油机轴的负荷突变这一特有工况,是应考虑的技术问题。柴油机各种负荷的情况下,气缸中吸入的空气量大体上相同,其功率变化由增减燃料哺射量进行调整,也即是混合比调整或质的调整,由示功图可知,压缩压力在不同负荷时没有什么变化、而功率的变化——由于渔网阻力,渔获量多少等因素所致。主要由燃烧及膨胀曲线的降低(升高)所体现。  相似文献   

12.
目前,相当数量的小型木质海洋渔船的船体、主机、螺旋桨三者不匹配。据统计,仅河北省某一县级市所辖木质渔船中,船、机、桨匹配不尽合理的竟高达43%,这不但降低了船舶的经济效益,而且给渔船的安全作业带来了隐患。笔者就此现象作粗浅分析,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船、机、桨不匹配的表现形式及造成的不良后果 1.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目前,我国机帆渔船在海洋捕捞作业中,一般是根据渔业人员的实际经验,估计渔获量多少并决定是否起网,因此起网的盲目性很大。过早起网,网中渔获量少,生产效率降低;起网过迟,则易造成破网或丢网或由于负荷过高而损坏甲板机械。因此,在捕捞过程中,实现自动检测渔获量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刘申  段若玲 《水产学报》1989,13(4):365-369
如何使拖网渔船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具有满意的推进效能,一直是渔船设计者关注的课题。螺旋桨惯用的设计方法有三种:一是按自由航行工况配桨设计,是当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设计具有较高的航速,但拖网工况时,则只能利用主机70~80%的功率;二是按拖网工况配桨设计,其拖网工况时,利用主机功率最大,但自由航行时,只能利用主机70~80%功率;三是按航、拖两种工况的折中值配桨设  相似文献   

15.
渔船船、机、桨不匹配现象较为普遍,不但降低了渔船的经济效率,而且给渔船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轴功率是反映船舶柴油机及其动力装置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通过对渔船主机轴功率进行实船测试,不仅可以发现主机的技术状况是否良好,而且可以判断船、机、桨的匹配情况,为船厂和用户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以便及时进行修理或调整,保证主机和整个船舶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本文结合船舶轴功率-转速特性图,对实现渔船动力装置优化配置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有利于选择最佳工况、提高整个动力装置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海湾石油溢出严重影响沙特海洋渔业生产,沙特渔业公司已将在海湾作业的25艘渔船调往红海作业。因为石油污染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损坏渔船设备,妨碍捕捞作业,沙特渔业公司宣称因受石油污染影响,该渔业公司渔获量下降60%,经济损  相似文献   

17.
福建底拖网捕捞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方水美 《水产学报》2004,28(5):554-561
根据2002年福建闽南地区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结合相关的渔捞记录,应用DEA法,分析了福建各地,市底拖网的捕捞能力和闽南地区不同作业方式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各地、市实际拥有底拖网的渔船数量、功率和吨位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悬殊,1999年和2001年最低的仅为19.4%、19.9%;全省底拖网平均“能力利用度”偏低,1999年和2001年分别为64.3%、67.5%,全省底拖网作业仍然存在渔船的投人数量过多、功率和吨位偏大的问题;因捕捞方式不同,影响捕捞能力的因子有所不同,但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都是影响双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捕捞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考虑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转换为“能力利用度”时,其前提条件是计算采用的因子必须一致。但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在考虑计算投入因子的数量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采用DEA法可获得各种投入要素下捕捞能力变化的信息,结果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海洋渔船推进系统的节油减排,以一艘安装有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成功实现节能减排的金枪鱼延绳钓船为例,通过剖析柴电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柴油机理论负荷特性,结合渔船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其节能原因。结果显示,渔船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工况需要,随意切换常规动力与电力推进系统;通过选择合理的主机工况,提高柴油机输出效率,降低柴油机油耗率;综合各种工况,能节油15%以上。研究表明,现阶段在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上使用混合动力技术是可行的,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在核心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运用一些创新技术手段,如采用多机多桨拆分系统,赋予系统更高的智能调配作用,可以把混合动力系统推广到拖网渔船和围网渔船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渔船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我国渔船发展的现状:捕捞渔船数量多、规模大、能耗高,木质渔船仍是捕捞渔船的主体;渔船玻璃钢化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但发展滞缓;远洋渔船建造技术基础初步形成;船型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成效。指出了我国渔船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渔船装备老化现象严重;船型杂乱;主机配置及船机桨匹配差异大;玻璃钢渔船推广应用难度较大;过洋性作业渔船装备面临升级换代;大洋性作业渔船整体性能落后。提出了发展战略:重点推进近海渔船"以小置大、以钢代木"工程,实施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快实施远洋渔船装备国产化进程;发展现代化科学考察船和渔政管理船;鼓励发展海上养殖渔船与休闲垂钓渔船。  相似文献   

20.
唐日兴 《水产科学》1995,14(2):47-48
发展中的中国远洋渔船队唐日兴(大连渔船检验处116013)关键词:发展,中国远洋,渔船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我国机动渔船的艘数,由解放初期的200余艘发展到1993年的397735艘,其中海洋渔业用252126艘,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海洋捕捞力量,渔获量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