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播量对宽幅条播冬小麦群体结构和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宽幅条播的适宜播量,于2017-2018年在山西省闻喜县(冬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宽幅条播,设150、225、300、375和425 kg·hm-2共5个播量处理,研究播量对小麦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从150 kg·hm-2增加至300 kg·hm-2,可增加冬小麦越冬期、拔节期群体分蘖数、越冬-拔节阶段群体分蘖增加量;增加各生育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尤其生育中、后期;提高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穗轴+颖壳干物质积累量所占比例;增加花前叶片、穗轴+颖壳中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贡献率,从而提高了穗数(5%~13%)、千粒重(0.3%~5.0%),并显著提高产量(4%~19%),但播量超过300 kg·hm-2则趋势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冬小麦成熟期穗数与生育前期群体分蘖数密切相关,千粒重与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密切相关,尤其是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总之,山西南部冬小麦采用宽幅条播,播量为300 kg·hm-2时,利于冬小麦前期形成较多的有效分蘖,增加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尤其叶片、穗轴+颖壳积累比例;利于增加花前叶片、穗轴+颖壳干物质转运量;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对籽粒的贡献,提高穗数和千粒重,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播量、移栽基本苗对水稻新品种盐粳218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播量可使盐粳218秧苗的干物重、充实度、带蘖率增加。处理A1B4的单产为604.4 kg/667 m2,比A3B6、A1B2、A2B3、A3B4、A1B3、A2B5、A2B4、A3B5处理分别增产了7.8%、7.0%、4.7%、3.2%、2.6%、2.2%、1.3%、1.3%,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均较高。在播量100、200、300 g/m2前提下,对应移栽基本苗4.5万~5.5万/667 m2、5.5万~6.5万/667 m2、6.0万~7.0万/667 m2均可使盐粳218获得较高的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提高西南喀斯特山区的水稻产量,以Y两优900和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花后遮光为主区因素(自然光照和遮光40%),氮肥为副区因素(90、180、270 kg/hm2),研究光照、氮素及其互作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氮肥水平下,花后遮光40%可显著提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但也显著降低了花后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收获指数和结实率,最终导致水稻实际产量显著降低27.0%~31.3%。相同光照条件下,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单位面积总颖花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量、收获指数和产量。在弱光条件下,增施氮肥能提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贡献率和总颖花数,并且总干物质量、收获指数和结实率随着施氮量增多而提高,从而降低了花后弱光造成的产量损失。因此,在西南寡照区,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扩大前期的群体和干物质积累量,能有效地补偿后期弱光造成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水肥耦合与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要素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减数分裂期至乳熟期。积累的干物质占总积累量的57%-65%。在控制灌溉条件下,适当增加减数分裂期的氮肥比例,对于提高水稻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效果明显。SSNM处理通过控制氮肥施用总量.既保证氮肥的充分供给,又防止其过量供应,使水稻在养分需求的关键时期能得到充分的供应.控制灌溉处理增加了土壤的通气性,使水稻抽穗后根、叶仍保持较高的活性,提高了水稻生育后期养分吸收能力和灌浆物质的合成。控制灌溉+SSNM处理使产量提高近1t/hm2.对提高水稻产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纤维亚麻生长发育与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亚麻各生长发育阶段干物质增长过程中的某些数量规律,为提高亚麻产量和品质、制订生产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优质稻具有自身的发育特点,其干物质积累与普通水稻品种是不同的。为探讨优质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和米质的关系,于1996-1998年在长沙和临澧基点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优质稻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经济系数均不同程度地低于普通高产品种,而且米质愈优,差异愈大,从而导致优质稻品种最终的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超级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内涵及当前国内外超级稻的研究发展进程,对高产水稻干物质积累特性及影响因素与提高干物质积累的相应措施和在生产实践中应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综合。 相似文献
10.
磁场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定强度的磁场处理水稻干种子,能使水稻生物学效应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本试验在研究不同磁强处理水稻最佳剂量的基础上,探讨了在1000MT×20分钟磁强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增产效果,为水稻高产开僻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明确叶面肥对纤维汉麻的影响,以火麻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肥喷施后汉麻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后能够提高汉麻的叶面积,促进汉麻叶片的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喷施叶面肥后提高了汉麻单株、叶片、秆芯、麻皮、根系的干物质积累量及麻皮产量,增加了叶干重所占比例和麻皮干重所占比例,降低了秆芯干重所占比例;自制汉麻专用叶面肥(F2)的效果明显优于磷酸二氢钾叶面肥(F1)。该研究为汉麻高产栽培技术和汉麻叶面肥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放鸭与种植密度对有机栽培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于2020年在贵州省三穗县以宜香优2115为材料,开展了放鸭密度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的两因素裂区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鸭密度的增加,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的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以450只/hm2处理最高。同时放鸭处理提高了水稻生育前期、后期干物质积累,但减少了中期干物质积累。相对于不放鸭处理,放鸭处理明显提升每穗粒数。水稻产量随放鸭密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高种植密度可提高最高茎蘖数,提升叶面积指数,提高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并可显著提高产量。放鸭密度为634只/hm2、栽培密度为19.1万丛/h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7 131.12 kg/hm2。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究施钾量及钾肥苗田与盆栽分配比例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盆栽试验,共计9个处理,每个处理16盆,3次重复,设置施钾量3个水平,钾肥苗田与盆栽分配比例3个水平。结果表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和根分叉数在40∶60处理间明显增加,较00∶100处理分别增加了16.58%、20.33%、16.35%、4.24%、18.18%、17.11%。在施钾量处理间,随着钾肥用量的减少,叶面积、高效叶面积和干物重也随之下降;苗田与盆栽分配比例40∶60处理极显著高于00∶100处理,分别增加了12.52%、9.69%、6.55%。减钾30%处理可以有效地增加穗数和结实率,从而增加水稻产量;产量在40∶60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高于00∶100,提高了26.06%。因此,常规施钾下产量高于减钾处理,苗田与盆栽分配比例以B3(40∶60)最佳。 相似文献
16.
17.
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品种P 88S/1128为材料,设置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2个处理,以裸地旱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旱作水稻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的干物质积累有显著的影响,整个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以地膜覆盖处理最高,为136.31 g/穴,稻草覆盖处理为123.69 g/穴,均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地膜和稻草覆盖的穗部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6.46%和14.49%;另外,覆盖有效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产量也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19.
20.
水稻产量高低与其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密切相关。不同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特性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受品种生理特性影响 ,也受栽培技术的影响[1- 3] 。为了加快泉州农科所新育成高产水稻品种“闽泉 2号”的推广应用 ,于 1999年早季对其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特性进行研究 ,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闽泉 2号 ,以 7813 0作对照。1 2 试验设计在该所品比田内 ,每个品种 3次重复 ,另外再分别设一个取样区 ,一个定点调查区 ,每小区面积13 3 3m2 ,株行距 17cm× 2 0cm ,测产区每丛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