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的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的根本途径。现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力图探寻影响农村消费的关键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它们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政府倡导依靠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形势下,通过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研究江苏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揭示江苏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根本原因,进而依据农民消费质量的变化情况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居民的食品消费水平是决定居民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是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武汉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接近40%,由于政治、经济上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着明显差距,但由于近几年各种支农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武汉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选择武汉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消费经济理论,在大量占有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武汉市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并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食品消费水平进行比较,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布及消费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新疆9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1995年及2006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在这12年之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水平的变动情况,通过分析其成因,结合新疆区情,提出提高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杜华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69-11573
以2008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及其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得出该地区16个城市在7项指标上的因子得分及城市排名;再运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地区分为3个层次,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优化农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问题,对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提升消费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岛市2002—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分析,剖析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扩大青岛市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冯瑛  郭素华  陈建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18-12221
以安徽省为例,依据2004~2009年《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差距进行了测算,并通过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分解,分析了各类消费的变化及其内在原因。结果表明,食品和居住消费支出的差异变化是引起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他各项支出所占比例较小,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影响不大。据此,提出了缩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一是提高农村居民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二是完善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三是加强农村道路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农村消费市场有巨大发展潜力,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有助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步提高。通过对目前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目前农村消费市场研究成果,为未来研究提供可行方向,为拉动整体经济增长提供道路支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吉林省9个市(州)36个县(市、区)62个行政村的农村居民问卷调查,研究了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吉林省各个地区平均消费倾向从高到低依次为白城、延边、通化、辽源、吉林、白山、松原、长春、四平。运用消费函数模型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群体、结构类型、经济来源、消费态度、社会保障和存款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寇丽莉 《江西农业学报》2011,(10):183-185,190
通过对二元消费结构的界定,研究了西安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人均消费比重、人均收入对西安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西安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恩格尔定律不相符;通过对以消费目的划分的3大类消费类型的进一步分析得出:西安市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生存资料的贡献率小于发展资料的贡献率和享受资料的贡献率,城镇居民消费对居民收入的敏感度大于农村居民消费对居民收入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变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霞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2):169-171194
近年来,陕西杏农村居民总体生活质量在提高,但生活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基本需求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而用于发展和享受性的非基本性支出占比重比较小,消费结构不够合理;2006年消费支出居于前五位的依次是食品、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成为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热点;收入增加后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居住条件的改善。根据以上消费需求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企业研制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真正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保持农业发展平衡和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中共中央发展中国经济的政策目标之一,而农村居民消费指数也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调整。通过寻找农村居民消费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对其波动性进行预测的角度出发,探索时间序列波动的异方差性质,以及时间序列对正信息和负信息的差异波动模式的条件,建立门限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预测农村居民消费指数,并对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ARIMA模型在云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23-14925
运用1978~2007年云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建立了ARIMA(3,1,0)模型,其预测结果通过了检验,预测结果为各级政府提出扩大农村消费支出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形式,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主要以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76-15978,1598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据1978~200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消费数据,选取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个指标,采用广义差分法,运用EVIEWS6.0对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居民消费与人均纯收入进行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并结合莫迪格利安尼消费理论、杜森贝里消费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拟合湖南省农村消费函数模型,找出了适合湖南省农村消费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和计量检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生命周期消费函数模型未通过检,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比较适合描述湖南省农村消费与收入的相关关系。针对湖南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现状,提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一是发展特色经济,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完善农村保障制度,稳定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三是改善农村流通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居民人口众多,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将直接影响全国的消费水平,所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运用多元选择模型中的排序选择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交通通信类消费的数据进行估计分析。首先,对交通通信类消费数据进行级别划分,分成五个级别,把交通通信类消费级别当做因变量,人均纯收入当做解释变量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估计检验,分析交通通信类消费级别跟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从估计结果中得知,人均纯收入越高的省(市),交通通信类消费的级别越高,且消费级别为最高级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偏低,农村市场启而不发。本文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的差异.指出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农村居民内部消费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实施的“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重心在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也是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刺激对扩大内需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徘徊不前、预期收入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和特征进行分析,综述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振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中国农村的消费现状,介绍了灰色关联度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骤。通过分析农民消费与8项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的灰关联度,得出了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宏观和微观因素。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从时间和截面序列及全国角度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了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范围内农民消费与其宏观、微观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度。结果表明,农民消费需求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开始逐步转向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农业信息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等宏观因素是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文教娱乐用品是农民今后消费的重点。基于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畅通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