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职院校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培养和向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涉农专业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高职涉农专业的学生的创业压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而自主创业成为了当前高职涉农专业学生的一条重要出路.因此,在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与能力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基于此,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创业困难的基础上,探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东旭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4):48-50,110
发展农业高职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政策倾斜,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需要,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政策倾斜,尽快出台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免费入学实施办法,出台涉农专业学生专项助学金政策,给予招收涉农专业学生院校项目支持,允许涉农专业学生自主招生,设立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 相似文献
3.
4.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越来越重要,基于涉农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践,指出其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整体规划不够完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同、课程思政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等现实困境,提出要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师团队能力、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思政案例库等思政教育实践对策,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依托广东农垦企业,在专业建设上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在"农"字头上下功夫,大力宣传涉农专业、政策优惠涉农专业,确保涉农专业进出两旺。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外引内培",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努力为"三农"服务等工作,形成"场校融合,紧跟农时,且耕且读、全程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凸显"以农为体,工商为用"的办学特色,服务以南亚热带农业、都市型农业和外向型农业为特征的广东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服务"三农"是涉农类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双重提升是涉农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驱动引挚。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方面着手进行为农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供销社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1.
从更新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几方面,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农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联合培养模式在于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破解涉农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河南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近十年来对涉农专业研究生与校内不同重点学科、校外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和企业等进行联合培养的实践,探索了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涉农类高职院校构建“三农”特色实践探索——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三农"是涉农类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要求与重要职责使命,提升"三农"服务能力,实现为农服务的兴学定位及特色是涉农类高职院校题中之义。撷取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案例,剖析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秉承"服务‘三农’、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依托供销系统优势,建构"三农"特色,充分发挥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综合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三农"特色全覆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南省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调研,在对高职营销专业涉农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剖析的基础上,确立湖南高职营销涉农人才培养目标及对应的岗位,提出了适合湖南区域环境的涉农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订单式”培养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主导潮流。课程建设是保证“订单式”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建设基本理念及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