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用适宜品种。宜选用中早熟中粳稻品种,部分空白茬及让茬较早的大麦、油菜茬也可选用中熟中粳稻品种,不宜选用生育期长的迟熟中粳或大穗水稻品种。同时为便于管理措施的统一落实,应选用同一品种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为宜。  相似文献   

2.
1、进用适宜品种.宜选用中早熟中粳稻品种,部分空白茬及让茬较早的大麦、油菜茬也可选用中熟中梗稻品种,不宜选用生育期长的迟熟中粳或大穗水稻目种.同时为便于管理措施的统一落实,应选用同一品种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为宜.  相似文献   

3.
<正> 正确选用小麦品种,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实规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选用小麦品种应遵循以下策略。一、品种类型。湖北省位于南北气侯过渡地,以稻麦两熟和棉麦两熟为主。小麦生育期内积温高,无明显越冬期。中、后期雨水偏多,灌浆期短。适应这种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品种类型,应是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即早茬采用半冬性品种,中、晚茬采用春性品种。冬性和春强性的品种都不大适应。因为冬性品种生育期长,幼穗分化起步晚,成熟迟,在上述气侯带种植容易加重病害且使穗头变小,粒重降低。强春性品种虽然幼穗分化早,但耐寒性差,冬春易受冻害。而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幼穗分化较早,分蘖成穗适中,自动调节能力强,冬春不易冻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种选用耐旱、耐冷、抗病、抗青干属于冬性的稳产丰产品种。陕北宜选强冬性品种,关中宜选冬性或弱冬性品种。  相似文献   

5.
玉米空秆又叫“空身”,俗称“公玉米”,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玉米株上根本没有分化出雌穗:二是虽分化出雌穗,但每株果穗结实20粒以下。 1,因地制宜选用玉米杂交良种。如果玉米种子内在因素有问题。在播种以后,就无法防止空秆,势必造成损失。所以,一定要把好选种关。选用良种要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的要求。土壤瘠薄,栽培管理粗放的地方,宜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土壤肥沃,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宜选用丰产性能好的品种。选用多穗或双穗品种,由于它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使空秆减少。  相似文献   

6.
地膜穴播冬小麦品种生态型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1996~1997年,在山西临汾就地膜穴播选用不同生态型冬小麦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穴播条件下,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旱地型>扩浇型>水地型;中穗型>大穗型>小穗型;冬型冬性>冬型半冬性>冬型强冬性  相似文献   

7.
孙本普  李萌  刘锋  李秀云  贾新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39-8446,8451
选用冬性强弱不同品种,多年分期播种,研究小麦幼苗阶段穗分化及其冬前穗分化期、主茎叶龄数与冻害的关系。该研究成果可为黄淮海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选用5种不同冬春性类型的11个推广品种在山东省4个生态类型区分期播种,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穗分化进程,结果表明.在相同生态类型区,春性偏冬性品种的穗分化进程最快,冬性品种的穗分化进程最慢;在不同生态类型区,鲁西南平原湖洼区的穗分化进程最快,胶东丘陵区的穗分化进程最慢。文中讨论了与小麦穗分化有关的安全播种期问题。并就生产上的肥水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吴明 《河南农业》2011,(12):40-40
一、选择品种 西芹品种宜选用植株较大、叶柄肥厚、生长势强、抗逆性强、纤维少、品质佳的品种,如文图拉、高优他、意大利冬芹、FS西芹3号、胜利西芹等。本芹植株稍小,叶柄细长,但香味浓厚,宜选用津南实芹、白庙芹菜、潍坊青苗芹菜等。  相似文献   

10.
一、整地播种。要深耕,打破犁底层后细耙,没有明显坷垃,使土壤上松下实,墒情不足的要造墒播种:江苏苏北地区选用分蘖成穗率较高的中穗型品种烟农19、苏徐2号或者用大穗型品种淄麦12、烟辐188等较为理想的强筋小麦品种。抗寒性强的冬性品种的最佳播期可推迟至10月15-20日:冬性较弱的品种可在日均温在14~16℃时播种,在适期内迟播、  相似文献   

11.
选用当前小麦生产上应用的三种穗型六个品种进行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品种春化发育属性、分蘖发生和成穗、小花分化和结实、籽粒灌浆速率、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等方面均有差异.在栽培技术途径与措施上应加以区别,扬长避短.半冬性偏冬性品种需比偏春性品种提前播种;多穗型品种需比大穗型品种降低播量;大穗型品种提高产量应侧重于增加光合源;多穗型品种应侧重于增加籽粒库;中间穗型品种需重点提高后期的光合积累.  相似文献   

12.
因地制宜选用超级稻新品种:选用超级水稻品种,要把握四条基本原则,即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品种选择还要因地制宜,地力较低、土质黏重、前期慢发的稻田.宜选用分蘖力强的品种:地力较高、土质松软、前期早发快长的稻田.宜选用分蘖力中等或较强的品种。同一田片.选择品种尽可能做到品种统一,熟期一致.便于管理和栽培技术措施的统一。超级稻品种选择要考虑能否满足早晚稻茬口安排,晚稻品种选择应以当地能实现安全齐穗为原则。  相似文献   

13.
麦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大穗大粒型品种,菠菜以日本圆叶菠菜为主。高产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冀中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生产试验,在适期播种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类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的分蘖力不同,高产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也不一样,其中,邯4564分蘖力较强,基本苗数量在150万株/hm~2为宜;邯麦16号分蘖力中等,邯麦13号分蘖力一般,基本苗数量在300万株/hm~2为宜。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类型品种单株分蘖与成穗的影响不同,其中,对邯4564的分蘖力和分蘖成穗数影响显著,对分蘖成穗率影响不明显;对邯麦16号的分蘖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影响显著,对分蘖力影响不显著;对邯麦13号的分蘖力、分蘖成穗数和成穗率影响均为显著。从单位面积穗数的构成分析,成熟期的单株分蘖95%以上来源于冬前分蘖,春季分蘖成穗很少。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应根据品种的分蘖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并注重培育冬前壮苗,保证低位蘖成穗。  相似文献   

15.
正一、精选品种,高效播种河南位于黄淮南片麦区中部,宜选用适合黄淮冬麦区的高产、超高产多穗型冬性和半冬性品种。挑选籽粒饱满均匀,发芽率90%以上,每667 m~2产量650 kg以上,符合GB4404.1-2008要求的种子。同时,品种还要具备抗逆性,这样才能高产稳产。在黄淮麦区种植,需具备抗倒春寒的能力,对于黄淮麦区常发的纹枯病、条锈病抗性好,可以减轻病症危害。精选适合黄淮麦区的超高产品种,如郑麦7698、周麦27、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国內外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研究了地膜冬覆盖对不同类型品种的反应,明确了冬盖地膜对不同株高、长相、热性、冬春性的品种,均能起到增加穗数、粒数和粒重的增产作用。尤其对中矮秆、冬性和半冬性、分蘖力中等,穗为棍棒形的品种类型,增产幅度最大,高杆,分蘖力强、纺缍形穗形的品种增产幅度校小,地膜冬盖对扩大北方冬麦区的小麦品种资源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与国内冬小麦主栽品种(系)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鉴定引进国内冬小麦主栽品种和新品系的产量潜力与适应性,比较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与引进国内冬小麦主栽品种和新品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明确新疆冬小麦品种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攻方向.[方法]选用引进国内冬小麦品种33份、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7份,采用间比法试验设计,进行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间差异的分析.[结果](1)参试品种较对照(新冬18号和新冬22号)增产的有35个,其中增产25;以上的引进品种有5个,分别是Yl19、邯5316、观35、衡5229和济麦22号;河北品种平均产量最高,产量为528.04 kg/667 m2,穗数为37.50×104穗/667 m2,穗粒数为35.10粒,千粒重为43.90 g;山东品种平均产量居第二,产量为513.11 kg/667 m2,穗数为40.49×104穗/667 m2,穗粒数为33.90粒,千粒重为43.73 g;新疆品种平均产量较低,产量为458.37 kg/667 m2,穗数为40.81×104穗/667 m2,穗粒数为33.20粒,千粒重为42.69 g.(2)引进品种中,穗粒数产生正向影响(0.4497),而穗数(-0.0811)和千粒重(0.214)起负作用;新疆品种中,穗数(0.9238)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穗粒数(0.9031)对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结论]新疆现有主栽品种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较少,与国内主要麦区冬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比较,提高穗粒数育种可能是未来提高新疆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宝鸡市地膜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试验和大面积调查,提出了选用高产优质的大穗大粒冬性品种,按区域合理确定适宜播期、播量、优化配肥一次深施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春化发育特性,给小麦品种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的29个基因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春化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穗分化的起始和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化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苗穗期(出苗期至抽穗期经历的天数)、出苗期至幼穗分化二棱期的天数均随春化时间的延长而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但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取相异性指标5,可分为春性(S)、弱春性(PS)、半冬型偏春性(PWS)、半冬型偏冬性(WS)和冬型(W)5个类型.春性品种和弱春性品种不经春化处理也可正常完成幼穗分化过程、正常抽穗,半冬型偏春性品种正常幼穗分化需要0~2℃的低温10 d,半冬型偏冬性品种0~2℃的低温达到20 d才能完成正常的幼穗分化,冬型品种正常幼穗分化需要30 d 0~2℃的低温.半冬型偏春性品种、半冬型偏冬性品种和冬型品种如不经过低温春化处理,穗分化都在二棱期停留.  相似文献   

20.
为西南冬麦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2013—2014年选用西南冬麦区4个小麦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密度与品种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经济系数的影响极显著,对结实小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对其他性状影响不显著。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差异极显著,有效穗差异显著,穗粒数差异不显著,品种和密度对经济系数存在极显著的互作作用。西南冬麦区4个主栽品种中以川麦104和云麦53的综合表现较好,小麦品种创高产的适宜密度水平为基本苗240万苗/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