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穗圃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中壤或轻壤质地,有灌溉条件,交通方便的地块。忌选土壤瘠薄或低洼地。  相似文献   

2.
采用赤红泥沙土、耕作沙壤、粗骨红壤、灰泡土和未经清洗的河沙作插壤进行杜仲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赤红泥沙土的生根率可达90%,是最理想的扦插土壤。耕作沙壤经过精耕细作和严格消毒也可以收到生根率达70%以上的效果。其它3种土壤不宜作扦插土壤使用。  相似文献   

3.
我场位于如东县北部黄海滩涂。从1975年以来,为了探索竹类在本地区的适应性,曾先后引种毛、刚、桂、淡等竹种共474亩,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初报如下: 一、环境条件 1.土壤:引种地位于本场南部范公堤和南岸河之间。1952年围筑的二堤横贯其间。堤南为平地,土壤为冲积土,质地轻壤,厚度0~50厘米,地下水位0.60~1.50米,含盐量在0.1%以下,PH8.4以上,为碱性脱盐土。堤北地势较高,土壤为堆土,质地轻壤至砂壤,土层厚度0~5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2~3米,土壤含盐址和PH值比堤南高。  相似文献   

4.
1 板栗适生的土壤 栗树适生在风化或半风化花岗岩、片麻岩上,如果土壤中碳酸钙的含量大于2.00%时栗叶会出现黄化。适生的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轻壤土、中壤,而在沙土、重壤、粘土中则生长不好。栗树为深根性树种,要求土层深厚肥力充足,但由于多分布在山地,因此土层的厚薄是板栗树木生长的关键.对有一定面积的荒山,可以依山就势,自山脚到山顶,用挖掘机沿等高线挖成深2-3m、宽4~5m的水平梯田。  相似文献   

5.
地处临川市莲源乡大雷村境内的贯坑林地,以高丘为主,海拔300~500m,陡坡。气候温和多雨,年均气温17.9℃,年降雨量1700mm左右,无霜期约270d,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厚约80cm,石砾含量10%~30%,轻壤,肥力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外围人工梭梭林土壤种子库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分布在时间上,4月份158.0粒/m2,8月份86.6粒/m2,8月份的种子量只是4月份的54.8%;在种子水平分布上,种子分布规律是沙丘背风坡〉丘间滩地〉沙丘迎风坡〉沙滩地;在垂直分布上,0—2cm土层中分布植物种子总量的87.8%,2—5cm土层中分布植物种子总量的11.6%,5cm以下的土层中只分布植物种子总量的0.06%。梭梭林土壤种子库平均储种量为122.3粒/m2,其中,梭梭种子的平均储量为28.9粒/m2,最小储量为1.6粒/m2,最大储种量为56.1粒/m2。梭梭林土壤种子库中约80%的梭梭完整种子的生活力极低,但林中仍有梭梭幼苗分布,说明土壤种子库的梭梭种子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梭梭林土壤种子库储量为中等水平,并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能够为开展封沙育林草提供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喀左县有宜林河滩2万余亩,多为沙壤土,土层厚度20—100cm,适于发展杨树速生林。为了选择适宜当地立地条件的新品种提高杨树生产力,于1979年从昭盟林科所引进一批杨树品种为对照种(小青杨)进行对比试验,7年来,这些品种已看出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试验地的自然条件本试验地位于水泉村东侧,大凌河与牤牛河汇合地带。海拔372.8m,地下水位2.5m,土层厚度80cm,为沙壤质冲积土。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8.
选择适宜的杉木初植密度,可以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和空间,促进幼树生长.本文根据本所杉木密度试验阶段观察资料和有关林分生长调查材料,对杉木初植密度的效应进行分析、探索,现将初探结果整理如下:材料和方法定位观测材料来自本所吉山杉木密度试验林.地形为山麓坡地和一级阶地,立地条件一般.土壤为苏南黄砂土和下蜀系黄岗土,质地分别为砂壤和重壤至轻粘,有效土层约0.50—0.70米.1975—1978年春造林,绿肥间作2年.栽植株行距有0.85—1.0×3.0、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以最经济的肥料用量和配比获得最佳的施肥效果,我们于1980—1981年做了这项试验研究工作。一、试验地情况试验是在北京林学院实验苗圃进行的,土壤为黄潮土,质地轻壤。有机质含量1.66—1.96%,全氮和速效磷含量较低,分别为0.077—0.085%和0.54—0.62毫克/100克土,速效钾含量较丰富,为0.018%,pH值7.6。年平均气温11.8℃,年降水量640毫米左右,多集  相似文献   

10.
渭北黄土高原北起延河,南到关中平原北缘,东自黄河,西至陇县。地理位置为北纬34度30分至36度30分,东经106度30分至110度30分。总面积6750万亩,约有宜林荒山荒地800余万亩。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海拔800~1500米。为褐色土区,黄土母质,土层一般厚50米左右,质地多为轻壤或中壤,属强石灰反应,一般为微碱性或碱性,森林  相似文献   

11.
彰武县沙区造林成活率低,受风吹沙打、降水量少、土壤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大。调查发现: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杨树当年生长非常重要,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大于2%,草本植物才能生长正常。应慎重选择造林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从沙地生态保育角度考虑,彰武应以封山(沙)育林、封山(沙)育草、禁山禁牧为主,造林为辅。  相似文献   

12.
苏联草原地区强度农业耕作的地方,表层土壤经常遭受风蚀.其风蚀程度决定于土壤的特性.例如,当风速为20—24米/秒时,典型重粘壤黑土的侵蚀每小时达到0.01—0.3吨/公顷,暗粟色和粟色壤土为0.3—14.5吨/公顷,而沙壤质和沙质黑土、粟色土的损失,达到62吨/公顷.为了使土壤免受风蚀,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草原地区设计和营造了防护林带体系.如果按照农业区域内风的状况,土壤对于风的抗性,以及其他风蚀因素来选择林带体系参数的话,那么林带的土壤防护效果将特别高.制约林带体系土壤改良效果的参数是:林带高度、林带结构、主林带走向、下垫面粗糙度,林带横断面的形状及林带之间的距离等.林带高度:在垂直的和水平的方向上影响着防风区域的长度,因而影响着林带之间的距离.林带高度依赖于林分的组成,乔木树种的年龄和配置、立地条件和营林技术.林带结构:和高度一样,是林带体系非常重要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决定着林带之间的距离.依据现有的分类,划分为三种主要的林带结构(表1).林带的结构依赖于林分的组成,林分的成层现象,林冠高度(这里和以后是指从地面到第一个活枝的距离),行数和乔灌木树种的配置.  相似文献   

13.
窦芳 《中国林业》1994,(2):22-23
封山(沙)育林成效显著.窦芳封山(沙)育林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三大造林方式之一。据统计,截至1991年,三北地区共完成封育370万公顷,已成林217万公顷,成林率58.6%,约占同期人工造林面积的20%左右,为适封面积的28%,效益良好。目前内...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和解决有关营造云杉速生丰产林的技术和方法,1988年在巩留林场进行了营造试验,现将试验初步结果提供给同行们参考.一、试验安排:试验地面积10公顷,1978年的皆伐迹地土层厚度80cm以上,壤质,黑褐色森林土,中度生草化,平均坡度13°,坡向北—西北,海拔1920—2080米.试验分为九个处理,每一个处理为一个小区,面积11.1公顷.  相似文献   

1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三十团农场盐碱地造林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该场土壤系荒漠灰钙士类,有机质含量很低,一般为0.7—0.8%,土壤质地较轻,含盐量在1—3%的,占耕地面积的74.3%,0.3—1%者,占耕地面积的17.9%,故本场土壤基本均为盐碱土,为北疆垦区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的农场之一。其土壤情况可归纳为下列三点:1.土壤合盐量高:一般在1—3%,尚有部分地区在3%以上,不但1米土层含盐量重,而且在13.5米深处含盐量亦达0.286—0.343%。可溶性盐类以硫酸盐为主,氯化盐次之。2.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地下水位一般在1.5—2米,个别地区为4—6米,矿化度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国发(1980)年108号文件已经确定天山林区为水源涵养林区。天山林区共有森林面积68万公顷,蓄积量约1.3亿立方,为全疆森林总面积量的55.8%,是自治区最大的林区,又是我区主要产材基地。因此,经营好天山森林,除了生产木材提供林副产品外,主要是涵养水源,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保障我区农牧业稳产丰收,加速四化建设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建国卅年来,自治区的木材生产,主要对天山林区进行了开发利用,共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土壤质地以及同一质地的不同层位土壤的入渗量,根据黄土高原土壤质地划分原则,以山西省保德、岚县、榆次为例,采用双环刀入渗法,对土壤入渗量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同一质地下的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土壤质地的入渗率。结果表明,土壤入渗流量从保德到榆次、西北到东南存在显著差异,也显示出砂壤带、轻壤带、中壤带Ⅰ不同质地下的土壤的入渗流量不同,褐土的渗透流量较红土的大,位置相对较高的地区的渗透流量较大,同一质地下的不同地区的土壤入渗率也有所不同。本次研究进一步说明山西不同地区,不同质地土壤入渗率的差别,为评价该地区土壤水资源和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提供准确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75年春我们选用1—2年生苗木侧枝作插穗,于3月中旬扦插,面积1亩多,实插3万株。9月30日调查,成苗15,248株,成活率50.8%。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 选圃整地圃地平坦肥沃,质地沙壤,土壤团粒结构好,地下病虫害少,杂  相似文献   

19.
树种对区域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的适宜性是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和应用的基础。为给太原市的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提供依据,从树种的本地生长发育状况、生态要求、抗逆性和抗污染性4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太原市340个现有园林绿化树种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和分类,建立分类体系,明确类型特征。按树种生态要求,分为中性至弱碱性-耐粘重-浅土、中性-轻壤-中土、中性-沙壤-浅土、中性至弱碱性-中壤至轻壤-较深土、耐碱-中壤-深土、弱酸性-轻壤至沙壤-较深土和耐碱-中壤至轻壤-中土树种,共7个类型;按树种抗逆性,分为耐寒-耐旱-耐瘠薄、较耐寒-较耐水湿-较耐荫、不耐寒-较耐旱、较耐寒-较耐旱-较耐瘠薄、不耐寒-不耐旱-不耐瘠薄、不耐寒-不耐旱-较耐水湿和不耐瘠薄-耐水湿-较耐荫树种,共7个类型;按树种生态适宜性分为较耐寒-较耐旱-较耐荫-浅土、耐寒-耐旱-较深土、不耐寒-较耐水湿-较深土、较耐寒-较耐瘠薄-耐荫-中性-中土、较耐寒-不耐荫-不抗污染-中性至弱碱性-深土、不耐寒-不耐旱-不耐瘠薄-轻壤至沙壤-中性-较深土、不耐寒-不耐旱-较耐水湿-轻壤至沙壤-中土和不耐瘠薄...  相似文献   

20.
进行杉木种子免耕育苗与翻耕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免耕法育苗每亩可节约用工(约3~4工),提高土地利用率4%;苗木出土快、整齐;在沙壤质、中壤质土壤上,对地上部分生长无影响,地下部分根长要比翻耕法短,但须根数量多,对苗木总体素质无显著影响;粘重土壤中采用免耕法育苗,其地下部分重量较翻耕法轻,今后推广应用时宜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