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南瓜育种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南瓜育种相关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与最新进展,包括基因组与转录组测序、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基因/QTLs定位、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单倍体育种及转基因育种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南瓜育种相关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南瓜育种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瓜类种质改良研究中心长期从事西瓜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等基础性工作。本中心现收集保存西瓜甜瓜种质资源4 000余份,重点对生产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及优良果实品质性状进行了系统鉴定。在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基因组、代谢组等组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深入剖析了西瓜甜瓜进化历史和重要果实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2019年11月2日,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品种,同时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的热度与日俱增,尤其随着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黑木耳研究中。该研究概括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ITS、SSR、ISSR、SRAP)在黑木耳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黑木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甜瓜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群英  张显 《果树学报》2005,22(3):271-275
近十几年来,AFLP、RAPD和SSR等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瓜类作物遗传和育种的步伐。根据有关文献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甜瓜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和物种亲缘关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品种(系)指纹图谱构建及杂种纯度鉴定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其中,RAPD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技术,有快速、简便、高效等优点,主要综述了RAPD技术在西瓜、甜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并探讨了该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为中国半特有属植物,由于雌雄异株,自然杂交明显,染色体倍性复杂等原因,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种类(品种)鉴定、系谱分析、遗传多样性研究等难度较大。DNA分子标记具有许多优点,它的发展和应用为猕猴桃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就DNA分子标记在猕猴桃系谱分析与品种(品系)鉴定、性别鉴定、染色体起源分析、胞质遗传与系统发育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指出了DNA分子标记在猕猴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龚桂芝  洪棋斌  彭祝春  江东  向素琼
《园艺学报》2008,35(12):1742-1750
 应用核基因组SSR和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了枳属28份枳及枳杂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近缘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核基因组SSR分析表明普通枳的遗传差异明显,22个SSR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2,表明中国枳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遗传距离约0.16时,22份普通枳可以分成4个类型。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则发现普通枳间基本无差异,表明以母系遗传为特征的枳叶绿体基因组相对保守。富民枳与普通枳无论是在核基因组还是在叶绿体基因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支持富民枳种的地位。SSR和cpSSR结合使用可比较准确地鉴定枳杂种。  相似文献   

7.
ISSR标记在芋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SR是在SS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兼具SSR、RAPD、RFLP、AFLP等分子标记的优点。对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芋的遗传多样性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种质资源鉴定和指纹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柑橘溃疡病是柑橘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柑橘黄单胞杆菌柑橘亚种(Xanthomonas citri pv. citri,Xcc)引起。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广东省柑橘溃疡病菌的种群遗传结构,通过比对分析已报道的中国8个柑橘溃疡病菌全基因组序列的串联重复位点(ShortTandemRepeat,STR),筛选出6个高度变异位点,对广东省的15个市(县)14个品种共352个柑橘溃疡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对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柑橘溃疡病菌株鉴定出6组类群:潮州和汕尾为Ⅰ组,梅州和河源为Ⅱ组,肇庆、广州、江门、佛山和惠州为Ⅲ组,阳江、茂名和湛江为Ⅳ组,云浮为Ⅴ组,韶关和清远为Ⅵ组。基于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对广东省不同品种的柑橘溃疡病菌株鉴定出5组类群:沃柑、贡柑、朱砂橘、砂糖橘、茶枝柑、红江橙、马水橘为Ⅰ组,脐橙和柠檬为Ⅱ组,蕉柑、茂谷柑和春甜橘为Ⅲ组,沙田柚为Ⅳ组。  相似文献   

9.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是中国乃至世界主要的热带水果之一,在广西百色右江河谷地区大面积种植。炭疽病和蒂腐病是引起杧果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害,但不同杧果品种对炭疽病、蒂腐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分析杧果病害相关的研究进展,如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病害的综合防治、抗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杧果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等,探讨了目前杧果采后病害抗性相关分子机理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鉴定方斑网衣中的隐存种,以新疆地区的方斑网衣为试验材料,用分子系统发育学方法,研究了方斑网衣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碱基组成信息、变异位点以及简约信息位点、种内的遗传距离、遗传距离聚类情况、ITS位点系统发育树分析以及基于条形码间隔自动检索鉴定方斑网衣隐存种类。结果表明:方斑网衣ITS基因片段长度为528 bp,其中62个为变异位点、43个为简约位点、460个为保守位点、G+C碱基组成占总含量的56.1%、G+C含量高于A+T含量、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gene)diversity,Hd)为0.993、核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Pi)为0.048 76;基于遗传距离构建的聚类树同系统发育树分支聚类情况一致,分为2个大分支;通过条形码自动检索法鉴定出方斑网衣可为2个种。通过综合分析鉴定出方斑网衣2个隐存种即方斑网衣原种(Lecidea tessellata var.tessellata)和方斑网衣蓝变种(Lecidea tessellata var.caesia)。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子技术的柑橘黄龙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世界多个柑橘主产区发生与流行,使其再次引起了世界柑橘生产者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目前认为柑橘黄龙病病原是一种韧皮部难养细菌,暂命名为"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柑橘黄龙病相关菌的全基因组和柑橘全基因组序列日趋完善。我们在这一大背景下主要介绍近5 a来柑橘黄龙病分子水平的研究概况,特别是在分子流行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病原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分子机理及防控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炭疽病和蒂腐病是引起杧果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害,但不同杧果品种对二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分析了杧果主要采后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杧果抗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转录组、蛋白质组分析等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杧果采后病害抗性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从基因定位、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亲缘关系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作物品种纯度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几个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遗传育种中的研究应用情况,旨在为今后黄瓜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从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评价、种子纯度鉴定、基因定位、数量性状的QTL分析、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包括抗痛、性型分化及单性结实、品质及农艺性状和抗逆)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对我国黄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分子标记技术是基于生物体基因组的遗传分析方法,在植物的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分子辅助育种、品种鉴定等研究中已有广泛应用。其中微卫星分子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技术作为一种新世纪遗传学研究工具,以其信息量大,重复性好、可靠性高和多态性丰富等优点,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表现出很大的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简单重复序列(SSRs)标记的分布、功能、技术优缺点和产生多态性的机理,并对SSR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与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为植物资源利用、开发和保护等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青天葵全转录组测序获得的142 220条unigene为试材,采用MicroSAtellite(MISA)软件分析青天葵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的分布频率和重复基元的类型等特征,利用Primer 5.0对符合鉴定要求的SSR基元进行引物设计,并通过SSRFinder校验SSR引物,以期为青天葵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图谱绘制等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青天葵转录组共检测到分布在5 223条unigene上的5 684个SSR位点,SSR发生频率为3.67%,分布密度为1/13kb。二核苷酸重复为青天葵SSR主要基元类型,其中AG/CT和AT/AT基序出现频率最高,占SSR总数的52.9%。设计筛选得到2 486条SSR引物。青天葵转录组SSR位点出现频率高、类型丰富、多态性潜能较高。  相似文献   

17.
对西葫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其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创新和合理利用。文章分别从形态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3个方面阐明西葫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茄子是一种重要的茄科茄属蔬菜作物。本文从茄子重要性状分子标记、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分析、分子遗传图谱构建、转基因和基因表达等5个方面综述了茄子分子生物学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茄子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ISSR和SRAP综合分析灰树花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菌丝拮抗实验观察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间拮抗反应及其类型和程度,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和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分子标记对灰树花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42株灰树花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拮抗实验将42株灰树花分为17组;筛选出的14条ISSR和11对SRAP引物分别扩增出369条和219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平均比率分别为84.01%和81.28%;I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的综合聚类分析结果较单独分析更准确,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79时,可将42株灰树花划分为6大类群,表明本研究中选取的42株灰树花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为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大蒜(Allium sativum L.)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5个方面:(1)大蒜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资源评价中基因组7种分子标记(RAPD、AFLP、ISSR、SSR、SRAP、InDel和SNP)的开发和利用;(2)大蒜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分析、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3)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的大蒜遗传转化体系构建;(4)大蒜蒜氨酸酶基因、蒜薹和鳞茎发育基因(gaLFY、AsPI、AsFT1、AsFT2和AsFT4)及抗逆相关基因(AsPCSl、AsMT2a、ASAL和AsNF-YC8)的克隆和表达分析;(5)大蒜分子生物学试验技术(RNA提取、RT-qPCR的内参基因筛选和BAC文库构建)优化。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展望了大蒜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