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翰 《现代园艺》2022,(7):61-64
森林康养产业是新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产物,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问题培育出的新生业态,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有效尝试,是顺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的发展趋势,是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践证明.通过研究国际、国内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森林资源、区位及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2.
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大生态、大旅游、大数据产业平台基础上势在必行的一种趋势,在借鉴国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成功的基础上,以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蓝本,根据生态服务功能的不同做好顶层设计,对各种生态功能指标进行监测,例如负氧离子浓度和植物精气等对森林康养发挥重要功能指标的监测,提升生态价值应用,以市场为导向,抓住消费者的需求,以监测的研究数据为依据,建立有价值的行业标准与认证体系,加强NLP人才培养和专项技术创新,将有依据地进行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努力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以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真正发挥其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热聊的话题渐渐变成了"健康"、"养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产生了森林康养服务产业,在人们回归自然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对森林资源实施培育、保护、开发,可以有效地带动、促进林区及其周边农民就业和增收致富,使人和自然的友好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
周文培  谢文君 《花卉》2022,(2):140-141
苍南县现有5个市级森林康养基地,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本文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梳理出森林康养认识偏差、建设用地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康养产品单一、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策扶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康养产品、提高从业人员水平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花卉》2017,(22)
正1森林康养概述1.1森林康养的含义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1.2森林康养产业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我国已经出现了森林康养活动,一些省、市也正在进入小范围的探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思路。比如:北京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我国林业发达省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历史,深入研究了山西开展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全省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视。为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要亲近大自然,森林康养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通过开展森林康养产业,可以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简单地介绍森林康养概念,并结合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更好地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薛晓明 《花卉》2020,(10):192-193
森林康养是现在较为新型的项目,其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将旅游、休闲、疗养、养老等各方面的活动综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与服务。但森林康养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存在对其各方面的认识程度不足、资金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情况,造成森林康养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其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均受到较大的影响。金融能够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保证森林康养产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梳理和分析将乐县森林资源情况、森林旅游特色和森林康养发展现状问题,为将乐县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胜荣  潘柳廷 《花卉》2020,(2):196-197
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越来越重。本文针对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当前存在于其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还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提升理论认知水平,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政策进行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够实现产业合理布局、资源的优化使用,为贵州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森林旅游迅速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和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的大背景下,依托森林形成的新型产业——森林康养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园艺》2020,(1):61-63
"森林康养"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新形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健康的旅游消费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广元市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要创新升级森林康养旅游的产品和品牌,应发展"互联网+旅游+森林康养"模式;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18,(22)
国家林业局在2011年度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时就将森林疗养理念引入到其中来,此后森林疗养理念在我国南部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并将我国的国情以及森林现状把森林疗养这一理念重新定义为森林康养,但其本质上是相同的。本文先是对森林康养概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与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森林康养理念展开对比,并从各个方面论述了外部环境对森林康养理念的影响,主要是从景观因素以及大气环境下展开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推广经验,对森林康养的发展要素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岳刚 《花卉》2020,(10):213-214
近年来,我国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各行各业发展绿色经济,减少环境污染。在我国倡导环保理念的形势下,多个绿色经济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高原森林康养产业是一种新兴行业,将森林资源、医疗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为人们提供优质康养服务。该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先介绍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再介绍该产业的发展价值,最后提出产业的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5.
森林是地球之肺,良好的森林覆盖能有效地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而符合社会发展、绿色健康理念的森林康养产业越来越被现代人接受。森林康养是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提升人们的健康为主题,以养生休闲、医疗、康体服务为依托的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模式。本文通过对森林康养的发展历史的研究,从森林康养的兴起、发展进程、创新等方面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旨在为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郭樑  吴杨波 《现代园艺》2022,(3):73-74,62
结合国内外森林康养实例,分析森林资源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得出,只有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将其与森林资源开发、地区经济发展、养生文化及人们身心健康需求协同推进,才能使森林资源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维持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刘娟秀 《花木盆景》2024,(1):103-105
<正>随着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全面落实,践行乡村振兴成为各地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国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森林康养产业是一个新兴多元生态服务产业,融合了森林资源、景观资源、旅游资源、服务资源、药食资源、医疗养生等诸多领域内容,可以为不同需求的群众提供差异化森林康养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作为“两山”理论的实践成果,森林康养产业不仅可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还可以融合乡村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18.
国家林业局在2011年度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引入森林疗养理念,此后该理念在南方一些城市实行,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和森林现状将森林疗养这一概念引申为森林康养,其中的本质和目的是一致的。本文首先对森林康养的含义进行解释,对比德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森林康养模式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叙述了外部因素对森林康养的影响,具体描述大气环境以及景观因素的影响。用日本东京都奥多摩森林康养建设为例,对比可以看出该项目的运营方式以及建设方略等方面的优点,为发展秦岭森林康养产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草原开发有关部门和民政部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公布未来森林康养服务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加强了现有森林发展体系的建设,强化了森林康养需要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要求。开展康养模式服务,不仅有利于发展广东省的森林经济优势,能够为目前森林康养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旅游经济、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广东省森林康养经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森林康养发展模式及康养要素,以期为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对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是提出了较多的要求,对于亲近自然的需求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森林康养服务产业应运而生,能够在人们回归自然的过程中,进一步保护、开发森林资源,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相处。本文对森林康养发展模式进行探究,指出其中关键的康养要素,进一步促进我国森林康养服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