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食用菌栽培原料的筛选、开发和优化成为我国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种类众多,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具有巨大优势。但是目前,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产业壮大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利用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及目前存在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秸秆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基质,其木质素在菌丝生长中大量降解,秸秆栽培食用菌是秸秆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从我国秸秆资源的现状、秸秆栽培食用菌栽培技术、菌渣综合利用、菌丝木质素酶系及降解转化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我国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力度的加大,木屑原料的供应问题日益严重。农作物秸秆来源广、产量大、种类多,并且价格低廉、营养丰富,是栽培食用菌的理想原料。目前,利用秸秆栽培黑木耳已成为相关部门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秸秆栽培黑木耳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将农作物秸秆制作成培养基,用来栽培食用菌,采用工厂化方式生产食用菌,提高了经济效益。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不仅可以解决生产食用菌原材料短缺的问题,还能解决秸秆的处理问题,避免焚烧秸秆引起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本文简述了秸秆生产食用菌的特点、操作工艺、技术要点,及提高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地资源优势,分析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的重要意义;为推动秸秆栽培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对秸秆栽培食用菌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栽培方式及菌渣开发利用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代雁 《食用菌》2012,34(5):24-24,37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扩大,栽培食用菌废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如栽培双孢蘑菇的粪草废料、栽培其他菇的废料等.由于菇农对食用菌废料的营养价值不太了解,食用菌的废料往往被随地丢弃或作燃料,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利用食用菌栽培废料,变废为宝,对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简介部分农作物秸秆的成分与营养价值,概述我国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替代传统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介绍部分农作物秸秆作为双孢蘑菇、平菇、鸡腿菇等主要原料的栽培试验和生产应用效果。并对秸秆栽培食用菌的发展趋势作出推测。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深入分析和归纳出国内外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替代传统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的配方试验结果及优缺点。试验研究对象包括双孢蘑菇、平菇、香菇、杏鲍菇,以及金针菇、秀珍菇、凤尾菇等。并针对秸秆菌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0.
介绍我国食用菌栽培产业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发展秸秆食用菌产业的生态、经济价值,认为发展秸秆栽培食用菌对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助力"2030年达到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中志 《北方园艺》2011,(11):193-196
针对农产品废弃物在有机生态型蔬菜栽培上的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试验、栽培试验等研究出了农产品废弃物三级利用配套技术:农产品废弃物生产食用菌进行初级利用,食用菌菌渣进行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再利用和栽培基质废料进行土壤改良的三级利用,形成了食用菌生产-有机生态型蔬菜无土栽培-土壤改良的良性生态链,产品获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玉米秸、麦秸生产平菇生物转化率为8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土传性病虫害、土壤盐渍化并板结、蔬菜缺素症等连作障碍发生严重,解决设施蔬菜连作区域土壤连作障碍问题,对于提高设施蔬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几年实践,利用作物秸秆改良土壤栽培蔬菜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秸秆的利用方式有多种,秸秆直填槽式栽培技术作为一种较为简约的栽培方式,是将秸秆直接埋入栽培畦下或栽培畦间,利用秸秆自然腐烂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热量、养分进行蔬菜栽培,以达到废物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新技术。1应用范围栽培黄瓜、番茄、甜椒等的日光温室。2秸秆的种类、用量玉米秸,2000~3000kg/666·7m2;麦秸,1000~1500kg/666·7m2。3秸秆填埋方式、3·1畦下槽填埋3·1·1填埋条件适于连茬3~4年以上日光温室及10月以后定植的蔬菜作物。3·1·2填埋方法于作物定植前,根据栽培畦宽度,沿栽培畦开挖宽40~50cm,深20~25cm的槽沟,填入玉米等秸秆,使秸秆排放方向与沟向一致,踩实后填至与沟沿齐平,平均每m填玉米秸10kg左右,将栽培槽两端的秸秆头部露出地面,留作透气孔。3·2畦间槽铺设3·2·1铺设条件适于新建温室及9月底前定...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生物降解木质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木质素是农作物秸秆中的主要成份之一,木质素降解直接影响秸秆等植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从降解木质素的食用菌种类、食用菌木质素降解酶系及其营养调控机理、应用前景共4个方面,综述了食用菌生物降解秸秆木质素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大球盖菇是福建省三明市主栽的特色食用菌品种,也是主要的出口品种,其主要利用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栽培。而水稻等农作物在栽培过程中常常要施用毒死蜱、溴氰菊酯等农药。为明确含有农残的秸秆对大球盖菇产量、质量的影响,为大球盖菇高效、绿色栽培提供技术依据,开展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食用菌,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进行栽培,而且作务简单、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现将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菌糠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原料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收菌后的培养基剩余物俗称食用菌菌渣或余料,是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的复合物。近年来,我国食用菌栽培行业发展的十分迅猛,但我国食用菌菌糠后处理现状并不是很理想,大量的菌糠被随意丢弃,乱堆乱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食用菌菌渣理化性质对栽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菌渣复配基质在蔬菜栽培中的配比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食用菌菌渣在蔬菜生产领域的高效转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秆适宜栽培食用菌种类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进行玉米杆栽培食用菌试验与研究,总结出了适宜以玉米秆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的种类及技术。玉米秆适宜于发酵法进行食用菌栽培,发酵技术关键是较常规(例如麦草发酵料)培养料缩短发酵时间3 d~4 d,适宜栽培主要种类包括双孢蘑菇、鸡腿菇、草菇等;同时,也可采用熟料法(常温灭菌)栽培食用菌,适宜种类包括平菇、杏鲍菇、鸡腿菇等,但玉米杆必须粉碎并经过5 d~6 d的发酵进行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秸秆基质化栽培食用菌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把握秸秆资源产量特征以及合理测算其经济潜力将有利于进一步合理利用。研究发现2012年秸秆的理论产量和可收获量分别为76622.82和65948.14万吨,且近年来的增长态势明显。食用菌基料可利用秸秆量为19916.34万吨,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区。秸秆基质化利用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潜力非常明显,当年增值空间为49749.29-202425.74万元,其中河南、黑龙江、吉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湖北、新疆、内蒙古、江西、广东、辽宁、云南等14省区增值超过1000万元,河南、黑龙江、吉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新疆等8省区最高增值逾亿元。  相似文献   

20.
双孢蘑菇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食用菌,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进行栽培,而且作务简单、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现将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