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郊野公园属于第二自然,是城市外围的特定区域,具有良好的绿色生境本底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居民观光游览、科普健身的重要场所。针对杨凌示范区城镇、村庄、河流等人口聚集区绿化薄弱的现状,结合杨凌韦河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具有农科城特色的郊野公园建设方法。该方法依据郊野公园乡土景观的地域性研究,强调文化造园,注重生态保护与康乐活动并存,并在规划中合理的设置具有地域文化性的游乐项目。  相似文献   

2.
庞伟强 《中国园艺文摘》2016,(4):103-104,144
郊野公园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人工型边坡,对人工边坡进行绿化处理是实现公园景观性和生态保护性功能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园区内的边坡进行绿化处理,使边坡与园区内其他景观形成自然、协调、和谐的整体景观,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建设理念。文章结合实际经验,以深圳市羊台山公园为例,就郊野公园边坡绿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市常营回族乡五里桥郊野公园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建设背景和前瞻性的设计策略,以期最大限度提升五里桥郊野公园的功能性、文化性和景观性,在满足郊野公园基本特色及周边居民和游客使用需求的同时,为北京特色化的郊野公园向城市公园转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涂山湖公园方案设计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郊野公园的规划定位、策略,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公园景观布局、游览线路及植物绿化等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刘怡贝  郑辉  王星丹  张小兵  苏维 《花卉》2019,(24):71-72
近年来,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提出,郊野公园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本文以郑州市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了当地实际情况,在公园生态保护、景观特色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提出郑州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方案,为郊野公园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牛延梅  高云 《花卉》2017,(14):69-70
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绿化设施建设呼声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园林绿化规范体系逐渐完善,有效提高了园林绿化建设规模。城市山体公园利用立体形式绿化,给人们展示了不同的山体绿化环境。城市山体公园能够很好展示一个城市文化气息,展示公园独特文化内涵,当下如何保证山体自然景观基础,加强山体公园与城市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当下城市公园景观建设工作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以延安森林公园为例,简要分析了这类城市山体公园规划建设方案选择,以期为后面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郊野公园的国内外建设情况、概念和特点,并总结了郊野公园的功能,与城市空间关系、旅游开发、规划管理方法、策略研究等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状况,以便为国内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吕德昌  武静一 《花卉》2020,(10):120-12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郊野公园景观植物的营造和配置变得十分重要,现如今已成为在城市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由于郊野公园景观植物分散难以管理,所以应通过相关配置完善景观植物。本文将浅析郊野公园景观植物的营造和配置,进而保证郊野公园建设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祺  李伟 《花卉》2018,(16)
公园景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不仅能够为现代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娱乐休闲方式,而且还能够推动现代化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对绿色生态环境思维的实现。因此,本文针对公园景观中净水、净气的设计思维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为公园景观的绿化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加强城市的环境保护建设工作比较重要,对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保障公园景观绿化效率,能良好地呈现城市的美化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特征和施工的现状加以分析,详细探究了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问题和施工的优化策略,希望能通过此次对公园景观的绿化施工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的施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20多年的城市景观建设中,一味地追求整体气势,形成了大广场、大湖面、大轴线等反生态、增加碳排放的景观形式。这种景观类型,应在未来生态、低碳的城市建设中加以摒弃,同时辅以更多的湿地公园、郊野公园、都市农业等景观形式,提高城市景观的低碳和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刘烨琪 《现代园艺》2023,(19):99-102
郊野公园的建设是限制城市无序扩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市民游憩需求的有效途径。目前,郊野公园在生态环境、服务对象、功能承载等方面存在许多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因素,导致郊野公园的选址具有一定难度。鉴于此,以浙江省杭州市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各类管控要素的要求,构建杭州郊野公园选址基础情景;以满足游憩需求、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构建以游憩适宜性、生态敏感性、生境质量导向优先的3种郊野公园选址情景并进行空间定量分析;分别叠加基础情景进行不同评价条件下的选址情景模拟并比较。通过情景规划进行的郊野公园选址方法,具有更好地应对不确定因素的优势,其选址结果可为未来不同目标导向的杭州郊野公园选址提供新思路,为城市与自然协同提供更加科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蔡春会 《花卉》2022,(10):40-42
为解决山体绿化施工难度大,施工经验少,本文以顺义区舞彩浅山郊野公园为例,对本工程绿化工程施工过程(分别从树穴开挖、苗木运输、水源供应、苗木成活率保证措施、山体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浅山地区绿化工程施工的难点,提出一些可行的施工方案,如:风镐树穴开挖,修建蓄水池,修建简易索道运输苗木,严把苗木质量关,加强栽植养护管理提高苗木成活率等,选择最合理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期为类似浅山区绿化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加,很多郊野公园原本的建设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立足于大兴区郊野公园现状景观情况,提出了城市化背景下郊野公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郊野公园存在的游憩空间不足、植被长势及空间层次较差、病虫害多、基础设施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以期为后续郊野公园的设计建设和改造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秋涵 《现代园艺》2019,(12):107-108
上海作为拥有近2400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生态游憩空间缺乏等多重压力,而建设郊野公园也是上海落实中央提出生态文明战略政策的重要措施。在上海嘉北郊野公园中,整体规划定位为城市近郊休闲型郊野公园,其中体验型景观通过农业生产功能与游憩功能相融得到体现,也是嘉北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重点。通过依托所在区域特定的"田、林、水、路、院"5个自然要素,打造以农业生产、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养生、康乐疗养、农田体验的文化体验,并结合当地千年的(冈)身文化和嘉定文化,本着注重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大原则,营造自然的郊野公园风貌。  相似文献   

16.
城市周围浅山区绿化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由其产生的联动效应促进了山体公园建设、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拟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供业内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许多过去建在郊野的城市垃圾填埋场被纳入城市版图之中,如何消除垃圾场对城市的负面影响成为各大城市普遍面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以聊城青螺山郊野公园为例,探讨景观化途径的生态设计,即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创作出一个充满文化内涵、风景秀美的生态公园。以期对国内垃圾场改造为公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快速提升,与不断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城市现代化与绿色休闲空间的平衡配置也成了及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帝王陵景观公园是人们参观、游览、敬仰祖先的重要场所,而生态公园是现代城市中难得的稀缺资源,利用好自然资源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此次调查研究的公园绿化、景观、管理等方面的现状,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对钱王陵公园的中长期规划、人文建筑、绿化管理、道路建设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傅敏 《现代园艺》2019,(10):195-196
为建设更好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应管控好施工各个环节,保证园林景观工程能够满足建设质量要求。以某城市湿地公园项目为例,对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生态与景观营造是城市综合性公园设计中的两大重点,只有将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两者紧密结合,在生态设计中创造景观,在景观设计中实现生态效益,才能达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也只有通过生态一景观营造,才能使郊野森林生态景观与赭山公园这个城市综合性公园相协调,融于斯又高于斯,在性质、功能及景观方面突破真正的郊野景林,营造出大气,兼具古典与现代、人文与自然而又绚丽多彩、气势恢宏的城市综合性公园中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