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碘缺乏区补碘对母羊和羔羊TSH T3 T4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激素即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1)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人和动物体内多种酶的成分或激活剂,参与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繁殖不可少的物质。在甲状腺中合成时,碘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并受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TSH)调节。碘对人和动物的研究早已受到重视,本文在碘缺乏区对  相似文献   

2.
<正>1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温热环境主要影响鸭体的热调节机能,鸭为恒温动物,在不断变化的温热环境中,其体温可保持相对恒定是靠其具有发达的热调节机能,即鸭体进行产热和散热而实现的。鸭体内的代谢产热必须及时散发至体外,保持产散热相等以维持体热动态的平衡。如果所产生的热能不能全部散  相似文献   

3.
体温和能量代谢鸟类是恒温动物,它们可在广范围的环境温度(T_a)下,使内部体温(T_b)保持在大致相同的水平。成年鸡的正常T_b为41~42℃。为了在不同的T_a下维持其T_b,鸡形成了一些调节体温的物理和化学(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冬季的严寒和食物短缺对于温带地区非冬眠哺乳动物的生存是极大的挑战。恒温动物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产热(非颤抖性产热)是一种高效迅速的产热方式,受交感神经支配,在小型哺乳动物(包括冬眠动物)的体温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动物受到寒冷等信  相似文献   

5.
发热是指动物体在致热原刺激作用下,体温调节机能发生改变引起产热与散热平衡失调、产热大于散热,从而出现的以体温升高为主,并伴有寒战、多汗、皮温不均、心率加快、呼吸增数及各组织器官机能和物质代谢改变等发热综合症候群的全身性防御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发热是指动物体在致热原刺激作用下,体温调节机能发生改变引起产热与散热平衡失调、产热大于散热,从而出现的以体温升高为主,并伴有寒战、多汗、皮温不均、心率加快、呼吸增数及各组织器官机能和物质代谢改变等发热综合症候群的全身性防御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正>一、甲亢的病因(包括甲状腺的生理功能)1.本病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以致机体新陈代谢加快。西医称之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以基础代谢增高为特征,是属分泌系统疾病。2.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包括两个侧叶和一个甲状腺峡部,重2040克,由筋膜固定在喉软骨上。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它储存碘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所以复原甲状腺的生理机能不是件小事。3.甲亢的诱因解析:(知道诱因,就能避免)(1)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免疫低下时;(2)外伤:如车祸、创伤等外伤;  相似文献   

8.
猪的发热     
发热是指动物体在致热原刺激作用下,体温调节机能发生改变,引起产热与散热平衡失调、产热大于散热,从而出现以体温升高为主,并伴有寒战、多汗、皮温不均、心率加快、呼吸增数及各组织器官机能和物质代谢改变等发热综合症候群的全身性防御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温热环境是以温度为中心的湿度、气流(风速)及放射热四种因素所构成。各种因素与各种家畜的特征有关系,而且总是同家畜体温调节有关系,可引起体温调节性的生理和行动的反应,可以说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反应,因此将各种因素作为温热环境,可以统一处理。恒温动物的家畜、家禽的体温调节的基础是产热和放热的平衡关系,从寒冷到暑热的影响,可以看到产热和放热相关的体温调节性的生理、行动的反应。因此根据体温调节性反应的研究,不仅对家畜生理机能和环境抵抗性得到解释,而且对温热环境的生理变化可以获得有力的帮助,从而得到控制环境的坚实基础。 1、体热平衡和体温调节作用维持体热平衡的体温调节作用是产热性(包括放热抑制)和放热性的生理反应。在热的中性圈,维持和生产过程发生的产热  相似文献   

10.
前言甲状腺激素为生长所必需。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_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它们均由甲状腺合成,因此,甲状腺对调节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Turner等(1944)发现碘结合酪蛋白(即碘酪蛋白,约含碘6%)具有甲状腺激素活性。此后,研究人员相继进行了碘酪蛋白用于畜牧生产的研究,迄今已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果,在提高产蛋量、泌乳量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AA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免疫相关调节激素变化规律,在生产饲养条件下,对不同日龄AA肉鸡心脏采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生长激素(G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L)、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激素含量.结果表明:GH、T3、T4、TSH、COF和A...  相似文献   

12.
<正>鸡属恒温动物,正常体温一般保持在40~42℃左右,比一般哺乳动物要高。尤其是刚出壳的雏鸡,由于绒毛稀短,机体保温能力较差,因而其体温低于成年鸡1~3℃(一般为39℃左右),约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中枢机能才渐趋完善,机体产热能力增强,绒羽脱换,新羽长出之后体温才能达到恒定的成年鸡体温。如果环境温度适宜时,鸡体能自行调节体内温度,使之保持相对恒定。但在寒冷和酷热的环境条件下则不能很好的适应,因此必须给鸡体提供比较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激素在动物生长中是必需的。甲状腺激素有甲状腺素(T_4)和三碘甲状腺胺酸(T_3)。这两种激素都由甲状腺分泌合成,而 T_4脱碘后可转化为活性强的 T_3,其作用机制还不太清楚。甲状腺对动物机体代谢有重要调节作用。但这种机能随动物年龄、季节、环境温度、饲料等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品种、个体之间都有差异,因此,其代谢也有差异。自1994年 Turuer 等人报道碘酪蛋白(含碘6%)具有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作用以来,人们对家畜应用碘酪蛋白的研究较多,而且取得了不少效果。特别在蛋鸡、乳牛等方面效果更为明显。但是,由于碘酪蛋白与甲状腺激素一样都具有同化和异化作  相似文献   

14.
碘化酪蛋白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沈水宝*郑灵**陈建平**徐仁达**碘是合成甲状腺素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甲状腺素参与物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参与能量代谢,促进三羟酸循环中的生物氧化过程(王夔,1991);影响低等动物变态及恒温动物的体温维持。增加日粮碘含...  相似文献   

15.
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家禽体温调节的影响及评估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热环境是影响家禽福利、健康以及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家禽属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改变时,可通过调节自身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因此家禽体温调节的变化是反映温热环境舒适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对家禽产热量、采食量、蒸发散热量、呼吸频率、皮肤温度、深层体温等体温调节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研究、建立家禽舒适环境模型,科学调控家禽舍内温热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羊是恒温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羊为维持体温,将大量消耗饲料用于产热。羔羊由于体毛稀疏,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大,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当环境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不仅体重减轻及掉膘,而且低血糖、行动迟缓、腹泻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有研究表明冬春季节羔羊舍内温度应保持在5~10℃,才能保证羔羊正常生长。贵州省位于北纬24°30′~29°13′,东经103°31′  相似文献   

17.
<正>畜禽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产热和散热,它们不断地利用饲草料中的化学能,同时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即接受外界的辐射热或将体热放散至周围环境。畜禽散热通常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4种途径。动物体对低温环境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畜禽体热的调节决定于临界温度,不同种类、不同生理状态的畜禽具有不同临界温度。了解畜禽温度调节机制,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1畜禽体温调节的途径哺乳类动物及禽类均属恒温动物,为维持体温恒定,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缺硒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试验复制鸡硒缺乏的动物模型,测定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的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游离型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型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脑组织脱碘酶(5′-ID)的含量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缺硒组鸡血清中,T3、T4含量及FT3、FT4含量均显著下降,TSH含量显著升高;在缺硒鸡的脑组织中,5′-ID的活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无名高热”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猪病,猪是恒温动物,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能够依靠体温调节维持恒定的体温。当机体在致因素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发生改变,产热和散热的对比关系失调,即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而使体温升高。但单纯性体温升高与发热是不同的,所谓“高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2℃以上,同时根据家畜体温变动特点,发热又可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四种类型。而“无名高热”也是属于发热范围之内,笔者认为,它与一般常见发热症状有不同之处特点,“无名高热”呈稽留热型的高热,在抗菌素(主要青、链霉素、头孢类)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0.
鸟类,包括鸡在内,象哺乳动物那样,均属恒温动物。在一定的外界温度范围内,鸡的体温可维持在一个恒定范围,即41.5±0.5℃。体温的恒定是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精细调节下,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而实现的。鸡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并产生热量。除维持机体健康、正常新陈代谢和维持体温的需要外,多余的热量则必须及时通过各种方式散发出去,以保证最适的体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