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市民休闲森林公园作为自然与人结合的纽带,是影响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要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建设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对改善区域气候、维护生态平衡,净化城市空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现有的场地中科学合理地进行景观设计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的需求,满足"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生态理念,就成了当前休闲森林公园建设的关键。中卫市民休闲森林公园位于中卫市城郊,按照郊野公园  相似文献   

2.
冯正莲 《现代园艺》2022,(5):114-115
城市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城市化进程中应运而生,城市森林公园对于增强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探讨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从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生态原则、相似公园类型辨析、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若干建议和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实例等方面进行了阐...  相似文献   

3.
王爱民 《现代园艺》2014,(19):64-66
初步介绍了上海的七大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滨海森林公园、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及世纪森林公园)的生态与景观。森林公园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和公园的双重功能,对于建设城市生态和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福贡县森林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意义,提出促进森林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即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森林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5.
据悉,"潮白河森林公园"正式在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梭草村平原造林地块观景台落户,标志着这座沙荒地上建起的、怀柔区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潮白河森林公园正式建成。潮白河森林公园占地面积2200亩,这里曾经是砂石坑和沙荒地、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经过近一年的沙坑造林治理。建成后的潮白河森林公园碧野环绕,绿廊穿插,植有  相似文献   

6.
对矿区旧址这样的生态"创面"进行修复和绿色固定,使之兼具生态型和休憩娱乐性,完成从不毛之地到旅游胜地、天然氧吧的跨越。就改造目的而言,森林公园建设是生态转型的不二之选。本文立足矿区旧址的森林公园化建设,以改造当地生境和创造宜人环境为目的,探求规划设计思路,以期服务于未来相关生态改造领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居民对亲近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森林公园以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康养体验、森林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为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打造独树一帜的森林公园景观,以森林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探讨森林公园的规划思路与发展方向。在分析森林公园现有森林风景资源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提出规划目标以及整体规划思路,并对森林景观塑造、生态文化建设、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等进行专项规划,以期对其它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花卉》2020,(4)
森林公园的建设,对于如今社会化进程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环境规模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森林公园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及数量,还要注重森林的环境条件是否能够开展森林旅游。但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一个弊端,就是应该加强森林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假设该方面的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那么势必将会严重的影响到今后森林公园的建设及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就将着重对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森林公园的建设,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来。其次,还要不断的对森林公园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对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影响,同时也还要对森林公园管理的方式方法等,进行着重的分析,然后从这些分析中,来给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林业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湖北省荆门市作为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和国家林业信息化示范市,建设生态文明,更应当仁不让,并大有作为。一、深刻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中的三大地位(一)林业在维护生态安全中具有基础地位。森林是最大的陆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是京津冀晋豫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最大的集中连片国家级贫困区。因其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政治地位和生态意义,各级政府多年来非常重视对太行山的综合开发治理。为了给太行山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总结了近40a来河北省太行山综合开发治理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辨识了太行山片麻岩区的景观生态经济资源特征是"旱、薄、蚀、穷、低";构建"蓄、集、整、改、排"标准化治理工程技术体系;创建了3种山地生态经济林高效治理模式,即生态林、观赏林、经济林立体配置的生态经济林旅游模式——前南峪模式,生态林和经济林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林模式——富岗模式,丘陵区果草畜立体发展的经济林循环模式——绿岭模式;开发了优质核桃、苹果和板栗等特色经济林产业标准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森林公园建设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一道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三大体系,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憩疗养、健身娱乐的场所,还在保护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东官渡六户山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了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通过对项目基本情况及资源状况分析,进行功能区划分。  相似文献   

12.
火炉山森林公园,扮演着火龙凤生态休闲区、广州第三条城市中轴线重要部分、智慧城绿肺等角色,其建设是天河区乃至广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加快推进火炉山森林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集休闲、娱乐、康体于一体的休闲场所,本文对火炉山森林公园溪涧叠石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郭华杰 《花卉》2019,(18):223-224
随着我国城市环境规模的不断发展,本文将着重对我国森林公园在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来。其次,还要不断的对森林公园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对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影响,增加生态文化观念,并且在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规划方面,要充分的体现我国生态文化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王浩 《花卉》2017,(10):41-4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精神享受已经成为如今人们现实生活的刚性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资源保护理念,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势头一度高涨。旅游业一方面促进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提高了当地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探讨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关系,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区中的地位。相关人员应当对森林公园的定位引起高度重视,深入了解森林公园的重要性,加强管理。本文主要分析森林公园概念,森林公园在保护区地位及作用,明确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从而促使人们对森林公园开发具有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15.
马彦红  孙超  宁晓东 《现代园艺》2013,(16):209-209
本文就森林公园特征内涵,探讨了森林公园建设发展状况问题,并研究了实践发展策略。对森林公园实现低碳化、持续性、健康优质的发展,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向松 《现代园艺》2012,(2):11-12
林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对生态和林产品需求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森林保险,是中央支持"三农"、发展林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积极分散林业风险,保持和巩固林业建设成果,保障林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对顺利推进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各类非生物景观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落实"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载体。文章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乌丹塔拉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该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现状,科学分析其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城郊型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理论界国际上"生态城市"的明确提出已经历经了半个世纪,当前我国把生态建设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兰州市努力打造"生态城市",积极投入到创建国家生态城市的行列当中。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建绿护绿实用人才,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重大。分析了兰州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及建设"生态城市"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阐述了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巫溪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现状,以巫溪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对巫溪红池坝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现状的分析,总结其优缺点,提出完善措施,增强游客生态文明意识、规范游客生态文明行为、传播生态文明知识,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通过对巫溪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的研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重庆市其他森林公园的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森林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城市森林公园植物景观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本文以云南省内城市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为例,详细阐述了云南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意义,提出城市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进而对目前云南省内的森林公园内植物景观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优化森林公园植物景观配置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