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是瓯江大花园绿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平衡、生态隔离和景观美化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丽水瓯江大花园三种类型绿道的植物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瓯江大花园绿道的实地调查,提出城镇型绿道、郊野型绿道及绿道连接线植物设计建议及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植物设计指引,以期为瓯江大花园绿道植物景观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强  郑吉 《现代园艺》2022,(11):157-159
郊野型绿道作为绿道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植物景观规划尚缺少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路径。本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绿道一期为例,结合绿道场地现状以及规划目标和理念归纳总结出统筹兼顾、生态优先、层次分明、多元一体、经济实用5方面的实践手段,试图为郊野型绿道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实例出发,分析北京市顺义区绿道系统规划,适合构建绿地系统的原因。并且以顺义区东郊森林公园为实例分析其中的郊野型绿道。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居民对顺义区郊野型绿道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宇 《现代园艺》2011,(13):174-175
当前,广东省在全国率先进行绿道网的规划建设。汕头市濠江区立足本地,在南山湾滨海地区规划建设一条全长6.7km的滨海休闲绿道。整条绿道以爱情为主题贯穿始终,该绿道建成后将成为濠江区绿道网的示范段,成为一条体现潮汕本土文化特色,集散步、娱乐、自行车户外运动、商业、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海休闲绿道。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城市绿道中的景观同质化现象,在分析城市绿道中植物景观特色营造的意义以及植物景观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对城市绿道的特色植物景观营造做了积极的探索,最后提出了"形成丰富多变的韵律,重视植物的季相变化,与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相结合,尽量保留原场地的植物,呼应绿道景观功能与主题,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的城市绿道植物景观特色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道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有效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合理提高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水平,保证城市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分析了西安市汉城绿道朱宏路示范段绿道景观设计,引出了城市绿道概述,针对绿道设计实例指出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原则,结合绿廊景观设计、分区节点景观设计、绿道选线选型及植物选择,提出了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7.
佛堂大道森林通道绿道设计,以生态、乡野、乡村为设计理念,定位为田园型乡村绿道,在满足绿道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植物的功能,将绿道与植物的空间时序巧妙地融合,同时秉承生态与美学。通过分析其设计思路和建成后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期为未来的绿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绿道理论作为线性廊道重组自然空间的基础上,以金堂公园东区为例,提出3种类型绿道的设计途径和方法,包括边缘区绿道、自行车骑游道及游步道,使金堂公园东区形成完善的绿道网络系统.绿道的交通组织、生态、文化、科普、健身、游憩等功能均得到相应体现.  相似文献   

9.
方敏  区智  台旖 《现代园艺》2023,(9):126-128
郊野公园作为承接城市边缘和郊区的绿色基底空间,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郊区逐渐并入城区,导致其空间面积快速减少,当地居民对于家乡绿色空间游玩归属感也随之下降。通过造景手法,使公园绿地景观独具文化特色,可引发居民文化共鸣及文化归属感。以昆明市翠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基于文化感知理论的指导,结合当地历史变迁、民俗文化等,从项目背景、绿地景观分析,文化感知形式及景观展现形式、功能设施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文化感知视角下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张玮 《花卉》2018,(18)
本文分析园林绿道的规划设计,主要是为了明确当前我国各地区园林绿道的规划现状。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人们逐渐提高对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不少地区均致力于对园林绿道的开发和规划。从本质上来说,对园林绿道进行规划和设计,能够美观环境,促进生态发展。基于此,本文先从绿道的定义、特性等分析,然后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对绿道规划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园艺》2019,(23):93-95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城市空间风貌特色缺失,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绿道作为集生态、游憩、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线性绿色开放空间,其建设既彰显城市形象特色,又优化人居环境。通过分析城市游憩型绿道的空间组成要素及特色空间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营造功能多元、布局协调、生境平衡、人文延续、主题识别、体验丰富的游憩型绿道特色空间,提出相应营造策略,使有限的城市绿道特色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与游憩效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绍兴市越城区环城河绿道的规划设计研究,指出在城市绿道建设中结合地方历史文化保护和展示的重要意义,并探讨绿道规划设计中实现地域文化景观保护性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鹏  王崑  赵庆  张亚娜 《北方园艺》2016,(17):91-97
以哈尔滨市绿道建设为例,提出一种绿道融合旅游资源的设计方法,并利用绿道将旅游资源串联起来。从旅游资源与绿道融合理论、融合模式、融合应用3个方面探讨了融合设计在绿道建设中的应用,对哈尔滨市初期绿道建设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谭月明  张国欣 《花卉》2021,(2):41-42
本文通过建设口袋公园,投入资金扶持,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实现市民出门见绿、出门即可休闲锻炼的需求,口袋公园建设应以功能为主导,考虑最常使用人群,距离社区较近,满足老人与孩子的活动需求。以水电学院游园为例,论述口袋公园的设计理念,水电学院游园包括三处口袋公园,这三处游园主题分明,分别为康养养生游园、融入智慧园林主题的智慧科技游园及以郊野为主题的郊野漫步游园。  相似文献   

15.
结合新沂“水环”滨水绿道慢性空间项目,科学组合滨水绿道慢性空间的设计要素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首先分析了新沂“水环”项目滨水绿道慢行空间的设计原则,总结了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探讨了科学规划设计策略,有效组织了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设计要素,为研究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下有关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实践,侧重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为城市居民提供科普教育和游憩活动场所,对于郊野公园的地域文化表达较少触及。地方民众对于地域环境的理解和认知,规范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作用于地域环境形成乡土景观。所以,乡土景观及其构成元素在郊野公园规划设计中的文化表达,承载了地方民众对于所栖息环境的尊重与认同,由此获得归属感。同时,也在于教育和规范地方民众在大自然中的意识观念与行为活动,成为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石。以深圳大鹏新区坝光白沙湾公园设计为例,从静态和动态2个方面,探讨郊野公园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凸显将文化元素合理地运用到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文清  高群英  康学建  郭红雷 《现代园艺》2022,(18):155-156+159
绿道作为在实践中演变而成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美学与社会基础。分析了国内外绿道网络构建发展历程、绿道的发展背景和现状,探讨了国内外优秀实例,汇总了绿道当前的研究趋势和建设方向,以期对我国绿道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欣怡  蔡建国 《现代园艺》2021,(5):141-142,144
从绿道语境下剖析城市高架桥,分析高架桥下剩余空间的优劣势,总结其潜在利用价值与限制因素。以绍兴市嵊州屠家埠村附近高架桥为设计案例,从文化激活、生态修复、功能融合、安全保障4个角度探讨城市高架桥结合绿道设计的新思路,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严勇斌 《现代园艺》2022,(8):155-157
随着城市建设理念革新,建设绿色化、生态化城市逐渐成为主流,城市绿道设计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结合实践经验对复合功能视角下的城市绿道设计与实践要点加以探究。分析了城市绿道建设的功能性要求,讨论了复合功能下城市绿道设计的思路,探讨了保证城市绿道功能实现的实践要点,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将绿道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点,绿道空间增加了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仅能诠释品质生活,更能体现城市温度。人才绿道文化性表达从突显人才精神的方向出发,使所展示的人才精神与自然绿道相融合,设计中避免枯燥乏味的政策标语,避免功绩化的展示方式,避免阅读式的科普方式,避免具象化的人才信息,以最自然的方式打造一条城市与自然交汇、科技与智能彰显、人才与文化融合,穿梭于山林中的人文艺术休闲带。以深圳市龙华区人才绿道为例,浅析绿道文化性表达方式,为其他公园、绿道突出文化性表达的项目提供新的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