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日光温室黄瓜套草菇高效生产模式每年冬春茬黄瓜9月播种育苗.翌年5月下旬采收结束,产量可达9000公斤,亩产值2.0万元左右,亩效益1.5万元左右(亩成本按5年摊)。6~8月间可以栽培两茬草菇,草菇种植亩成本在1300~1500元,亩产草菇1500公斤左右,亩产值1万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卜令云 《新农业》2013,(21):39-39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乡早春温室以甜瓜为主打品牌,平均亩产量2330公斤,平均亩产值15263元。如太平乡太平村科技示范户李建华,89延长米温室产甜瓜2650公斤,产值17300元,折亩产量3275公斤,亩产值21625元。据市场调查,本地温室甜瓜的供应期在3~6月,这段时间正值各种水果上市淡季,而且涵盖"五一"节,销售高峰常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相似文献   

3.
胡全 《河北农业》2014,(1):24-26
卢龙县城关镇郑庄村利用日光温室生产黄瓜,一般亩产5500公斤,产值6000元左右,目前已发展成河北省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并进行了商标注册。现将H光温室黄瓜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冬季日光温室黄瓜标准化育苗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方冬季利用温室生产黄瓜等各种蔬菜的产值是相当高的,亩产值可达到1~2万元,是大田生产效益的几十倍,但也有效益低仅够成本或者不挣钱的。其原因很多,而培育健壮的秧苗是夺取温室黄瓜高产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薛刚 《农家致富》2014,(15):12-12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北芹蔬菜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8年4月,由王文成等菜农联合创办,现已吸纳社员300多人,主要从事蔬菜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及相关技术信息服务。该社蔬菜生产基地达5000亩,温室大棚700多栋,主要种植西葫芦、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年均出产蔬菜近9000万公斤,产值3400万元,  相似文献   

6.
黄瓜、豇豆、榨菜模式亩产黄瓜3000公斤左右,产值达1450元;秋豇豆2000公斤,产值2600元;榨菜3500~4500公斤,产值达700~900元,扣除三季农本亩纯收入可达3000多元,比常规种植油一稻模式亩增效300%。  相似文献   

7.
抚宁县五王庄村民通过几年的实践,在日光温室内成功的进行了番茄、架芸豆两大茬生产,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模式秋冬茬种植番茄,亩产6000公斤,产值达9000元。冬春茬种植架芸豆,亩产3000公斤,产值达11000元。全年亩产值可达20000元,扣除生产成本4000元,亩纯效益达16000元。  相似文献   

8.
长治市温室葡萄间作套种蔬菜周年生产模式是温室8月中下旬利用葡萄行间空档种1茬番茄,11月初开始收获,1月份完全收获,亩产5000千克,每千克按3元计,亩产值达1.5万元。番茄收获后再种1茬甘蓝,次年3月底完全收获,亩产2500千克,每千克按2元计,亩产值达0.5万元。甘蓝收获后,  相似文献   

9.
鸾凤乡高凉村位于光泽县城郊,具有地理条件优势,2000年以来全村挂广西瓜-稻-菜三熟制,栽培面积1000亩,头熟西瓜平均亩产8000公斤,产值5000元;二熟连作晚稻平均亩产480公斤.产值860元;三熟冬菜(雪里红、芥菜、小白菜等),平均亩产值达2000多元.三熟合计总产值达7860元以上.比栽培单季稻亩产值提高8倍.比裁培双季稻亩产值提高5倍。通过校经结构调整,变水稻田一至二熟为三熟制。充分地发挥了封丰地的生产精力,取得了忘好桂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15)
近年来,兴城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蔬菜在本市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兴城市设施蔬菜年播种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辣椒占整个播种面积一半以上。兴城市日光温室辣椒栽培主要以一年一大茬的栽培模式为主,通过高效品种的选择及高技术水平的管理,辣椒产量得以提高。亩产可达1.5万~1.75万公斤,亩产值达8万~10万元,亩利润5万~6万元。相比其他栽培模式,产量产值利润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1.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7,(18):31-32
海门是江苏省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浙贝母种植面积较多。近年来,根据浙贝母的市场行情,海门市采取了浙贝母与葡萄间作,同时在浙贝母倒苗后种植青毛豆的种植模式,一般亩产浙贝母1000~1250公斤。去除留种成本,以近3年浙贝母市价计算,亩产值在8000兀以上:葡萄于第二年开始产果,亩产300~500公斤,亩产值2000元左右;收青毛豆450~500公斤,亩产值800~1000元,合计全年亩产值超1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效益近二年来,这项技术在我省应用于保护地、露地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温室、大棚应用面积已达1600亩,平均亩产量5903公斤,亩产值9032元。比采用沟灌方法增加亩产量1063公斤,提高22%,亩增产值1323元,提高17%。这种灌水方法之所以能增产增收,是由于利用软管上的各个小孔使水流滴到蔬菜作物根系附近。  相似文献   

13.
<正> 深冬不加温生产黄瓜一直被视为北方蔬菜生产的禁区。为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我们于1987~1990年在鲁南地区的苍山、郯城两县,采用改良式单坡面节能大棚,在深冬不加温条件下,进行黄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开发。开发区三年间1~2月最低气温-8~-17.2℃;12~3月间,月阴天日数最长为16天。累计开发面积3932亩,黄瓜春节前上市,平均亩产5618公斤,其中3月底前亩产1332公斤,平均亩产值12122元。一般当年每  相似文献   

14.
一、马铃薯、棉花春马铃薯套种棉花一般亩产马铃薯1500公斤左右,产值1500元;亩产皮棉105公斤左右,产值1900元,年亩产值3400元。  相似文献   

15.
一、马铃薯、棉花 春马铃薯套种棉花一般亩产马铃薯1500公斤左右,产值1500元;亩产皮棉105公斤左右,产值1900,年亩产值3400元。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坎市镇农业站从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引进薏米新品种龙薏1号,安排在文馆村试种,取得成功,亩产达2718公斤。2009年在文馆村(海拔290米)、秀山村(海拔600米)、许佳村(海拔780米)示范种植1000亩,平均亩产2671公斤,亩产值2616元。比种植水稻产值高,增收显著,受到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正> 偃师县高龙乡大屯村农民王现戌,1986年在1.3亩地上用塑料大棚覆盖种植西瓜,获得好收成,亩产达4000余公斤,亩产值5000余元。他种的大棚西瓜具有四个明显优点:一是早熟,5月上旬开始收获,5月20日大量上市,5月底罢园,比一般西瓜提早成熟20多天;二是高产,比露地栽培的西瓜增产1倍,亩产达4000余公斤;三是优质,甜度大,含糖量比露地西瓜高1度多;四是经济效益高,亩产值5000余元,比露地西瓜亩产值350元高15倍。具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滦南县姚王庄镇利用温室生产秋冬茬茎用莴笋,上市期正赶上春节前后,产值高,效益好。现在滦南县温室生产秋冬茬莴笋5000亩左右,每亩产量5000kg左右,亩产值1.2万~1.5万元,是保护地生产中效益比较高的一种蔬菜。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灯塔市温室草莓套种西红柿生产面积达2000多亩,效益明显高于单一草莓生产.草莓亩产5000公斤,亩产值2.5万元,西红柿亩产5000公斤,亩产值8000元,两种作物总产值3.3万元,去除每亩生产成本6000元,亩效益2.7万元.  相似文献   

20.
刘雪基 《农家致富》2004,(17):30-30
油菜机械化生产不仅省工节本,而且宜于油菜的规模化生产,只要掌握配套技术,就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江苏省江都市大力推广油菜机械化生产。2003年机条播油菜4.5万亩,平均亩产量168公斤,亩产值470.4元,比移栽油菜增产8公斤/亩,亩产值增22.4元,亩效益增70.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