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明影响湖北省咸宁市茶产业集聚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咸宁市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对咸宁市1977-2007年的区位熵和集中化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咸宁市是湖北省主要茶产业基地,其茶产业在湖北省具有集聚效应.影响咸宁市茶产业集聚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需求变化、茶园产出效益、茶叶加工、对外关联、龙头企业等.因此,应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调整茶叶种植结构,进行深加工,开拓新品牌和新市场,延长茶产业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茶产业是咸宁市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从茶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剖析了茶产业助力咸宁市乡村振兴的优势及其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茶产业发展助力咸宁市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四川省种植茶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文章在分析四川省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对四川茶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测算,并提出了提升四川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北省十堰地区茶产业发展进行研究,阐述了该地区充分利用生态优势与茶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特色茶文化,提高品牌竞争力,助推茶产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了十堰地区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与其他产业融合不充分,茶产品知名度不高,龙头企业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同时为做好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提出了促进产业融合、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生产规模指数和生产效率指数,分析了湖北省茶叶生产的比较优势;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湖北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扩大茶叶出口,是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危机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20年的茶叶贸易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权重指数对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比较,并以双重双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影响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中国茶产业的国际市场在不断拓展,目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与其他出口大国相比相对较弱;从茶产品来看,绿茶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产品,尤其是小包绿茶长期保持绝对优势,但红茶的比较优势明显不足。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制约因素主要有劳动力成本上升、茶叶技术创新能力弱、出口茶叶质量低和农药相关标准不完善等。因此,提出增强茶叶技术创新能力、推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湖北省茶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了新的时代背景下,湖北省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茶产业是西藏自治区的特色产业以及重点农业产业,分析西藏茶产业竞争力对于西藏茶叶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西藏茶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利用钻石模型分析法,分析西藏茶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要素、企业战略等条件对西藏茶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得出西藏茶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有利于增强西藏茶产业竞争力的建议及路径.西藏茶产...  相似文献   

9.
咸宁市茶产业集聚的形成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变的今天,茶产业集聚的变化影响了咸宁市的产业结构,近年来,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叶产量不断增加,在一些茶叶产区内,茶农、茶企、茶社紧密联系,使茶产业集聚初见雏形,且茶产业的集聚效应正逐步显现出来。但是目前茶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发展现状等仍然需要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梳理云南茶产业发展现状,明晰其与主要省份茶叶出口竞争力差异,探究制约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给出促进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指导建议。文章分别从云南茶叶生产、茶类结构、市场及出口贸易等方面对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质量竞争力指数对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测算,并与全国茶园面积排名前列的8个产茶大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茶叶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偏低,显示性比较优势国内保持稳定及具有质量竞争力优势。结合云南茶产业发展及出口竞争力的定量分析,从优化茶叶贸易环境、培育壮大出口经营主体、构建云茶绿色产业链等方面提出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武汉“1+8”城市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武汉城市圈内9个城市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方法中的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区域变化差异模型来分析武汉城市圈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动态分析能够很好的揭示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76%/年,远高于其他八个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方面,增加最多的武汉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变化量为0.463,而咸宁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减小了0.609,是减少最多的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方面,耕地变化主要集中在武汉市、黄冈市和咸宁市,园地变化集中在武汉市和孝感市,交通用地变化则集中在武汉市、孝感市和咸宁市。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茶叶产业一直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虽然中国的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但是创汇能力表现疲软。通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测算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并比较中国和世界茶叶出口量前5位国家的差距,同时从成本、质量、组织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最终提出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天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78-7580
以陕南茶叶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其产业集聚进行经济学分析,指出产业集聚是陕南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集聚的主要动因来自市场、社会、文化及政府等方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陕南茶叶产业在自然资源、市场需求、产业企业结构、相关支持产业具有的竞争优势,指出通过集聚过程,茶叶产业可以成长为陕南地区独具特色的、竞争力最为强大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贵州茶叶产业发展的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茶叶产业作为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对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利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贵州茶叶产业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贵州茶产业竞争力、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金堂县脐橙产业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法、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法和综合优势指数法,将金堂脐橙产业同成都地区其他脐橙种植县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金堂脐橙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提出了将金堂县脐橙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脐橙产出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武陵山片区“三位一体”茶产业协作发展模式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研武陵山片区茶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以推动该片区整体经济的综合发展,在调研武陵山片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联动理论,提出构建茶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三大优势产业联结互动的发展思路。初步探索了切合武陵山片区实际情况的以茶产业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产业为实践推动力,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三位一体茶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实施路径,为多领域、多层面驱动武陵山片区整体经济的提升,加快国家实现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计划的步伐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朱俊成  钟儒刚  杨益明  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31-15336
茶产业是咸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茶产业发展是咸宁市政府提出的建设茶乡、桂花之乡、温泉之乡、楠竹之乡与苎麻之乡,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咸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并利用统计资料,结合对比研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从技术与创新、品牌培育、质量管理、产业链构建、文化与营销等角度提出了咸宁市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武平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优势农产品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该文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武平县发展茶产业的优势及其发展现状,分析了武平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快武平县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外茶叶产业的茶园种植面积、茶叶年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以及国内茶类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茶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增长趋势,茶叶年消费量增加,茶叶产业规模继续扩张;国内茶叶产业受市场需求变化影响,茶叶产品结构继续调整,绿茶依然保持市场主导地位,红茶、黑茶仍是消费的热点,黄茶近两年产量增加的趋势较大,其他茶类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0.
龙井茶是我国典型的地理标志茶类产品。文章从地理标志制度出发,摸清龙井茶地理标志范围及其基本情况,分析龙井茶产业基本要素构成,剖析龙井茶产业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做大做强龙井茶品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