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竹材霉菌生理特性及防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材霉烂是竹制品生产中的难题,为了探明霉菌对竹材的致霉机理并有效阻止霉菌在竹材上繁殖生长,对竹材上5种主要霉菌,即黑曲霉、黄曲霉、黑根霉、指状青霉及枯青霉的生物学特性.竹材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以及5种霉菌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与霉烂竹材的顺纹抗压强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防霉剂毒性测定和竹材防霉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93%以上,霉菌孢子萌发和生长最快,而在5℃以下,或相对湿度低于65%时,5种霉菌孢子均不萌发,菌落不生长;最适生长pH值在4~6之间.5种霉菌都能利用淀粉和可溶性糖作碳源,但只有黑曲霉能在以纤维素作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竹材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与霉菌生长呈显著正相关;5种霉菌均有淀粉酶活性,仅黑曲霉有纤维素酶活性.霉菌的淀粉酶活性与霉烂竹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是负相关,用30g/LNBW和40g/LPNW沸煮的竹材于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95%条件下,3个月不霉变,防毒效果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竹材霉菌的鉴定及防霉剂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鉴定竹材霉菌有25种。本文描述20种霉菌的形态,其中常发霉菌有青霉、曲霉、毛霉、黑根霉、镰刀菌、粉红单端孢霉。经测定,青霉菌等的生长适温为15~30℃;相对温度为60%时孢子开始萌发,93%时萌发率最高。这为选择防霉时期提供了依据。在防霉剂毒性测定的基础上,配成的PCB和CBW防霉剂效力达91.7%~100%。  相似文献   

3.
对蒜头果种腐病5种主要病原菌作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培养基的酸碱度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25~35℃)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对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高湿(RH≥100%)明显促进分生孢子萌发;各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适应的pH值范围较广,以pH5~10较适宜,但以中性左右的酸碱度为最佳,具体pH值稍有差异。经方差分析可知,各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在最适温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与其他温湿度和酸碱度条件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叶黄杨褐斑病CercosporadestructivaRav.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低于5℃或高于38℃均不能生长;偏酸环境有利于其生长,pH4.5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25℃下萌发率最高,相对湿度100%最利于萌发,pH值适应萌发范围较广,萌发率最高为pH4.0。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PDA、PMA、PS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蒸馏水中孢子萌发率亦达90.4%;光照条件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大叶黄杨褐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叶黄杨褐斑病Cercospora destructiva Rav.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低于5℃或高于38℃匀不能生长;偏酸环境有利于其生长,pH4.5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25℃下萌发率最高,相对湿度100%最利于萌发,pH值适应萌发范围较广,萌发率最高为pH4.0。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PDA,PMA,PS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蒸馏水中孢子萌发率亦达90.4%;光照条  相似文献   

6.
木霉菌株T95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菌株T95在PDA培养基、麦芽糖培养基、查彼培养基、苹果树皮煎汁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PD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产孢量也较多。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产孢的温度范围是10~37℃,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范围是2~11,最适pH值为4。在基本培养基上,葡萄糖为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木糖为产孢的最佳碳源;蛋白胨和牛肉浸膏是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天门冬素是产孢的最佳氮源;维生素B1和B2对产孢作用较大。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微量元素是Mg。分生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PDA膜好于2%琼脂膜。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pH值范围是2~11,pH值为3~5时萌发率较高;接种后8h开始萌发,时间集中在16~24h内。在25℃时,孢子萌发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0~80%,最低相对湿度为50%。  相似文献   

7.
杜松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杜松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结果 ,研究表明交链孢 (Alternariasp )和茎点霉 (Phomasp )是杜松赤枯病的主要致病真菌 ;两种病原菌均喜偏酸性的条件 ,菌丝生长发育的适宜pH值是 5~ 7;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 2 0~ 30℃ ,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 15~ 2 5℃ ,2 0℃时萌发率最高 ;Al ternariasp 在相对湿度 90 %以上能较好萌发 ,Phomasp 在湿度 10 0 %时才能萌发 ,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 ;两种病原菌对云杉和丹东桧的嫩枝叶也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和白僵菌主要生理特性及毒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5℃条件下 ,粉拟青霉 (Paecilomycesfarinosus)南北株系和白僵菌 (Beauveiabassiana)在水滴中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 79 8%、6 7 2 %和 78 4%。而当RH为 90 %以下时 ,孢子萌发率急剧下降 ,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 2 5℃ ,粉拟青霉均为 2 0℃ ;15℃以上时 ,S -Pf菌株萌发率高于N -Pf菌株 ,15℃以下相反。在PDA培养基上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产孢量基本相同 ;N -Pf最适生长温度 ;产孢温度为 2 0~ 2 5℃ ;S -Pf则为 2 0℃ ;在 2 0℃以上 ,Bb对马尾松毛虫的感染率高于粉拟青霉 ,但在 15℃以下 ,粉拟青霉则明显高于白僵菌。  相似文献   

9.
冬枣树皮疱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尖炫菌(桃茎点霉菌)Phoma persicae Sacc.单独侵染引起的冬枣树皮疱斑病是冬枣树皮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菌在PDA,OUA,CM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pH6时菌落生长最好,孢子萌发最适pH6~7;在光照与黑暗交替(12L∶12D)和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光照对产孢、孢子萌发无影响;不同营养液中,树皮煮汁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薇菜孢子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薇菜孢子萌发的土壤、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的筛选,研究薇菜原叶体和孢子体萌发的适宜条件、薇菜孢子播种以孢子采集后5~15d;培养基质为腐殖土、温度25~30℃、湿度80%~90%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与通气和光照条件关系不大,无需外界供给养料。孢子的萌发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湿度条件。在水中, 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 ~35 ℃,最佳温度为25 ℃。在25 ℃条件下,孢子在4 h 以内即可萌发。在相对湿度达90 % 以上时,孢子萌发率随湿度增大而升高。6 ~8 月是辽宁章古台地区病菌萌发侵染的适宜时期,化学防治应在此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12.
八种防霉剂对橡胶木和竹材霉菌及蓝变菌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霉菌和蓝变菌是橡胶木和竹材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八种防霉荆对上述木竹材霉菌及蓝变菌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祛霉乐防霉剂对霉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2~10PPm,和MECT相当,对蓝变菌有特效,防治橡胶木或竹材霉菌和蓝变菌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2%,可替代五氯酚钠和进口防霉剂。  相似文献   

13.
竹材主要变色菌霉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我国云南、广州、北京、湖南和安徽等省市采集变色霉变竹材标本,分离纯化得到78株真菌菌株,鉴定为木霉(Trichoderma spp.)、毛霉(Rhizomucor spp.)、曲霉(Aspergillu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菌(Ahernariaspp.)、可可毛色二孢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和稻球黑孢(Nigrospora oryzae)等.选取代表性的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营养因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影响菌丝的生长及色素形成;温度条件对菌株的生长影响较大,对于大多数菌株而言,28℃是最适生长温度,5℃生长减缓甚至停滞,但未死亡,40℃以上菌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但个别霉菌在50℃仍可生长,表明竹材霉菌对极端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竹材霉菌变色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值在4~11下皆能正常生长,最适pH值在5~8间;光照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对11个竹种和不同竹龄、部位毛竹的竹材进行了自然和人工接种致霉菌试验。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竹种间的自然抗霉性顺序依次为:黄槽毛竹>毛竹>浙江淡竹>刚竹和石竹>红竹和毛金竹>签篌竹>苦竹>黄古竹>茶杆竹,前二种为抗霉竹种,后四种为霉竹种。竹材的抗霉性与竹材的预处理方法和贮存条件有相互作用,冬伐毛竹材的抗霉性随竹株年龄增长而增强,长至5-6度的毛竹,其竹材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2-4度的毛竹;毛竹杆材上部的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中、下部。  相似文献   

15.
从形态特性、营养生长条件、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条件四个方面研究松色二胞菌Diplodia pinea(Desm.)Kichx的生物学特性。该菌对营养生长条件要求不高,在1/2PDA培养基,温度25~26℃,相对湿度90%以上和pH5~6.5时生长最好。黑光灯和日光灯交替照射或全部黑光灯照射易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自然光下则难产生。温度24~26℃,相对湿度90%以上和pH6时利于产孢。诱导产生的分子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1%的桔子晶水溶液中,25~26℃,pH6.5时萌发良好。越冬孢子于4月中下旬传播,5月中旬是发病盛期。  相似文献   

16.
用自然接种后套皿异温异湿培养法和人工接种毛竹材致霉菌混合液后同温异湿培养法,对4~5度的毛竹冬竹材和秋竹材进行霉变测定,结果表明:在温热条件下(26~32℃),毛竹材在饱和湿度时霉变最严重,霉变程度与湿度成正相关。用分月暴露后套皿保湿法对毛竹4度(8年生)冬竹材进行霉变测定,结果表明:全年12个月中,七月、二月和一月暴露的毛竹块材,霉变程度极显著地低于其他9个月份,分析系因该三月气温气湿不利于致霉菌在毛竹材上定殖繁育之故。提出两种用于竹材抗霉性快速测定及防霉处理效果评估的实验室方法和供目前生产上暂用的竹材霉变程度分级标准;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适于生产上采用的几点竹材防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冬枣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落在玉米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土豆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其中在玉米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菌落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差异不显著;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6~9,最适pH值为6~7.0,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7.0;不同营养条件下,孢子萌发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不同因素对羊肚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羊肚菌孢子在不同温度、pH、照光以及不同化合物存在条件下的萌发和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 ,确定羊肚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条件是 2 5℃、pH6 .5~ 7、黑暗 ;一定浓度范围的MgSO4、KNO3 、CaCl2 、NaNO3 能促进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其中MgSO4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油松赤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松赤枯病在阿坝州油松(Pinus tabulueformis Carr.)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表明,该病是由枯斑拟盘多毛孢(Pestatiopsis funernea Desm)Stery为害所致,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30℃,pH6.0生长最好,相对湿度100%最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20.
用6个不同地点的五针松疱锈病病原菌锈孢子作温度、相对湿度、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光照条件5个因素下的孢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锈孢子的萌发率普遍低,一般不超过10%;在0~35℃均可以萌发,最适的温度是20~30℃,但不同来源地的孢子最适温度有一定的差别;相对湿度10%以上锈孢子都可以萌发,以50%~75%的萌发率最高;锈孢子萌发适应的pH值范围较广,以pH值6~9较适宜,但以中性的酸碱度最佳;光暗交替对孢子萌发有利,营养条件对萌发的影响不明显,各种浸汁对萌发率影响不大。经方差分析,在最适的温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各地的锈孢子萌发率差异显著;在不同的营养条件和光照条件下,锈孢子萌发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