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樗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樗蚕(PhicosamiacynthiaWalkeret.)属鳞翅目,天蚕蛾科。在河南省主要危害臭椿苗木及幼树叶片,受害苗木提前40d左右落叶。1989年在信阳地区有零星发生,苗木叶片被食20%。199年虫口密度大增,每株多达40余头,苗木叶片被食6O%以上。为了掌握樗蚕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1991年在息县城关镇和八里岔乡进行了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现将结果报导如下。l生物学特性1.l生活史根蚕在淮河流域,l年发生3代,以蛹在茧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卵期15d;5月下旬孵化出第】代幼虫,幼虫期25d36月中旬开始结虽,蛹…  相似文献   

2.
樗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张有省陈彦华闫香彬高山丛高春祥邓国胜刘春生张瑞兴(大城县林业局)樗蚕,又名乌桕樗蚕蛾(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国内分布于华东、东北、华南、四川一带,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美国、法...  相似文献   

3.
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第一代幼虫期6月上旬~7月中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危害盛期为9月中旬.人工剪除越冬茧蛹,成虫羽化盛期使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可降低虫口基数.在低虫口密度时,采取生物制剂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樗蚕的发生和危害;在高虫口密度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4.
樗蚕在安徽省每年发生2~3代,而淮河以北均2代为主,极少发生3代。成虫羽化高峰为0~3时,群体羽化期长达40d,羽化率为6122%。每雌产卵数量约为276±505粒,遗腹卵142±511粒,雌成虫寿命4~10d,雄成虫寿命2~3d。卵期为8~9d,幼虫孵化高峰时刻为6~8时,孵化率高于95%,幼虫一般5龄,其全历期约30d。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调查了樗蚕 (PhilosemiacynthiaWalkeretfelder)的生物学特性、危害习性、形态特征、生活史、寄主植物 ,进行了防治试验 ,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樗蚕Philosamiacynthia危害椿树及泡桐、石榴。在河间市一年可发生2~3代,1代历期为80~90天,以幼虫危害寄主叶片,总食叶量可达到406.86cm2/头。樗蚕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湿度适宜与否。其次是受越冬蛹基数、寄主树种的多寡以及天敌数量的影响,在防治上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如人工消灭越冬蛹和大龄幼虫法、灯光诱杀成虫法,以减少幼虫发生量。药剂防治必须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至3龄前这一关键期。  相似文献   

7.
樗蚕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樗蚕Philosamiacynthia危害椿树及泡桐,石榴,在河间市一年可发生2~3代,1代历期为80~90天,以幼虫危害寄生叶片,总食叶量可达到406.86cm^2/头,樗蚕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湿度适宜与否,其次是受越冬蛹基数,寄主树种的多寡以及天敌数量的影响,在防治上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如人工消灭越冬蛹和大龄幼虫法,灯光诱杀成虫法,以减少幼虫发生量,药剂防治必须掌握在幼虫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樗蚕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南昌市郊区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茧内越冬,茧附着在寄主(樟、臭椿、乌桕等)枝叶或其它灌木上。6月下旬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为害烈期。  相似文献   

9.
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在保定1a发生2~3代,以2代为主,以蛹在茧内于树上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5月8日,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7月16日。4龄幼虫排粪量为26粒/头。4龄幼虫期平均抓着力为42g,5龄幼虫平均抓着力为195g。樗蚕性比为雌∶雄=1∶103。在河北省主要寄主植物有臭椿、臭檀、花椒、枣树、泡桐等,另外有13种植物,共18种,分别隶属于16科。  相似文献   

10.
樗蚕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樗蚕属磷翅目大蚕蛾科 ,是一种食量大、食性杂的暴发性害虫。通过 3年的试验研究 ,弄清了该虫在沧州市椿树上 1年发生 2~ 3代 ,且 8月 18日前化蛹的樗蚕可产生第 3代 ,以后化的蛹可直接越冬 ;枣树和其它寄主植物上的樗蚕 1年仅发生 2代 ,没有世代分化现象 ;同时摸清了各世代卵、幼虫、成虫的发生时期和历期 ,为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樗蚕幼虫的防治试验,确定了对其防治的有效方法。采用1000倍液的乙基1605对体长5mm的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700倍液的乙基1605或500倍液的甲胺磷对体长8mm的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400倍液的乙基1605对大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即随着幼虫体积的逐渐增长,所用药液的浓度也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樗蚕幼虫的防治试验.确定了对其防治的有被方法。采用1000倍液的乙基1605对体长5mm的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700倍液的乙基1605或500倍液的甲胺磷对体长8mm的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400倍液的乙基1605对大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即随着幼虫体积的逐渐增长,所用药液的浓度也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3.
樗蚕 (PhilosamiacynthiaWakkeretFelder)为鳞翅目大蚕蛾科 ,近两年在河北省部分地市形成灾害。 2 0 0 2年 7月起 ,我们在秦皇岛市区对第 2代樗蚕及其天敌进行观察 ,对照书本记载发现有差异和不完备之处 ,现将观测结果表述如下 :1 虫态1 .1 成虫全体青褐色 ,体长 2 9~ 33mm。触角黄褐色 ,长 1 1~ 1 2mm。翅展 1 39~ 1 5 4mm ,前翅内线白色折角 ,外线白色 ,内线外侧和外线内侧镶黑褐色边 ;内、外线间有一月牙形白斑相连 ,白斑上缘黑褐色 ,下缘黄色 ;翅顶宽圆向外突出 ,突出部分的下方有一黑色眼状斑 ,斑的上缘为一白色弧线 ,斑的上方…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 治樗蚕, 采用 树干 注射 25 % 灭 幼 脲Ⅲ 号悬 浮 剂, 10 % 灭 百可 乳 油, 50 % 甲胺磷乳油 , 25 % 敌 杀死乳 剂等药剂 的 方法, 对樗 蚕1 ~3 龄 幼 虫进 行 了防 治 试 验。与 对 照相 比,4 个处理 均达到 极显著水 平, 4 个 处理之间 也存在 极显著差 异。并 且幼 虫死 亡率 随着 时间 的延长而呈 对数曲线 的趋势 上升。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樗蚕大量的室内和野外调查,对其发生期和发生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越冬代成虫羽化始盛期和以蛹重估计卵量的预测模型,从而为确定防治适期,预测发生程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樗蚕 (Samia Cgntnia Donovan) 属鳞翅目,天蚕蛾科,是林木的害虫。其幼虫食叶片,且食量大,常常对树木造成严重危害。过去对该虫生活史掌握不准,大量材料记载均为一年发生1—2代,与樗蚕实际发生代数不符,从1988年开始,我们对其进行了观察。现将两年来观察结果初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樗蚕资源与气球摄影在调查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从日本引进的低空气球摄影设备进行了樗蚕资源量估计的研究。研究表明,樗蚕在树体中的分布与叶幕有关。椿树为强喜光树种,各个方位叶幕厚度相差不大,可按树冠投影进行平均估计。  相似文献   

18.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t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自1991年以来,在沧州市南皮县大量发生,1992年迅速扩散至全市各县及邻近地市,并暴发成灾,对重要乡土的绿化树种——臭椿造成严重的危害,个别地段树叶被吃光,影响了椿树的生长和环境美化,给林业生产和绿化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在食料不足时还可为害枣树、泡桐、石榴等树种。作者自1992年起对其越冬代成虫羽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越冬代樗蚕羽化始盛期预测进行了研究,以对该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该文研究了3种林分类型樗蚕Philosamia cynthia自然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樗蚕世代内种群数量呈不断减少趋势;在各虫期中,1~2龄幼虫存活率最低,卵期存活率最高;不同世代间,第1代存活率高于第2代;在不同林分类型中枣粮间作存活率最低,而臭椿片林最高.在不同世代间各虫期的死亡原因和死亡率及变异程度有所不同,在不同年度间以蛹期死亡率变异最大;在不同林分类型中枣粮间作类型中樗蚕世代总死亡率及各虫期死亡率高于臭椿片林和臭椿行道树.  相似文献   

20.
樗蚕越冬代雌蛹重与产卵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樗蚕越冬代雌蛹重与产卵量关系研究韩会智宋华茹张秀红任淑萍(沧州市林业局,061001)刘侠李振刚(沧县农林局)(任丘市林业局关键词雌蛹重;产卵量;樗蚕中图分类号S763.42RELATIONSHIPBETWEENPUPAWEIGHTANDLAIDE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