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肥料对蔬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蔬菜的产量,芹菜、大白菜、青萝卜不施肥处理的产量仅分别为施肥处理最高产量的57.0%、35.2%、68.4%;在施用的几种不同配方肥料中,以施用硫酸钾复合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且经济效益最好;以施用氯化钾型复合肥处理的蔬菜植株硝酸盐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莴笋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苏州地区,春莴笋的营养生长期可划分为:发芽期7d左右,幼苗期30 ̄35d,莲座叶生长前期70 ̄75d,莲座叶生长后期约30d肉质茎形成期50d左右。经统计分析,单株平均叶片数、叶片鲜重与茎鲜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春莴笋进入可采期后延期7 ̄10d采收,茎鲜重可增加20% ̄30%,干物质含量可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3.
肥水互作对莴笋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养分量比(NPK)和土壤水分互作对莴笋茎、叶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莴笋茎、叶产量差异极显著.3个土壤水分下N2P3K1和N3P2K1处理对莴笋茎、叶产量的效应较好.随水分含量增加,莴笋茎、叶产量增加,不同土壤水分间莴笋茎、叶产量的比值大小以YW25/ YW15>YW20/ YW15>YW25/ YW20.不同施肥处理莴笋茎、叶硝酸盐含量在3个水分下高低各异.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相同处理莴笋茎、叶硝酸盐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莴笋(茎、叶)硝酸盐含量以W25下较低.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钼锰对莴笋生长发育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钼、锰及其交互作用下对莴笋生长发育和其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使莴笋叶绿素增加量从8.1%到28.2%不等,使莴笋产量增加了1.3%到47.5%不等,同时两者均不同程度地使硝酸盐在莴笋中的累积从3.7%下降到29.2%,其中处理7(0.1%Mo 0.5Mn%)在所有处理中对增加莴笋叶绿素含量、促进莴笋生长发育、减少莴笋体内硝酸盐累积和提高莴笋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方面都表现出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钼、锰及其交互作用下对莴笋生长发育和其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使莴笋叶绿素增加量从8.1%到28.2%不等,使莴笋产量增加了1.3%到47.5%不等,同时两者均不同程度地使硝酸盐在莴笋中的累积从3.7%下降到29.2%,其中处理7(0.1%Mo+0.5Mn%)在所有处理中对增加莴笋叶绿素含量、促进莴笋生长发育、减少莴笋体内硝酸盐累积和提高莴笋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方面都表现出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壤与施肥对莴笋硝酸盐和营养品质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pH值菜园土施肥对莴笋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菜园土以酸性土上莴笋适应性最好,中性土次之,微酸性土生长最差。增施磷、钾肥及氮磷钾+DCD+M0肥均明显提高了莴笋产量,有利于降低莴笋茎、叶硝酸盐含量;酸性土、中性土以氮磷钾配施较施氮降低硝酸盐含量3.0%(茎)、10.0%(叶)、22.8%(茎)28.9%(叶),提高产量20.5%,125.00%,且改善了莴笋营养品质;微酸性以氮磷钾+DCD+M0配施较氮降低茎硝酸盐含量27.3%,改善了营养品质,提高产量21.4%。酸性土较中性土、微酸性土更易获得高产、低硝酸盐的优质莴笋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5个离笋品种进行了成株期食用茎、功能叶、苗期功能叶硝酸盐累积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的累积量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成株期食用茎最大差异达71%;成株期功能叶最大差异达79%;苗期功能叶的最大差异达62%;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硝酸盐累积量以幼苗期为高,苗期功能叶与成株期功能叶之间的差异可达46%~78%;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硝酸盐含量也存有差异,茎的含量一般大于叶片的含量,差异可达16%~21%;食用茎和功能叶的硝酸盐累积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r=0.7936)。  相似文献   

8.
不同肥料对潍县萝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萝卜产量最高 ,且植株内硝酸盐含量最低 ,其次为氮、钾配合 ,再为氮、磷配合 ,单施氮肥产量最低且植株内硝酸盐含量最高。但施用不同的氮肥品种对产量和植株内硝酸盐含量也有影响 ,施用氰氨化钙虽不如单施尿素产量高 ,但植株内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 ,施强力尿素的产量高于普通尿素 ,且植株内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关于低硝酸盐莴笋品种筛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P、K肥不同组合对莴笋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特征的影响,为中性和酸性菜园土上莴笋的高产优质和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九龙坡区7个蔬菜基地开展田间试验,7个试验点按不同NPK配合设4个处理,分别为PK、NK、NP和NPK肥配合处理,另设无肥处理作对照(CK).N、P、K养分用量分别为:N300 kg/ha,P2O5 150 kg/ha,K2O 225 kg/ha.在收获期,测定莴笋产量、硝酸盐、氨基酸、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及养分含量等,并计算其养分利用效率.[结果]7个试验点中NPK肥配合处理莴笋产量为23963.41~42651.09 kg/ha,其大小顺序均为:NPK>NP>NK>PK>CK处理,相比对照处理,各处理莴笋产量均极显著增产(P<0.01,下同),较CK提高20.79%~77.99%;莴笋硝酸盐含量为2473.11~3090.22mg/kg,与对照处理相比,NK处理硝酸盐含量极显著增加,其他处理硝酸盐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莴笋还原糖的含量为0.928%~1.286%,相比对照处理,NP处理还原糖含量极显著增加,其他处理还原糖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莴笋氨基酸的含量为186.19~276.25mg/kg,相比对照处理,PK处理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降低,NP和NPK处理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NK处理增加不显著(P>0.05);莴笋Vc的平均含量为413.3~477.2 mg/kg,相比对照处理,其他处理Vc含量均极显著降低.莴笋对N、P和K三要素的平均吸收量分别为40.30~88.10、6.15~11.80和75.40~134.08 kg/ha,各肥料配施处理莴笋对N、P、K吸收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与N、P肥相比,K肥利用率最高(18.4%),且N、K肥利用率变异系数较高.[结论]对于中性和酸性紫色土,均以NPK配合(N 300 kg/ha,P2O5 150 kg/ha,K2O 225kg/ha)处理为莴笋优质高产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1.
王开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89+7698
[目的]研究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对生菜(Lactuca sativa var. ramose)、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量污泥施用量对生菜、白菜和番茄的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生菜、白菜和番茄种子发芽率降低。[结论]污泥对生菜、白菜和番茄的发芽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了硅钾矿物肥料对生菜(Lactuca sativa)生物量及相关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结果]硅钾矿物肥料对生菜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施用硅钾矿物肥料或硫酸钾均能使生菜叶绿素含量增加,但对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用硅钾矿物肥料可以提高生菜中钾的含量,其中,施用高量硅钾矿物肥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效果不及硫酸钾处理。[结论]硅钾矿物肥料具有部分替代硫酸钾等钾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NCBI数据库下载了81518条生菜EST序列,处理后得到无冗余序列61757条,共搜索到2040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3.3%。三碱基重复是主要的类型,占38.53%,其次是二碱基和六碱基重复,出现次数最低的是四碱基重复。在181种重复基元类型中,(AGA)n和(ATG)n是主导的重复基元类型,分别占12.01%和3.53%。设计合成的30对引物在50份生菜资源进行鉴定,共筛选出4个材料特异性标记。该研究为后续开发生菜多态性 EST-SSR标记,进行种质资源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3个耐热品种(“意大利全能生菜”、“耐抽薹生菜”和“辛普森-精英”)和3个不耐热品种(“生菜王”、“大速生”和“嫩绿奶油生菜”)为试验材料,研究散叶莴苣在人工模拟高温胁迫下的热害情况、细胞膜透性、保护酶相对活性变化以及丙二醛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幼苗热害指数是鉴定散叶莴苣的耐热性的理想指标,高温导致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意大利生菜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意大利生菜(Lactuca sativa L.var.ramosa Hort.)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有效氯含量(0、0.5%、1.0%、2.0%、4.0%)的漂白水灭菌,于MS培养基上培养无菌苗。取4~5 d苗龄的无菌幼苗子叶,在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进一步诱导生芽、生根,筛选最佳诱导激素配比及激素浓度。[结果]意大利生菜种子经有效氯含量1.0%的漂白水处理,于MS培养基上培养可获得意大利生菜无菌苗。无菌幼苗子叶在MS+0.5 mg/L 6-BA+0.20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的培养基上,可以得到理想的意大利生菜愈伤组织;在MS+0.25 mg/L 6-BA+0.20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的培养基上,最有利于意大利生菜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发生且对后期生根有良好的诱导作用。[结论]配合使用一定浓度的6-BA和NAA可有效建立意大利生菜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建立意大利生菜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章骏  汤锋  唐俊 《湖北农业科学》2011,(20):4209-4212
采用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了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 E.G.Camus)叶片对结球生菜(Lactucasativa L.var.capitata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铺地竹叶片粉末对结球生菜种子的萌发和幼根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50~200 g/m2的范围内,幼根抑制率为12.15%~28.91%。在50~100 g/m2的用量下,铺地竹叶片对结球生菜苗长表现为促进生长作用,而在200 g/m2时,则表现为抑制生长作用。施用铺地竹叶片后3 d、6 d、9 d和12 d,结球生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特别是叶绿素a的含量显著减少,随着基质中叶片粉末浓度的增加,结球生菜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含量高低依次为对照、低浓度处理、中浓度处理、高浓度处理。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竹叶对结球生菜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减弱。这个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自然条件下铺地竹叶片对植物生长的化感效应,说明其具有开发植物源除草剂的潜力,为研究铺地竹叶片中的化感物质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叶菜中重金属Pb的含量,选择有机肥、猪粪、牛粪、鸡粪和花生麸5种有机物料为材料,分别以0.5%、1%、2%、4%4个水平的用量施入重金属污染土壤,通过种植3茬生菜(Lactuca sativa L.)的盆栽试验研究有机物料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生菜生长及其P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有机物料利于生菜生长,有提高生菜生物量的趋势;大部分有机物料处理没有显著影响生菜地上部分的Pb含量;5种有机物料中,仅牛粪有提高生菜地上部Pb含量的趋势;生菜Pb含量平均值高低的顺序为牛粪>鸡粪>花生麸>有机肥>猪粪,但不同有机物料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大部分处理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的DTPA-Pb含量,初步揭示了供试有机物料没有显著影响生菜地上部Pb含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地木耳提取液对生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木耳提取液对生菜种子的发芽率无影响,但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幼苗根长、株高、侧根数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增加,尤以0.2 mg/mL的地木耳提取液效果最好,但不同生理指标显示的最适浓度有差异。生菜作为食叶类蔬菜,以叶绿素含量作为指示性生理指标更为适宜,因此,地木耳提取液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05 mg/mL。  相似文献   

19.
Two seed lots of lettuce (Lactuca sativa L.) cv. Krolowa Majowych were primed in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8000 at -1.25MPa for 7 days in dark at 20℃. Two fungicide treatments combined with PEG were used to control fungi: 1) Funaben T (0.1%) and Apron 35 SD (0.02%) were added to -1.25 MPa PEG solution (PEG+F); 2) After seed priming and drying,Funaben T was mixed at 5 g kg-1 and Apron 35 SD at 1 g kg-1 of seeds (PEG then F dust). PEG, PEG+F and PEG then F dust treatments reduced significantly thermodormancy and increased the seed germination at 35℃ in both lots. PEG then F dust treatment had the best effect on reducing seed thermodormancy at 35℃, and increased seed germination to 64.5% in lot 1 and 72.0% in lot 2 compared to 0 in untreated. PEG and PEG then F dust treatments have accelerated germination speed at 20 and 15℃ in both lo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seed infestation in which the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PEG+F and PEG then F dust compared to untreated seeds and PEG primed seeds. PEG priming enhanced seed infestation considerably by Alternaria alternata, Penicillium spp., Rhizopus spp. and Ulocladium spp. Mycological analysis showed higher frequency of Alternaria alternata and Ulocladium spp. in untreated seeds at 20℃. Priming in combination with fungicides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the infestation of fungi, especially Alternaria alternata infesta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克隆叶用莴苣热激蛋白Hsp90基因并探讨其响应热胁迫的相关机制,为揭示叶用莴苣抗热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 技术相结合,从叶用莴苣叶片总RNA 中克隆LsHsp90 cDNA 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qRT-PCR) 分析LsHsp90在叶用莴苣耐热品种Z36和热敏品种S106受37℃和42℃热激后叶片的表达差异。【结果】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2 330 bp,开放阅读框2 097 bp,编码698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量约79.8 kD。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同源比对分析表明,LsHsp90基因编码蛋白含ATPase位点和Hsp90保守结构域,并与拟南芥(AY081302.1)、紫茎泽兰(EU269070.1)等多种物种的热激蛋白90高度同源;进化树分析表明,LsHsp90与紫茎泽兰Hsp90基因(EU269070.1)聚为一类。qRT-PCR分析表明,37℃热胁迫下,该基因在耐热品种和热敏品种的叶片中均上调表达;42℃高温胁迫下,热敏品种S106 中下调表达,而耐热品种Z36上调表达。【结论】成功从叶用莴苣叶片中分离克隆到LsHsp90,该基因具有已知物种Hsp90基因的特征,该基因在热胁迫下有不同的表达特征,预示该基因其可能在抗高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