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紫苏醇是带有香气的单萜类天然活性物质,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研究价值;在发达国家,紫苏醇已广泛用于胶质母细胞瘤、胰腺癌、肺癌、皮肤癌、乳腺癌等的临床治疗,近几年其抗癌机制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紫苏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从紫苏醇的获取途径、功能与应用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加工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紫苏籽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探究了紫苏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香紫苏属唇形科双子叶草本植物,其花经过加工提炼后产生精油,其残渣花壳经厂家深加工后可提取内酯、醇。最终产品为龙涎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是国内外畅销的香精香料化妆品原料。有关专家通过考察和市场预测,栽培香紫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蒲县经过3年试验示范,试种成功香紫苏并逐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香紫苏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紫苏醇为原料合成了7个香紫苏醇衍生物,采用波谱技术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香紫苏醇衍生物对供试病原菌的菌丝中长及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活性比香紫苏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香紫苏残渣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紫苏(Salvia Sclarea L.)又名南欧丹参,唇形科鼠尾草属.原产地中海沿岸,现主要产于中欧诸国及美国.其茎叶和花序含有精油,为琥珀-龙涎香型.龙涎醚原本是一种珍贵的动物香料,它产自抹香鲸.由于人类过度捕杀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化,抹香鲸已频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从70年代起美国首先制定法律禁止龙涎香及鲸制品进入美国.为了满足香料工业对龙涎香的需求,人们在开发和研制天然龙涎香替代品的过程中发现,香紫苏除萜精油以及从香紫苏残渣中分离出的香紫苏醇,是合成龙涎香型香料的最佳原料.香紫苏因此身价倍增,香紫苏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滴灌香紫苏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滴灌香紫苏优质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布管方式、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香紫苏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紫苏为唇形科白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米左右,具有奇异芳香,可从茎、叶、花中提取香精,用作保健品原料。伊犁霍城县察布查尔县已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洋紫苏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开发应用的可行性,用丙酮抽提和分离洋紫苏的红色素,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洋紫苏色素最大吸收波长是400 nm,在红光区没有吸收峰.在pH 8.0时,该色素的颜色最深.45~65℃下色素稳定性较高,当处理温度为85℃时,短时间内(2 h)色素颜色加深,处理时间延长则导致色素降解.白光照射使色素溶液的颜色明显变深.防腐剂苯甲酸钠对该色素有保色和增色效应;而还原剂亚硫酸钠则有强烈的增色作用;H2O2使洋紫苏色素氧化而颜色变浅;葡萄糖对其基本没有影响.Mg2+和Na+对洋紫苏红色素有轻微的增色作用,低浓度Ca2+和K+有一定的增色作用而高浓度则表现出减色效应.  相似文献   

9.
香紫苏菌核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紫苏菌核病是近年发生在陕西香紫苏产区的一种新病害 ,每年发生 1次。关中地区发病期为 4月下旬~ 5月上旬 ,陕北 6月中旬~ 7月上旬。发病程度主要与温度和土壤湿度有关。加强田间管理 ,清除病株残体 ,同时结合喷施低毒药剂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香紫苏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其滴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及布管、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药食两用植物金花葵的种子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可开发为新型植物油,富含金丝桃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保健和治疗功效。就金花葵的生物学性状、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金花葵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2.
刘航  杨晓燕  侯相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06+113-106,113
对羽叶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 Turcz.)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墨西哥鼠尾草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鼠尾草挥发油对5种供试的细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8、8、4、8、8mg/mL;对5种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879 mg/mL;其次是尖孢炭疽菌和腐皮镰刀菌,EC50值分别为7565和10731mg/mL。  相似文献   

14.
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荔枝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荔枝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成分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试验。[结果]从荔枝草挥发油中鉴定其中大部分化合物。抑菌活性试验分别为对巨大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发现荔枝草挥发油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20-40μl/ml。[结论]荔枝草挥发油成分中以萜类成分为主,有着独特的生物活性,对于药物开发利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引据相关文献,概述了紫苏叶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北五味子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中药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etW ils.]的干燥成熟果实[1],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因其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2],又名五梅子、玄及、会及、山花椒等[3]。商品中将五味子称  相似文献   

17.
白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白鲜属植物资源分布、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等研究概况,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花椒凤蝶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椒凤蝶在秦安县对花椒为害严重 ,受害株率达 6 0 .8%,造成果实减产 10 %~ 30 %。该虫每年发生 3代 ,以蛹越冬。采取工作捕杀幼虫和蛹、夏季幼虫孵化后喷杀虫剂及保护利用天敌的防治方法 ,可有效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19.
黄精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系统地收集了国内外有关黄精的研究资料,对黄精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详细地评述,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