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大文 《玉米科学》1997,5(1):018-021
从泰国爆裂玉米TP中分离出30多个株系,对它们的生育期、穗部性状和爆裂品质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株系从出苗至抽雄期为68天左右,各株系表现出穗较长较粗、行数多、单株产量较高的特点,平均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分别为15.9cm、3.4cm、15.7行、39粒、13.5g和71.3g。爆花率平均为886%,27%以上的株系高于95%。膨胀倍数平均为16.4倍。30%以上的株系在18倍以上。膨胀体积平均为21.3ml/g,13%的株系在250ml/g以上,穗部性状与爆裂品质之间只有微弱的相关,表明对TP群体进行进一步改良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体细胞杂种的青枯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的双单倍体系81-15与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的原生质体融合株系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其目的是对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抗青枯病种质的有效性及抗性鉴定技术进行评价,获得抗病育种材料。结果表明:在鉴定的18个体细胞融合株系中,抗性分离表现为从感病(S)到抗病(R),多数表现为中感(MS)到中抗(MR)水平。田间病圃鉴定、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的结果显示:田间病圃鉴定的病情指数(DI)和人工接种鉴定病级(DS)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DI=-0.39+4 DS,r2=0.921),双侧翼SCAR标记SCA07446和SCA12980鉴定同时具有两个标记特异带的株系均为前两种鉴定表现为中感(MS)以上的材料。综合分析同时利用3种方法鉴定的结果:CHT-3、CHT-5、CHT-6、CHT-10、CHT-15等5个株系为抗病材料,证明体细胞融合是利用野生种质资源抗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青枯病是马铃薯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在我省危害相当严重。建立青枯病专用病圃可有效的评价筛选抗病资源材料,供育种和生产利用。通过两年病圃的初步评价,从我所选育、收集的部分资源材料和常规品种(系)中筛选出为中抗的材料9份。两年平均结果病指相对值大于70%,属于高抗(R)的株系为0,病指相对值于40%~70%之间为中抗(MR)的占参试株系的19.29%,病指相对值于20%~40%属中感(MS)的占参试株系的35.09%,病指相对值小于20%属感(S)的占参试株系的45.61%。从病圃发病株率和病指可以看出,成都地区马铃薯生长季节青枯病发病情况春季主要集中在5月份,秋季主要集中在10份,春季病情严重,秋季发病轻。  相似文献   

4.
何晶 《杂粮作物》2004,24(6):F003-F003
丹玉30号审定号为辽审玉[2001]-95。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紫色、叶色深绿。株高282.0cm,穗位128.0cm,主茎叶片数18-20片。果穗为长锥形,穗长22.3cm,穗粗5.5cm,穗行数16-18行,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8g,出籽率85.2%。米质中上等,抗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拟眼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青枯病。生育期128d,活秆成熟,属晚熟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茄子新品种——“庆丰紫红茄”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华南地区夏秋季高温多雨,茄子青枯病多发,果实品质变差等问题,2004年以抗青枯病、耐热性强的长石选为母本,较早熟、高抗青枯病的台选6为父本配制组合,并进行组合力测定,2005~2009年期间,对该组合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品质鉴定和耐热性鉴定等研究。结果显示:在2005年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7年区域性试验中该组合品种总产量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2%和14%以上,增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2007年夏季,与对照品种相比,该组合品种的总产量增产高达141.3%;2006~2009年经品质和耐热性鉴定,表明该品种是一个品质优、耐热性强、中抗青枯病的杂交一代新品种,并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庆丰紫红茄。  相似文献   

6.
杜贤章  周晶 《杂粮作物》2004,24(6):343-343
沈玉19号于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 1 特征特性 沈玉19号在幼苗期叶色浅绿,叶鞘紫红,长势强.成株株高285 cm,穗位120 cm,穗长18.4 cm,穗粗5.4 cm,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46粒左右,穗轴红色,果穗长筒型,籽粒为黄色马齿型.株型较紧凑,叶色浅绿,叶片挺直较上冲,总叶片数19~22片,花丝淡粉色,根系发达,千粒重358 g左右,籽粒粗蛋白含量73.59%,赖氨酸含量 0.33%.早熟性好,沈阳地区生育期120 d左右,抗逆性强,茎秆坚硬,抗倒伏,抗倒折性强,高温干旱年份不早衰,耐青枯,空秆率低,结实正常,抗大小斑病、弯孢菌、尾孢菌叶斑病、青枯病.种子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7.
腾糯2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选育而成,原名糯玉528,审定编号:晋审玉2009022。植株较低,株型清秀,生长整齐,株高200cm,穗位80cm,穗长20.5cm,穗粗4.8cm,穗行14-16行,行粒35粒,子粒浅黄色,出苗到采收鲜穗80-90d。2007-2008年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青枯病、矮花叶病,感丝黑穗病、粗缩病。  相似文献   

8.
定丰17号是定西市农科院于2002年利用自育品系“核1”作母本、“CMS858”作父本杂交,再经多年株系优选,最终选育出的抗病性强、丰产优质、水旱兼用型春小麦新品种,于2014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定. 1 生物学特征特性 定丰17号幼苗直立,叶色深绿,生育期98~105 d;株高为90~96 cm,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紧凑,群体结构好,分蘖成穗高,穗层整齐,丰产性好;长芒白穗、穗纺锤形,白粒角质,籽粒饱满,穗长9.4~10.0 cm,穗粒数37.0~42.0粒,千粒重41.6~44.6 g,容重758~811g· L-1.经2012年在兰州温室进行苗期混合菌接种鉴定和甘谷小种圃成株期分小种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供试菌系条中32号、水4、水5表现免疫,对条中33号、贵22-9、贵22-14及混合菌表现中抗,总体表现中抗.  相似文献   

9.
转Pi-d2基因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由pCB6.3kb、pCB5.3kb和pZH01-2.72kb三个不同表达载体转化的转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水稻株系进行稻瘟病抗性分析。结果表明,转Pi-d2基因水稻的9个高代株系对来自四川的39个稻瘟病菌株表现不同的抗性,抗病频率最高达91.7%;4个转基因早代纯合株系对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58个菌株中的81.48%以上菌株表现抗性,具有广谱抗性特点。稻瘟病菌粗毒素筛选结果表明,来自转基因植株的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随培养基中粗毒素浓度提高而降低,粗毒素浓度达到40%时,幼胚愈伤诱导率为49.33%,受体对照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为5%。田间诱发条件下,转基因株系在大田的穗瘟发病率为0%~50%,抗性较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刚  潘荣光 《玉米科学》2000,8(Z1):029-029
辽单 2 4 (原名辽 94 0 1)是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1991年冬用自选系“辽 2 345”作母本 ,引入系“丹340”为父本杂交而成。 1998年 3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辽单 2 4”。1 植物学特性生育期 130d ,属晚熟黄色马齿型种。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淡绿色 ,生长势强。成株株高 2 88cm ,穗位 10 1cm ,成株叶片数为 2 0~ 2 2。果穗筒型 ,穗长19 6cm ,穗粗 5 6cm ,果穗大小均匀 ,子粒平均 18行 ,百粒重 4 0g ,出籽率 86 2 % ,穗轴红色。2 抗逆性表现高抗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抗青枯病。经1996年省区试网头组织的抗…  相似文献   

11.
大麦穗和茎秆生长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系统构建大麦形态发生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用Richards方程模拟了大麦穗伸长、节间伸长和增粗的动态过程,并在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大麦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大麦穗长预测值的绝对误差范围为0.05~1.66 cm,RMSE为0.33 ~0.75 cm.不同株型大麦各节间长度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绝对误差为0.04~6.08 cm, RMSE范围为0.43~4.43 cm;各节间粗度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绝对误差0.002~0.112 cm, RMSE范围为0.017~0.048 cm.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和一定的机理性.  相似文献   

12.
长单46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  董红芬  李爱军  王满富 《玉米科学》2005,13(Z1):082-083
长单46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于1998年育成的新品种,组合为92-168×长B57.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约需≥10℃有效积温2 400℃·d左右.2002~2003年山西省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969 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5%;两年共计23个试点有21点增产,增产点次达91.3%.对我省常见6种玉米病害,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穗腐病、矮花叶病和粗缩病均达到中抗以上;子粒商品性好,色泽金黄,容重高(729g/L),粗脂肪含量高(4.84%);耐旱耐瘠,适应性强,无论在多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的稻瘿蚊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有华南4种稻瘿蚊生物型显性抗性基因Gm6的籼稻材料KG18为供体,三系优质恢复系广恢998为受体,通过杂交、多次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Gm6基因导入广恢998中。综合目标基因的分子检测、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以及遗传背景的回复率,筛选获得6个株系。采用稻瘿蚊生物型1和生物型4对这些改良株系进行人工接虫鉴定,6个改良株系的标葱率为0,表现免疫,而对照标葱率均在98%以上,表现高感;由改良株系组配的杂种F1标葱率在10%~20%,表现中抗。农艺性状分析表明,除1个株系在千粒重方面与对照广恢998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改良株系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1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我所于1987年冬以外引系7922为母本,自选系丹341为父本组配的单交种。199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特征特性幼苗生长势强,株高299.7cm,穗位132.gcm,主茎叶片数19-20片,下部叶片平展,上部叶片上冲。果穗为柱形,穗长20.gcm,穗粗5.5cm,穗行数18行,穗粒数800—950粒,出籽率86.1%,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61g。结实性好,无秃尖,品质中上等。抗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青枯病。气生极发达,茎杆坚韧,抗旱、抗涝、抗倒能力强。生育期129天,生育期需大于10℃以上的活动积温2850…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科学》2002,10(4):55-55
济单 94_2是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 1994年育成的 ,2 0 0 1年 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豫审玉 2 0 0 10 0 1号 )。现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 (公告号CNA0 0 0 10 0E)。1 特征特性株高 2 6 9~ 2 85cm穗位高 110~ 12 0cm ,穗长 2 0~ 2 6cm ,穗粗 5 0~ 5 2cm ,穗行数为 14~ 16行 ,千粒重 32 0 g ,出籽率为 87% ,黄粒 ,半硬粒型 ,品质较好 ,株型紧凑 ,抗倒伏 ,抗大、小斑病 ,抗青枯病、抗黑粉病 ,生育期为 10 3~ 10 5天 ;春播生育期 132天。2 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河南省玉米预备区试 ,较对照种掖单 13号增…  相似文献   

16.
‘夏翠芥蓝’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表现早熟、优质、商品性好;叶片椭圆形,叶长18.5 cm,叶宽18.1 cm,菜薹长17~20 cm,薹粗2.0~2.5 cm,单薹重110~150 g;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8~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17.
收集大豆抗大豆花叶病(SMV)抗源和鉴别寄主40份,通过接种Cho和Goodman划分的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MV G1-G7,了解这些材料对该株系的抗性反应.同时比较了其中部分材料对中国学者划分的SMV Sc1-Sc17株系的抗性反应.结果感病材料无论对SMV G1-G7株系,还是SMV Sc1-Sc17株系均表现感病;但是,齐黄1、科丰1、早18和8101等对SMV G1-G7株系均表现抗病的材料,对SMV Sc1-Sc17株系却表现出部分抗病;而另外一些材料,如:诱变30、徐豆1、文丰5、铁6915、齐黄10和Harosoy等对SMV G1-G7株系的抗性反应却与北美的鉴别寄主相同.结果表明:无论是对 SMV G1-G7株系,还是对SMV Sc1-Sc17株系,抗病材料的抗性遗传基础是相似的;中国一些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致病力强于国外的株系.因此,结合国外的SMV株系鉴定系统,创建一套统一的SMV株系鉴定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ACC-1-1和ACC-1-2再生株系由来自马铃薯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品系AC142-01(2n=2x=24)和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的一个无性系C9701(2n=2x=24)经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经鉴定为体细胞杂种。流式细胞仪分析和染色体计数显示,ACC-1-1为混倍体,ACC-1-2为八倍体。两个株系均能正常开花但花粉活力较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显示,两个系在减数分裂各个时期均出现广泛的异常染色体行为,可能是花粉活力低的原因。青枯病接种鉴定表明,ACC-1-2对青枯病表现为高抗,而ACC-1-1表现为中感,同时这两个株系均具有"低温糖化"抗性,证明体细胞融合加上适当选择可以有效聚合有性杂交不亲和双亲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辽单39号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亮  史磊 《杂粮作物》2008,28(1):29-30
1辽单39号特征特性及生产应用 1.1辽单39号特征特性 辽单39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中熟玉米杂交种,沈阳地区春播生育期122d,夏播生育期95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株高276cm,穗位114cm,株型紧凑,果穗锥型,穗长26cm,穗粗5.1cm,穗轴红色,穗行数16,千粒重377g,出籽率88.5%,籽粒黄色偏硬粒型,品质优良。该品种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抗灰斑病、拟眼斑病及纹枯病,高抗玉米螟。抗倒性强,抗旱性强,活秆成熟。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马铃薯青枯病抗性资源主要存在于一些野生种中,体细胞杂交是创制马铃薯青枯病抗性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具有对青枯病抗性的体细胞杂种与栽培种杂交产生的100个后代为材料,对其进行青枯病抗性评价,旨在筛选可供育种利用的青枯病抗性资源。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试管苗组培鉴定中100个杂交后代共有6个基因型表型抗青枯病,温室钵栽接种鉴定有8个基因型表现为抗病,在两种接种鉴定中均表现为抗病的有3个基因型(07SF.3-79、07SF.6-8和07SF.6-5)。选用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4对SSR标记引物(STI0051、STI0054、STI0056、STI0057),对100个基因型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有3个标记(STI0051.180、STI0054.180、STI0056.205)可以明确鉴定抗感基因型,它们表现为抗病稳定的3个基因型的标记位点与抗病对照的带型一致,而在感病对照中缺失,与表型鉴定结果吻合,表明筛选的SSR标记可以用于具有S.chacoense遗传背景材料的青枯病抗性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