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岭是我国的主要林区之一,研究秦岭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可以为全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秦岭火地塘林区的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林为研究对象,估算了研究区红桦林生态系统土壤的碳密度,并分析了其与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的关系,结果表明:秦岭火地塘林区红桦林生态系统土壤总碳密度平均值为358.905t/hm~2,其中中龄林的土壤碳密度最大,占总量的51.64%,各土层碳密度及其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为A层(40.23%)B层(37.02%)C层(22.76%)。研究区红桦林土壤碳密度高于全国森林土壤碳密度的平均值,表明其具有较大的土壤固碳潜力。对地形因子分析表明,火地塘林区红桦林土壤碳密度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与坡度及坡位之间表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红桦林阳坡土壤碳密度明显高于阴坡土壤碳密度(P0.05)。  相似文献   

2.
四川西部高山林区桦木更新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桦木是四川西部高山林区的主要组成树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木材需要日益增长,加之近些年来在迹地上桦木天然更新的林分不断出现,桦木在林业生产上的地位显得愈益重要。为此笔者特将近十年来对桦木的定位研究和调查观测材料,结合生产实践经验,予以初步总结。一、桦木的种类与分布川西高山林区分布的桦木,主要有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及川白桦(Betula platyphhllaVar.Szechuanica),二者均系高大落叶乔木。桦木在四川的水平分布,主要分布于阿坝、甘孜、凉山三个州。绵阳、达县地区亦有少量桦木。垂直分布在海拔2,200米至3,500米范围内,上段多为红桦,下段多为白桦。在落叶阔叶林带多呈纯林或与山杨、高山栎混交,在暗针叶林带常与云杉、冷杉混交,并且海拔愈高,桦木所占比重愈少。海拔3,400米以上桦木比重约在10%以下。从坡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桦木林虫害种类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桦木是北温带高山或低山林区次生林的重要组成树种.祁连山林区只有桦木属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桦(B.albo-sinensis)、糙皮桦(B.utilis)3个种类,主要分布在冷龙岭以东.  相似文献   

4.
红桦林多以萌生林为主,树体生长不佳、生活力低下,主要表现在树干矮化、干形弯曲、出材率低下、易衰老、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等方面。而人工繁育选优的红桦实生苗能克服以上的缺点和不足,现在部分地区正在探索实生苗木的繁育技术,但仅仅局限于当地种源的繁育试验,对其他地区的种源研究探索较少。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可以对不同种源地的红桦种子进行播种试验,分析总结,培育出优质壮苗,探索红桦繁育的技术标准,为建设采种园打下基础;同时红桦树形优美、树皮色彩独特,可成为园林绿化和生态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桦木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落叶松和桦木是冀北山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为探讨二者的纯林或混交林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桦木林、黑桦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层越深,土壤容重越大,由大到小依次为华北落叶松林(1.14g/cm~3)、黑桦林(1.03g/cm~3)、落叶松白桦混交林(1.01g/cm~3)、桦木林(0.98g/cm~3),土壤总孔隙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53.04%)、华北落叶松林(51.84%)、桦木林(51.40%)、黑桦林(51.14%);土壤最大持水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55.53%)、桦木林(52.81%)、黑桦林(51.33%)、华北落叶松林(48.22%);土壤稳渗速率由大到小排序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桦木林、黑桦林、华北落叶松林。营造华北落叶松和桦木混交林有利于土壤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  相似文献   

6.
<正>红桦又名红皮桦、纸皮桦、鳞皮桦,属桦木属桦木科,落叶乔木,主要生长在中国西部的大森林中,山西、甘肃、陕西、河南、河北、湖北、云南及四川等均有分布。甘肃省主要分布在小陇山、白龙  相似文献   

7.
宁东林业局,位于秦岭南麓,宁陕县的东北部。山体高大、地形复杂,优势坡度在35°~45°之间,海拔高660~2964米。主要林种有松栎林带(660~2100米)桦木林带(2100~2400米)、冷杉林带(2400~2964米)。是秦岭林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全局总面积16.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0.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1%。立木总蓄积861万米~3,  相似文献   

8.
以立地条件相似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作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海拔3 100~3 600 m 的阴坡、半阴坡,对50块标准地进行调查,对川西亚高山箭竹原始暗针叶老龄林和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经采伐后形成的不同恢复系列(20、30、40 和50 年) 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维管植物167 种,隶属于44 科117 属;次生林物种种类差别不大,但优势种重要值随森林恢复不断发生变化,20、30、40和50年生次生林群落的优势种为红桦,而160~200 年生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优势种为岷江冷杉;随着森林的恢复,物种丰富度显著增加,30~40 年之间物种丰富度上升最快,到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时显著下降,不同生长型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40 年生次生林最大,箭竹红桦林40 年后均匀度指数相对稳定,藓类红桦林在50 年时有所下降,到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略有增大,乔木与灌木层以及乔木与草本层之间均匀度指数差异显著,而灌木与草本层间差异不显著;Shannon 指数随次生林恢复时间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箭竹红桦林最大值出现在50 年生的林分中,为3.796 7, 藓类红桦林最大值出现在30 年生的林分中,为3.654 3, 原始暗针叶老龄林Shannon 指数大小介于次生林之间;群落优势度指数先是随着恢复年限增加而减小,随后又逐渐增大,乔木层与群落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的幅度较大,藓类红桦林比箭竹红桦林乔木层优势度提前20 年降低到最小值;除优势度指数以外,其他指数在不同恢复系列间差异显著,而在2 种次生林类型间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林龄的增大,次生林与原始暗针叶老龄林间的Bray-Curtis 指数也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桦林是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类型的重要组成之一,据兴隆山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情况,桦林占整个林地面积的43.4%。兴隆山桦林有白桦、红桦林2种,以白桦林为主。白桦林系阳性树种,耐寒性强,对生境适应的幅度较宽,它适生于阴凉湿润、半湿润的生境,亦可生长于较干燥的半阳坡或阳坡。  相似文献   

10.
川西亚高山森林不同恢复阶段生长季蒸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揭示我国川西亚高山地区不同恢复阶段森林的蒸腾耗水特征,为当地森林恢复树种选择、水源涵养功能提升与低效林改造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川西亚高山地区植被恢复系列中无论是林龄、类型还是面积都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岷江冷杉老龄原始林、红桦次生林和粗枝云杉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技术监测生长季树木蒸腾量;利用林分边材面积进行尺度上推,估算林分冠层蒸腾耗水量。基于机器学习技术(随机森林回归算法)估算整个生长季(5—10月)的林分冠层蒸腾耗水量。【结果】各森林类型平均日冠层蒸腾量表现为粗枝云杉林红桦林岷江冷杉林;在整个生长季观测到的粗枝云杉林、红桦林和岷江冷杉林日最大冠层蒸腾量分别为3. 17、2. 08和1. 69 mm;基于多气象因素,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可有效估算森林蒸腾耗水量;整个生长季的林分冠层蒸腾总量估算结果表现为粗枝云杉林(314. 1 mm)红桦林(199. 3 mm)岷江冷杉林(125. 5 mm)。【结论】处在演替早期的红桦次生林冠层蒸腾耗水量明显高于处于演替晚期的岷江冷杉原始林;人工林蒸腾耗水量明显高于天然林(岷江冷杉原始林和红桦次生林),因此可将森林蒸腾耗水特征作为研究区森林恢复度的评价指标。该区大量营造的粗枝云杉人工林已步入中龄林阶段,高蒸腾特征可能会对流域产水量构成压力,建议进行抚育性结构调整。通过综合分析多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一个"森林水分利用生态演替"假说:伴随着亚高山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进程(正向演替),林地蒸腾耗水量趋于减少,地带性演替顶级群落亚高山暗针叶林具有最低蒸腾耗水特征。这个假说可作为川西亚高山区区域水文平衡维持和植被结构调整的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省秦巴地区主要桦木有白桦、红桦、糙皮桦、亮叶桦、坚桦,生长优势地段在海拔1200~2000米之间,常与华山松、油松、冷杉、云杉、铁杉、山杨、山柏、杨、栎类等相混生,也容易形成大面积纯林林分。该树种喜光,耐高寒气候和湿地瘠土。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天然更新良好,是中、高山最有代表性的速生树种,也是中、高山地区育苗造林的理想树种,特别是与针叶林树种混交,具有能减少病虫害,有利于防止森林火灾的两大优点。 桦木因其树冠高大,果实很小,千粒重仅0.25克,且易分散,故而种子很难采集,即使少数能采集的地方,采时成本很高,同时十分  相似文献   

12.
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为桦木科,又名纸皮桦,为落叶乔木,因其树皮桔红或红褐色而得名。中国特有种,落叶乔木,我国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河北、湖北、云南及四川等均有分布。我省主要分布小陇山、白陇江、洮河及连城等林区,  相似文献   

13.
<正>云贵高原边缘的国有雅长林场,是广西桦木的中心产区之一。从2001年起,雅长林场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种植了4万多亩西南桦和光皮桦林。它不仅是林场第一个速生丰产林基地,而且开创了广西国有大型林场人工规模营造乡土阔叶树种大径材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桦木属(Betula)的树木,为落叶乔木或灌木,生长较快,全世界约有4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我国有22种,分布广泛。陕西有6种,即红桦、牛皮桦、香桦、白桦、光皮桦、坚桦。木材因树种不同,其构造性质和用途也就不同。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按质论价、良材优价”的价格原则,我省调整后的木材价格,按照比质比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红桦,又名纸皮桦,桦木科植物,落叶乔木或灌木,树高15~20米。叶片卵状或椭圆形卵状,长5~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缘有重锯齿。果序长3厘米~3.5厘米,果翅膜质,一般生长在1900米以上,喜阴树种,耐寒,适应褐黑色和褐色土壤。  相似文献   

16.
神农架林区是湖北省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总面积16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4 947万m3,其中烨树1万hm2,活立木蓄积90.37万m3,计599.3万株,其中26cm以上的86.3万株。 神农架林区的桦树资源主要是红桦(Betula.albo-sinensis)、糙皮桦(Betula utilis),两种桦木都是落叶乔木,高达25~32 m。 红桦树皮桔红色或红褐色,纸状分层剥落。小枝紫褐无毛,有时疏生油腺点,芽无毛。叶下面脉腋无族生毛,果翘较果宽或近等宽,生长在海拔1600~27…  相似文献   

17.
红桦颂     
前不久,我调到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看到了桦树林,看到了国家4A级吐鲁沟森林公园里的红桦树。据介绍,这里的桦树比较多,有白桦、红桦、紫桦等。但红桦比较少,具有原始天然性,十分珍贵。红桦因皮红而得名。有人说,它的老祖宗并非红色,由于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猛然见到了众多游客,像小姑娘的脸一样羞红了。也有人说,它不耐冻,一冻就红了。无论怎么说,反正是红了,红的可爱。微风吹动,沙沙作响,宛若穿着红裙的少女,轻盈起舞,婀娜多姿。红桦一般生长在海拔2000米至2300米之间,它的躯干虽树杈多冠较大,却也傲然挺拔,伟岸耸立。任凭狂风暴雨,大雪压顶,从不低下高昂的头。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洮坪林区是一个以红桦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区,总面积120万亩,蓄积量160万立方米,成过熟林蓄积72万立方米,其中红桦占96%。这片天然次生林地处少林地区,在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这片森林在采伐后的迹地上得到及时更新,实现永续利用,青山常在呢?从本林区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分析,进行大面积人工更新是有困难的;根据红桦林学特性等待天然更新也难以达到目的。为此,我们作了林粮间作促进天然下种更新的试验,据多年的观测证明,效果很好;为加速迹地更新找到了一条具有实用价值的更新方法。我们用林粮间作促进更新的试验,是1960年在该林区的黑沟和正沟进行的。1960—1965年连续进行了更新、植被、土壤、小气候等观测,1966—1980年作了部分调查,1981年9月进行最后一次调查。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红桦树水源涵养功能强大,树势优美、生长迅速,萌蘖性强,材质坚韧,是快速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林营造优先选择的优良乡土树种,介绍了红桦育苗和造林技术,以此倡导在林业建设中大力发展红桦育苗产业,在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积极推广红桦造林。  相似文献   

20.
黑桦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桦树分为两种,一种是白桦,另一种是黑桦。黑桦是当地人的俗称,学名叫岳桦,桦木科桦木属。黑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脉,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典型的北极圈寒带植物。黑桦无法与笔直高大的落叶松相提并论,也无法与美丽的白桦相媲美,但黑桦有着耐贫瘠、耐干旱、耐严寒的秉性,在大自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占据了属于自己的领地,用生命守护着高山峻岭,勾勒出了一道绚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