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杨树品种对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3处发生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杨树评比试验林内共计32个杨树品种的2种天牛的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的调查,选择出相对抗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银中杨等杨树品种以及易受2种天牛危害的小黑杨等杨树品种。抗性杨树品种可作为目的树种,易受天牛危害树种可作为诱树进行栽植。  相似文献   

2.
利用16%虫线清乳油1:500于幼虫期防治青杨楔天牛,施药后第10天、15天、20天幼虫死亡分别达到87.2%、97.4%和100.0%。  相似文献   

3.
青杨天牛是一种蛀干害虫。在呼和浩特地区,它对杨树为害极其严重。据调查,在青杨天牛为害猖獗的地方,杨树被害率高达100%(主干顶部枝条被害的占80%以上),致使大量的杨树成林不成材,长成“小老树”,甚至枯死。由于青杨天牛的幼虫在杨树枝干内蛀食木质部,用化学药剂防治效果差(杀虫率只30%  相似文献   

4.
青杨楔天牛病原细菌——链球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 Linnaeus)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杨树(Populus spp.)的主要蛀干性害虫。在调查青杨楔天牛的过程中发现了在虫瘿内自然感病死亡的天牛幼虫,从感病幼虫体上分离培养的细菌经鉴定为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Rosebach)的一种细菌。  相似文献   

5.
根据青杨天牛的发生规律,在3月、6月、9月及12月对不同品种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与青杨天牛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杨树对青杨天牛的抗性差异显著,其抗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白林3号杨、小青黑杨、群众杨、晚花杨、黄快杨;在幼虫危害期(6月),各品种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单宁、总酚及黄酮含量均高于幼虫越冬末期(3月),表明杨树在与害虫长期协同进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不断调节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以抵御昆虫的侵害。  相似文献   

6.
青杨天牛是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青杨天牛越冬幼虫开始活动期、化蛹期、羽化期、产卵期及危害停止期等情况进行了观察,并通过采用注射法,使用不同剂量的不同试验药剂(久效磷50%、氧化乐果、中西杀灭菊酯)进行了试验防治。结果表明:青杨天牛的活动生理期约从4月上旬开始,直到9月中旬结束。化学防治以300倍50%久效磷溶液的杀灭效果最好,其校正死亡率可达92.9%;其他溶液对青杨天牛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7.
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Li nnaeus)]是我国重要检疫害虫。近些年来在内蒙古东西部地区为害猖獗,造成大面积杨树干枯死亡。作者经多年定位观察,搞清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态特性,为综合防治、虫情测报提供理论依据,于1988年又对该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该虫在内蒙古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的虫瘿中越冬;越冬老熟幼虫在林间服从奈曼A型分布,以对角线为最适抽样法。依据Iwao的统计方法,利用公式:N=1╱(D~2)((a 1)╱X β-1)可列出不同虫口密度下抽样理论数。青杨楔天牛又名青杨天牛、山杨天牛、杨树枝天牛。隶属鞘翘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楔天牛属。在国内分布广泛,为害杨柳科植物。据统计该虫在内蒙古发生面积40余万亩(呼和浩特市29400亩,赤峰市302600亩)。形成大面积“小老树”和枯死树,严重影响成林成材和防护效益。笔者在赤峰市和呼和浩特市经多年的定位系统观察,摸清了该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并对其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亦称青杨楔天牛、青杨枝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广、食性单一,主要以幼虫蛀食杨树枝干,特别是枝梢部分。此虫在辽宁省新民地区发生为害严重,为寻求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84~1987  相似文献   

9.
1新疆杨树天牛及其危害 新疆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有黄斑星天牛、青杨天牛、山杨楔天牛等,上述三种天牛均为自治区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有黄斑星天牛、山杨楔天牛。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天牛均以幼虫蛀孔隐藏在树皮下和木质部进行危害。卵孵化后,初孵幼虫首先取食卵槽边缘的腐烂变黑的韧皮部及形成层,逐步向干、枝横向取食木质部表层,三龄以后逐渐蛀入木质部内,钻蛀成S形U形等不规则的坑道。  相似文献   

10.
比较5%西维因粉剂不同施用量,9种不同药剂,及5%西维因粉剂在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 L.成虫羽化不同时期林间薰杀青杨楔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5%西维因粉剂以10kg/hm2的施药量熏杀青杨楔天牛成虫效果最佳,校正死亡率97.96%;5%西维因粉剂林间熏杀效果最佳,与其他8种药剂差异极显著;青杨楔天牛成虫羽化盛末期次日和羽化盛末期后2天早晨防治,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06%,97.52%,为熏杀防治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1.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特征及其繁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述了当今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及防治害虫产生抗性的策略等。双抗虫基因是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API)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被转化体 74 1杨 (Populus×aldatomen tosaCl.74 1)是以银白杨× (山杨 小叶杨 )为母本 ,毛白杨为父本 ,1994年杂交育成 ,为一优良白杨无性系 ,形态酷似毛白杨。在转双抗虫基因的研究中 ,选出高抗虫、中抗虫无性系。高抗虫无性系杀死昆虫幼虫的总死亡率为 83%~ 90 %。从苗期高生长和形态观察 ,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生长发育正常。比较详细地介绍了 74 1杨营养繁殖技术及基本原理。介绍了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组培微繁技术、容器育苗的移栽和苗圃管理以及采穗圃的建立和经营等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对吉林省白城地区杨树防护林青杨天牛的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受害率为14.490%。2005~2008年,选择5个空间距离相互不小于50 km的样地,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受害率由14.490%降至0.008%。  相似文献   

13.
青杨天牛是杨树人工林的主要枝梢害虫之一,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为青杨天牛的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辽宁杨树蛀干害虫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杨树主要栽植区杨树蛀干害虫发生情况、杨树品种、林龄、造林密度等林分因子的全面调查,研究了3种蛀干害虫的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主要的杨树蛀干害虫有3种,即杨干象、白杨透翅蛾和青杨天牛,其中普遍发生并危害严重的是杨干象。杨树品种不同蛀干害虫的发生程度也不同,其中107杨、108杨、127杨、N64、W120以及中林46受害较重。不同品种杨树的杨干象危害情况受林龄影响明显,林龄越小受害越严重;在受害程度一般的品种中杨干象的危害受种植密度影响明显,种植密度越大受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室内饲养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了广东地区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的形态特征和发生及为害规律;并通过室内生测的方法,筛选出了防治樟巢螟幼虫的高效低毒药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樟巢螟幼虫体棕黑色,中胸至腹末背面有1 条灰黄色宽带。成虫全身灰褐色,后翅棕灰色,雌雄成虫主要形态区别在于雄虫头部两触角间着生1~2 束向后伸展的锤状毛束。樟巢螟在广东省1年发生2 代,以幼虫群集筑巢啃食叶片。在广东省的寄主植物主要包括樟(Cinnamomun camphora)、肉桂(Cinnamomun cassia)、山胡椒(Lindera gluauca)、山苍子(Litsea cubeba)等,其中以香樟受害最为严重。不同浓度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毒死蜱乳油、马拉硫磷乳油对樟巢螟2~3 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死蜱100 倍稀释液处理24 h 后幼虫死亡率达100%,氯虫苯甲酰胺500 倍和马拉硫磷250 倍稀释液处理组24 h 的死亡率分别为55% 和80%,48 h 的死亡率分别为100% 和90%。毒死蜱1 000 倍稀释液对樟巢螟的LT50 最小,仅为12.6 h,击倒速度最快;其次为马拉硫磷250 倍稀释液,LT50 为15.8 h,氯虫苯甲酰胺的击倒速率相对毒死蜱和马拉硫磷较慢。综合防效和价格成本等因,70% 马拉硫磷乳油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对樟巢螟幼虫的综合防效和毒死蜱相当,因此建议选择70% 马拉硫磷稀释250 倍用于林间防治樟巢螟幼虫。  相似文献   

16.
辽河三角洲盐碱地树种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河三角洲盐碱地台田上,布置小胡杨纯林、白蜡纯林、小胡杨×刺槐混交林、白蜡×刺槐混交林4种树种配置模式,对不同配置模式下的树木生长和土壤水、盐、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胡杨、白蜡、刺槐在辽河三角洲盐碱地上造林均能成活,成活率达92%~98%。混交配置模式对树木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优于纯林,其中小胡杨×刺槐混交模式好于白蜡×刺槐模式。与CK相比,4种模式均能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降低土壤盐分,调控土壤温度,防止盐分表聚,4种模式间比较顺序是小胡杨×刺槐混交林>白蜡×刺槐混交林>白蜡纯林>小胡杨纯林。可见,小胡杨×刺槐混交模式可作为该地区防护林营建的首选优化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7.
欧洲黑杨转Bt毒蛋白基因植株大田抗虫性测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基因工程发展很快,通过基因工程已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转基因植物,如抗虫转基因农作物的棉花(GosypiumhirsutumL.)、水稻(OryzasativaL.)、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玉米(ZeamaysL.)、小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杂交新品种黑青杨(Populus euramericana"N3016"×Populus ussuriensis)F1代雄性无性系为对象,对其生长、抗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齐齐哈尔地区11年生黑青杨单株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5.05 m、16.19 cm和0.142 m3,分别超过对照品种小黑杨8.6%、14.8%和37.2%。对主要病害杨灰斑病、锈病、烂皮病、溃疡病及主要蛀干害虫青杨天牛、杨干象、潜叶跳象等抗性较强。该品种树干通直饱满,雄株不飞絮,适合作纸浆材等工业用材林、防护林及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西部杨树防护林蛀干害虫的调查结果表明:白杨透翅蛾和青杨天牛的平均危害率分别为19.31%和11.98%,是杨树防护林的主要蛀干害虫。两种蛀干害虫的主要天敌均为啄木鸟和肿腿蜂,且种群数量很少,呈零星分布;害虫的种群变化与天敌的种群变化密切相关,据此可以对害虫的种群数量进行监测,并预测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对于没有实施过人为防治的杨树防护林,可以利用诱捕害虫数量与基础危害率的相关关系进行蛀干害虫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适用于杨树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建立杨树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 方法 本研究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 nigra)叶片为材料,对小黑杨叶片双向电泳体系的2D裂解液、蛋白的纯化、IPG胶条的pH范围、蛋白上样量、等电聚焦时间和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平衡时间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分别对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实验。 结果 采用2D裂解液Ⅱ对小黑杨叶片蛋白质进行溶解,可显著提高蛋白的溶解性,双向电泳图谱中可分辨出326个蛋白质,比采用2D裂解液Ⅰ溶解的蛋白样品多209个蛋白质。通过蛋白裂解液提取小黑杨叶片蛋白质,利用2D clean-up 试剂盒法对蛋白样品进行纯化,所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背景清晰、蛋白质的分离效果较好。小黑杨叶片蛋白质主要集中在pH 4~7内,选用24 cm、pH 4~7的线性IPG胶条进行双向电泳,可获得分离效果较好的393个蛋白质。蛋白上样量提高至1 mg时,可分辨的蛋白质的个数明显增加,由326个增加至454个。10 000 V的等电聚焦时间为13 h,SDS平衡时间为40 min时可得到背景清晰、蛋白质个数多、分辨率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采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对小黑杨、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 Kom.)和84 K杨(Populus alba×P. glandulosa)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实验,分别可检测到531、828、525个蛋白质,且蛋白质分离效果好、图谱分辨率高。 结论 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提高了小黑杨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分辨率和重复性,采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成功的建立了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该体系适用于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组学的分析,为杨树叶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